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芝菌丝体和子实体中三萜酸的高效提取及其组分初步分析
发布时间:2017-05-24 05:15
本文关键词:灵芝菌丝体和子实体中三萜酸的高效提取及其组分初步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灵芝三萜酸是除多糖外灵芝中最主要的活性成分,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然而,目前市场上三萜酸产品稀少,价格昂贵,严重阻碍了对其药理和应用开发的进一步研究。因此,对不同来源的灵芝材料进行三萜酸的提取并对其组分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以灵芝子实体和菌丝体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三萜酸的提取技术进行了试验,在此基础上,对三萜酸的组分进行了初步分析,并对相应产品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果:1.以灵芝子实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实验确定以无水乙醇为提取溶剂,不经酶预处理的回流提取法作为研究灵芝子实体中三萜酸高效提取的基础。进一步进行单因素实验、Box-Benhnken设计以及响应面法优化。以液料比(A)、提取时间(B)和提取次数(C)为提取的关键因素,通过Box-Benhnken设计及响应面法优化,得到了可预测灵芝了实体三萜酸提取率的回归模型:Y=0.33+0.003125A+0.021B-0.014C+0.0005AB-0.019AC-0.005BC-0.044A2-0.040B2-0.032C2.经分析,得到提取灵芝子实体中三萜酸的最佳条件为:液料比25:1,提取时间2h,提取次数3次。最优条件下的子实体三萜酸提取率为(0.335±0.008)mg/g,与模型预测值相符。2.以灵芝CGMCC5.616菌株为研究对象,通过摇瓶发酵获得大量菌丝体。确定以无水乙醇进行回流提取的前提下,采用单因素实验考察液料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等对灵芝菌丝体三萜酸提取率的影响,然后通过中心组合旋转设计和响应面优化实验,得到了灵芝菌丝体三萜酸提取率对这三个因素的多元回归方程:Y=0.52+0.022A+0.027B+0.064C+0.021AB-0.013AC+0.010BC-0.056A2-0.094B2-0.057C2。确定了最佳提取条件为:液料比12:1,提取时间2h,提取次数3次。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菌丝体三萜酸提取率为(0.537±0.005))mg/g,与模型预测值相符。3.以ADS-8大孔树脂为媒介,对提取的灵芝三萜酸进行了初分离。考察了洗脱流速对灵芝菌丝体三萜酸的影响,液相色谱分析显示,不同流速下洗脱出的三萜酸组成不同,特别是保留时间为44.66mmin的色谱峰在含量上差异较大;当流速为3mL/min时,与1 mL/min,2mL/min条件下相比,洗出了两个新的组分峰(保留时间分别为66.27min和67.31min)。另外,乙醇浓度对菌丝体三萜酸的洗脱有显著影响,70%-90%的乙醇可将三萜酸完全洗脱下来,60%的乙醇可洗脱下大部分的三萜酸,而40%和20%的乙醇洗脱效果不理想。高效液相色谱进一步分析表明,菌丝体和子实体中三萜酸的组分存在着明显差异,子实体中三萜酸成分出峰较晚,且组分相对较多。4.采用LC-ESI-MS分析灵芝菌丝体中三萜酸成分,结果显示,菌丝体中含有少量的灵芝酸A和灵芝酸B。另外,菌丝体中两个主要的洗脱峰,一个为灵芝酸A的类似物,另一个为Ganolucidic acid B的类似物,但其具体结构还有待进一步确定。5.三萜酸对溶剂的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菌丝体与子实体三萜酸的稳定性相似,都受酸催化的影响,与溶剂的极性无关。对温度的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在温度为25℃及以下时,子实体和菌丝体三萜酸相对较稳定;随着温度的升高,两类三萜酸都有不同程度的降解。
【关键词】:灵芝 三萜酸 响应面法 组分 稳定性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O652;R284.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1 绪论11-23
- 1.1 灵芝概况11-12
- 1.2 灵芝三萜的结构12-13
- 1.3 灵芝三萜酸的药理作用及构效关系13-16
- 1.3.1 灵芝三帖酸的药理作用13-15
- 1.3.2 灵芝三帖酸的构效关系15-16
- 1.4 灵芝三萜液体发酵16
- 1.5 灵芝三萜酸的提取方法16-18
- 1.5.1 有机溶剂浸提法17
- 1.5.2 传统回流法17
- 1.5.3 超声波提取法17-18
- 1.5.4 微波萃取法18
- 1.5.5 超临界CO2萃取法18
- 1.6 灵芝三萜酸的分离纯化18-20
