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论文 >

新型稀土配合物荧光探针合成与生物成像应用

发布时间:2022-01-15 13:08
  基于稀土配合物荧光探针的时间分辨荧光生化分析技术由于可有效消除生物样品背景荧光的干扰,使得其在高灵敏度生化分析领域呈现出广泛的应用价值,而设计合成对生物活性组分具有特异性识别与荧光响应功能的稀土配合物荧光分子探针,对于时间分辨荧光生化分析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起着关键的作用。在本博士论文的研究中,通过适当的配位体结构修饰,设计合成了几种对次氯酸及生物硫醇具有特异性识别与荧光响应功能的新型稀土配合物荧光分子探针,在探针性质表征充分的基础上,探究了其在时间分辨荧光生物成像测定中的应用性能。以联三吡啶多羧酸铕(Ⅲ)配合物为发光基团,利用在其配位体中引入2,4-二硝基苯肼衍生物基团的方法,设计合成了一种次氯酸(HOCl)特异性响应铕(Ⅲ)配合物荧光探针NPPTTA-Eu3+。分子内光诱导电子转移(PET)的存在使得探针的荧光十分微弱,但与HOCl的反应可切除二硝基苯胼基团,使得铕(Ⅲ)配合物的荧光恢复。该探针对HOCl的荧光响应具有速度快、特异性好等优点,使其可用于水溶液中HOCl的高灵敏度时间分辨荧光测定(检测下限达1.1 nM)。基于该探针,成功实现了活体RAW264.7细胞中内源性及大型蚤中外... 

【文章来源】:大连理工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2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新型稀土配合物荧光探针合成与生物成像应用


图1.6?Eu111和Tb111离子配合物的发光原理??Fig.?1.6?Emission?mechanism?of?luminescent?Eu3+?and?Tb3+complexes??

原理图,时间分辨荧光,原理


器预留一定的延迟时间,待短寿命的背景荧光及散射光衰减消失后再采集来自样??品的长寿命荧光信号,因此可极大地降低本底噪音,进而显著提高分析检测的信??噪比与灵敏度[6()1。图1.7为时间分辨荧光检测的原理示意图。??Cycle?time?(1ms)???Flash?excitation??.?¥*?i?Short-lived?background?fluorescence??J?Long-lived?lanthanide?fluorescence??g?Delay?!??售?time?Counting,tTme^?|??]?\?,’,,,,,?Recovery?time?? ̄i?1?i?i???〇?200?600?1〇〇〇??Time/卩?s??图1.7时间分辨荧光检测的原理??Fig.?1.7?Principle?of?time-gated?luminescence?measurement??近年来,荧光显微镜成像及传感技术作为监测生物系统中生物活性组分的含??量、分布和转输过程的重要工具和方法,在生物学、临床医学以及新药研发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61】。作为荧光显微镜生物成像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基??于稀土配合物探针的时间分辨荧光成像技术在蛋白标记阳]、病原微生物检测[?-67]??及免疫细胞化学[68]等多个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发展。与传统利用有机染料探??针的稳态荧光生物成像相比,时间分辨荧光成像技术通过利用激发后经过一定的??延迟时间再成像的方式

氨基酸,稀土配合物,荧光探针,活性氧


针及LysoTmcker?Blue共培养后的共聚焦成像测定证明了探针的溶酶体定位性能,??而大型蚤体内一氧化氮的时间分辨荧光成像实验结果进一步证明了?TRP-NO在??复杂生物样品测定中的适用性。图1.12给出了几种可用于活性氧/氮物种检测的??稀土配合物荧光探针的结构。??。續Q气蹲'x:na??〇乂?PET?quenching?。乂?PET?quenching?[?W?」3??TPR1?丨?Eu(pfdap)3(tpy)l??LJ??'ho?r-9?Long-lived?〇2??病^里。聲:一??。弋??0H?“。?Exc^!D-Cl^jL??TPR2?PET?switch?oh?_?N?N*^]?^??hydroxyl3t6d?by?OH?et?coo-*^〇〇*?coo?*^c〇〇??〇?\?r?〇、、?、v?TRP-NO??HO?丫A?匕?'?R3??N^N?.-H20?I!?]?N?1??〇人?1?R,?=?COOH.?R2?=?R3?=H?。乂?r!’’.I?11?:??;cr?=h=hh?酬啊成(,-??6?R,=?R2?=?R3?=CONHMe??图1.12几种基于稀土配合物的活性氧/氮物种荧光探针??Fig.?1.12?Several?lanthanide?complex-based?luminescent?probes?for?ROS?and?RNS??15??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检测活性氧物种的氧杂蒽类光学探针的研究进展[J]. 陈巍,马会民.  分析化学. 2012(09)
[2]分析化学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进展[J]. 姚武.  黄山学院学报. 2006(03)



本文编号:35906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35906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d5b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