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论文 >

理论研究氟取代偶氮苯衍生物热致顺反异构化的反应机理

发布时间:2022-10-31 20:04
  偶氮苯分子作为非常典型的光致变色化合物,自从1834年第一次被发现到今天一直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在特定条件下,偶氮苯分子的顺、反异构体之间可以发生异构化反应。有关偶氮苯分子发生异构化反应的反应机理以及如何调控偶氮苯分子的异构化反应是科学家们一直致力研究的课题。本文中,我们利用理论计算的方法对偶氮类化合物分子的性质进行计算,希望能对偶氮苯分子在实际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指导。本论文是在量子化学计算的基础上,对偶氮苯化合物的一组有效的光开关进行理论计算,目的是描述它们的热致异构化反应机理。全文系统地研究了氟取代基在偶氮苯邻、对位取代带来的影响,并在此研究基础上也考虑了在对位引入吸电子基团(EWGs)、给电子基团(EDGs)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氟原子在偶氮苯分子的不同邻位进行取代时,会对反式异构体的分子轨道分布有明显的影响,使得顺、反异构体分子的吸收光谱发生移动,从而实现了化合物分子顺、反异构体之间n→π*跃迁谱带的有效分离。但分离效果会因氟原子取代位置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同时也会受到氟取代基数目的影响。在偶氮苯分子4个邻位全部被氟原子取代的基础上,进一步在对位引入取代基可以影响化合物的共轭模式,...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光致变色现象简介
    1.2 偶氮苯化合物简介
    1.3 偶氮苯化合物的异构化反应机理
        1.3.1 偶氮苯的属性概述
        1.3.2 偶氮苯的异构化途径
    1.4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内容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
    2.1 薛定谔方程
    2.2 密度泛函理论(DFT)
        2.2.1 Thomas-Fermi模型
        2.2.2 Hohenberg-Kohn定理
        2.2.3 Kohn-Sham方程
    2.3 组态相互作用
    2.4 基组的选择
    2.5 过渡态理论
        2.5.1 传统过渡态理论
        2.5.2 变分过渡态理论
        2.5.3 RRKM理论
        2.5.4 量子隧穿效应
    2.6 溶剂效应
第三章 理论研究氟取代偶氮苯衍生物热致顺反异构化的反应机理
    3.1 引言
    3.2 计算细节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吸收性质
        3.3.2 顺式异构体的热稳定性
    3.4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的学术论文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6996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36996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7ff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