- 1.6.1 灵芝三萜酸的初分离18-19
- 1.6.2 灵芝三萜酸的再分离纯化19-20
- 1.7 灵芝三萜酸的分析20-21
- 1.7.1 薄层层析法(TLC)20
- 1.7.2 紫外分光光度法20
- 1.7.3 高效液相色谱(HPLC)20-21
- 1.7.4 液质联用技术21
- 1.8 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21-23
- 1.8.1 目的和意义21-22
- 1.8.2 主要研究内容22-23
- 2 灵芝子实体中三萜酸的提取研究23-37
- 2.1 试验材料23-24
- 2.1.1 材料23
- 2.1.2 主要试剂23-24
- 2.1.3 主要仪器24
- 2.2 试验方法24-26
- 2.2.1 灵芝子实体的粉碎24
- 2.2.2 熊果酸标准曲线的绘制24-25
- 2.2.3 灵芝子实体中三萜酸含量的测定25-26
- 2.2.4 统计学分析26
- 2.3 结果与讨论26-36
- 2.3.1 熊果酸标准曲线制作26
- 2.3.2 灵芝子实体中三萜酸的提取工艺研究26-29
- 2.3.3 回流法提取工艺参数的确定29-31
- 2.3.4 响应面优化试验31-36
- 2.4 小结与讨论36-37
- 3 灵芝菌丝体中三萜酸的提取工艺研究37-51
- 3.1 实验材料37-38
- 3.1.1 菌种37
- 3.1.2 主要试剂37-38
- 3.1.3 主要仪器38
- 3.1.4 培养基38
- 3.2 实验方法38-40
- 3.2.1 菌丝体的制备38-39
- 3.2.2 熊果酸标准曲线的绘制39
- 3.2.3 灵芝菌丝体三萜酸含量的测定39-40
- 3.2.4 数据分析40
- 3.3 结果与讨论40-49
- 3.3.1 熊果酸标准曲线制作40
- 3.3.2 不同提取溶剂对灵芝菌丝体三萜酸提取率的影响40-41
- 3.3.3 纤维素酶预处理对灵芝菌丝体三萜酸提取率的影响41
- 3.3.4 不同提取方法对灵芝菌丝体三萜酸提取率的影响41-42
- 3.3.5 回流法提取工艺参数的确定42-44
- 3.3.6 响应面优化试验44-49
- 3.4 小节与讨论49-51
- 4 灵芝三萜酸的组分及其稳定性研究51-71
- 4.1 试验材料51-53
- 4.1.1 材料51-52
- 4.1.2 主要试剂52
- 4.1.3 主要仪器52-53
- 4.2 实验方法53-56
- 4.2.1 灵芝三萜酸提取液的制备53
- 4.2.2 大孔树脂吸附分离53-54
- 4.2.3 高相液相色谱(HPLC)分析54-55
- 4.2.4 质谱(MS)分析55
- 4.2.5 灵芝三萜酸的稳定性55-56
- 4.3 结果与讨论56-70
- 4.3.1 菌丝体和子实体三萜酸的组分差异56-57
- 4.3.2 洗脱条件对三萜酸组分的影响57-59
- 4.3.3 灵芝酸标准品的ESI/MS分析59-64
- 4.3.4 菌丝体中三萜酸成分的鉴定64-66
- 4.3.5 三萜酸的稳定性实验66-70
- 4.4 小节与讨论70-71
- 5 主要结论71-73
- 参考文献73-81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81-83
- 致谢8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超田;姚向阳;孙程;;灵芝主要活性物质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1年01期
2 王帮武,杨新林,张利刚,孙智杰,徐建兰;灵芝酸性组分的提取分离及抑菌活性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3 刘太锋;;灵芝的现代研究概述[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年18期
4 马礼金,姚汝华,黄自然;超临界流体萃取红芝三萜化合物[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1998年03期
5 戴玉成;;中国多孔菌名录[J];菌物学报;2009年03期
6 贺红,肖省娥,徐新春,徐鸿华;灵芝菌丝体深层培养的研究[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1998年03期
7 刘高强;丁重阳;章克昌;王晓玲;韩文军;;药用昆虫蜣螂对灵芝多糖生物合成的影响[J];生物工程学报;2009年06期
8 刘高强;赵艳;;紫芝胞外三萜物质的体外抑菌作用[J];食品工业科技;2008年12期
9 余素萍,张劲松,杨焱,贾薇,潘迎捷;灵芝胞内三萜高产菌株的筛选及发酵条件的优化[J];微生物学通报;2005年01期
10 李平作,夏结红,章克昌;灵芝深层发酵产物中四环三萜酸定性分析[J];中草药;1999年08期
本文关键词:灵芝菌丝体和子实体中三萜酸的高效提取及其组分初步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99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389908.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