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吡啶钌(Ⅱ)配合物的制备及其分析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28 17:21
多吡啶钌(Ⅱ)配合物具有光化学稳定性好、发光量子产率高、磷光寿命长、斯托克斯位移大、生物相容性好等优异的性质。基于这些特性使其被应用于光学传感器,发光器件,染料敏感的太阳能电池和光催化等领域。在各种检测手段中,发光(荧光、磷光、电化学发光)探针具有检出限低、特异性强、操作快捷简便、可用于生物成像等优点,显示出了重要的应用价值。在本研究中,以多吡啶钌(Ⅱ)配合物作为发光基团,合成了对分子、离子具有特异性响应的磷光探针。1.合成了一种以4-羧基-咪唑并[4,5-f][1,10]-菲咯啉(CIP)为配体的多吡啶钌(Ⅱ)配合物[Ru(bpy)2(CIP)][PF6]2(Ru-CIP)。当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存在时,创建的胶束环境调节了Ru-CIP的发光性质,使发光强度得到了明显的增强,故Ru-CIP可以与SDBS组装成为新型的磷光探针。由于多巴胺的吸收光谱与Ru-CIP-SDBS的发射光谱重叠,其中多巴胺(DA)作为能量受体,Ru-CIP-SDBS组装体作为能量供体,产生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作用使Ru-CIP的发光被猝灭。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线性范围宽,易于...
【文章来源】:江南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荧光、磷光产生的机理图
江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低、灵敏度高等优点。自1852年Stokes提出荧光的概念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新型的荧光/磷光分子探针包括金属配合物、上转换纳米发光材料、荧光蛋白、有机染料等被合成,应用于离子、分子、温度、生理活性小分子、生物大分子等的检测。由于荧光和磷光都属于光致发光,本章中皆用“荧光”代表“荧光/磷光”。图1-1荧光、磷光产生的机理图Fig.1-1Mechanismoffluorescence/phosphorescence1.2.1荧光/磷光探针的组成及设计原理常见荧光/磷光探针的检测原理如图1-2所示,一般荧光探针主要由三部分组成[3]:(1)发光基团(Luminophore):当识别基团与分析物发生化学反应或分子间作用力之后,其光谱性质发生改变,通常伴随着荧光强度或者其它性质的变化。发光基团的性质决定了检测的灵敏度。(2)识别基团(Receptor):是具有识别功能的部分,能够与分析物发生反应或分子间作用力,该基团决定了检测的特异性。(3)连接基团(Linker):用于发光基团和识别基团的连接,起到枢纽的作用。图1-2荧光分子探针的结构Fig.1-2Thestuctureofflourcencemolecularprobe
第一章绪论3荧光/磷光探针的设计,通常包括以下三种模型:(1)可逆型荧光探针(图1-3)。基于探针和分析物之间发生可逆的相互作用,产生强度、发光波长等明显荧光性质的变化。根据发光信号的改变又可以分为增强型和猝灭型两种类型。图1-3可逆猝灭型(CEQ)和增强型(CEF)荧光探针示意图Fig.1-3Schematicdiagramofreversiblequenching(CEQ)andenhanced(CEF)fluorescentprobes(2)碰撞猝灭型荧光探针(图1-4)。这种探针的设计机理是荧光分子与分析物发生碰撞从而导致荧光猝灭。图1-4碰撞猝灭型荧光探针示意图Fig.1-4Schematicdiagramofcollisionquenchingfluorescentprobe(3)仅由发光基团和识别基团两部分组成的荧光探针(图1-5)。受体基团能够与分析物进行特异性识别,从而使荧光信号强度发生改变。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BPC6与碱金属离子相互作用的紫外光谱研究[J]. 王露,邢慧芳,杨良嵘,刘会洲.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8(S1)
[2]溶剂对石墨烯量子点荧光性质的影响[J]. 姬子晔,张海明,吴磊,白小刚,黄丹. 发光学报. 2016(09)
[3]ICP-AES法研究六钛酸钾晶须对Cu(Ⅱ),Pb(Ⅱ),Cd(Ⅱ)的吸附性能[J]. 徐婉珍,李春香,刘艾芹,闫永胜.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09(03)
硕士论文
[1]新型金属配合物的电致化学发光分析研究[D]. 袁荷芳.江南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412314
【文章来源】:江南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荧光、磷光产生的机理图
江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低、灵敏度高等优点。自1852年Stokes提出荧光的概念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新型的荧光/磷光分子探针包括金属配合物、上转换纳米发光材料、荧光蛋白、有机染料等被合成,应用于离子、分子、温度、生理活性小分子、生物大分子等的检测。由于荧光和磷光都属于光致发光,本章中皆用“荧光”代表“荧光/磷光”。图1-1荧光、磷光产生的机理图Fig.1-1Mechanismoffluorescence/phosphorescence1.2.1荧光/磷光探针的组成及设计原理常见荧光/磷光探针的检测原理如图1-2所示,一般荧光探针主要由三部分组成[3]:(1)发光基团(Luminophore):当识别基团与分析物发生化学反应或分子间作用力之后,其光谱性质发生改变,通常伴随着荧光强度或者其它性质的变化。发光基团的性质决定了检测的灵敏度。(2)识别基团(Receptor):是具有识别功能的部分,能够与分析物发生反应或分子间作用力,该基团决定了检测的特异性。(3)连接基团(Linker):用于发光基团和识别基团的连接,起到枢纽的作用。图1-2荧光分子探针的结构Fig.1-2Thestuctureofflourcencemolecularprobe
第一章绪论3荧光/磷光探针的设计,通常包括以下三种模型:(1)可逆型荧光探针(图1-3)。基于探针和分析物之间发生可逆的相互作用,产生强度、发光波长等明显荧光性质的变化。根据发光信号的改变又可以分为增强型和猝灭型两种类型。图1-3可逆猝灭型(CEQ)和增强型(CEF)荧光探针示意图Fig.1-3Schematicdiagramofreversiblequenching(CEQ)andenhanced(CEF)fluorescentprobes(2)碰撞猝灭型荧光探针(图1-4)。这种探针的设计机理是荧光分子与分析物发生碰撞从而导致荧光猝灭。图1-4碰撞猝灭型荧光探针示意图Fig.1-4Schematicdiagramofcollisionquenchingfluorescentprobe(3)仅由发光基团和识别基团两部分组成的荧光探针(图1-5)。受体基团能够与分析物进行特异性识别,从而使荧光信号强度发生改变。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BPC6与碱金属离子相互作用的紫外光谱研究[J]. 王露,邢慧芳,杨良嵘,刘会洲.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8(S1)
[2]溶剂对石墨烯量子点荧光性质的影响[J]. 姬子晔,张海明,吴磊,白小刚,黄丹. 发光学报. 2016(09)
[3]ICP-AES法研究六钛酸钾晶须对Cu(Ⅱ),Pb(Ⅱ),Cd(Ⅱ)的吸附性能[J]. 徐婉珍,李春香,刘艾芹,闫永胜.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09(03)
硕士论文
[1]新型金属配合物的电致化学发光分析研究[D]. 袁荷芳.江南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4123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3412314.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