综合实验改革:六水三氯化铝/氧化石墨烯共催化合成乙酸乙酯
发布时间:2021-05-24 20:10
有机化学实验在巩固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提高学生创新性思维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以六水三氯化铝(AlCl3·6H2O)/氧化石墨烯(GO)为共催化剂催化合成乙酸乙酯,建立起基于GO的合成、表征以及影响催化效率因素的综合教学实验.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查阅文献、自主设计实验以及合作开发的能力.
【文章来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45(01)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1 实施过程
2 实验部分
2.1 试剂及仪器
2.1.1 试 剂
2.1.2 主要实验仪器
2.2 GO的制备
2.3 乙酸乙酯的制备
2.4 组合催化剂的循环使用
3 结果与讨论
3.1 GO红外光谱分析
3.2 GO的表面形貌分析
3.3 GO的X射线分析
3.4 催化反应
3.4.1 单一催化剂AlCl3·6H2O用量对催化反应的影响
3.4.2 组合催化剂中GO的用量对催化反应的影响
3.4.3 回流时间对共催化反应的影响
3.4.4 组合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
4 结 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乙醛缩合法生产乙酸乙酯的应用与展望[J]. 赵金和,零鑫攀. 当代化工. 2017(04)
[2]基于FC模式的有机化学实验教学设计及应用研究[J]. 邹晓川,王存,石开云,熊政委,谭君,范亮.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9)
[3]酯化方法及催化酯化中催化剂应用的研究进展[J]. 王连福. 天津药学. 2014(06)
[4]氯化铝催化合成乙酸乙酯工艺研究[J]. 刘华锋,薛涛. 应用化工. 2013(01)
[5]乙酸乙酯合成方法的对比研究[J]. 程永高,陈宁. 河北化工. 2012(11)
[6]再谈合成乙酸乙酯的催化剂选择[J]. 曾艳,邹晓川. 化学教育. 2009(12)
[7]酯化法生产乙酸乙酯中节能工艺的对比[J]. 扈士海,张志华. 河北化工. 2009(07)
[8]乙酸/乙烯酯化合成乙酸乙酯的化学平衡分析[J]. 刘淑芝,崔宝臣,荆国林.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2002(04)
[9]路易斯酸催化制乙酸乙酯的研究[J]. 张熊禄,张盛泉,薛君.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2001(04)
博士论文
[1]氧化石墨烯的功能化及其衍生物、复合物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陈建丽.吉林大学 2013
[2]乙醇脱氢法制备乙酸乙酯铜基催化剂研究[D]. 李如珍.天津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氧化石墨烯的制备与表征[D]. 邵桂林.东华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204790
【文章来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45(01)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1 实施过程
2 实验部分
2.1 试剂及仪器
2.1.1 试 剂
2.1.2 主要实验仪器
2.2 GO的制备
2.3 乙酸乙酯的制备
2.4 组合催化剂的循环使用
3 结果与讨论
3.1 GO红外光谱分析
3.2 GO的表面形貌分析
3.3 GO的X射线分析
3.4 催化反应
3.4.1 单一催化剂AlCl3·6H2O用量对催化反应的影响
3.4.2 组合催化剂中GO的用量对催化反应的影响
3.4.3 回流时间对共催化反应的影响
3.4.4 组合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
4 结 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乙醛缩合法生产乙酸乙酯的应用与展望[J]. 赵金和,零鑫攀. 当代化工. 2017(04)
[2]基于FC模式的有机化学实验教学设计及应用研究[J]. 邹晓川,王存,石开云,熊政委,谭君,范亮.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9)
[3]酯化方法及催化酯化中催化剂应用的研究进展[J]. 王连福. 天津药学. 2014(06)
[4]氯化铝催化合成乙酸乙酯工艺研究[J]. 刘华锋,薛涛. 应用化工. 2013(01)
[5]乙酸乙酯合成方法的对比研究[J]. 程永高,陈宁. 河北化工. 2012(11)
[6]再谈合成乙酸乙酯的催化剂选择[J]. 曾艳,邹晓川. 化学教育. 2009(12)
[7]酯化法生产乙酸乙酯中节能工艺的对比[J]. 扈士海,张志华. 河北化工. 2009(07)
[8]乙酸/乙烯酯化合成乙酸乙酯的化学平衡分析[J]. 刘淑芝,崔宝臣,荆国林.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2002(04)
[9]路易斯酸催化制乙酸乙酯的研究[J]. 张熊禄,张盛泉,薛君.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2001(04)
博士论文
[1]氧化石墨烯的功能化及其衍生物、复合物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陈建丽.吉林大学 2013
[2]乙醇脱氢法制备乙酸乙酯铜基催化剂研究[D]. 李如珍.天津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氧化石墨烯的制备与表征[D]. 邵桂林.东华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2047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3204790.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