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论文 >

磁性微萃取技术的开发及其在微囊藻毒素富集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16 22:03

  本文关键词:磁性微萃取技术的开发及其在微囊藻毒素富集中的应用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高效液相色谱 磁性固相微萃取 磁性纳米粒子 微囊藻毒素


【摘要】:本文针对水中的痕量污染物微囊藻毒素(MC-RR、MC-LR)进行检测研究,采用磁性固相微萃取技术(MSPME)与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联用的方法,达到了理想效果。1.通过对流动相体系、流动相配比、流动相流速、缓冲盐用量和进样量的探究,确定了低毒性、低成本的等度洗脱作为高效液相色谱的检测条件;2.通过水热合成法和溶胶-凝胶法的联用制备了两种新型磁性纳米粒子Fe_3O_4@NiSiO_3 和 Fe_3O_4@ODA@SiO2,并对Fe_3O_4@ODA@SiO2制备进行了条件优化,当制备条件正硅酸乙酯(TEOS)加入量1 mL,十八胺用量0.5 g,搅拌时间24 h时,可高效富集微囊藻毒素;3.基于上述两种新型磁性纳米粒子的磁性固相微萃取技术分别被开发应用,对影响萃取效率的吸附剂用量、萃取时间、洗脱剂种类、洗脱液配比、解吸次数、解吸时间等因素进行了深入探究,确定最佳的磁性固相微萃取条件,并与HPLC联用进行实际水样中痕量微囊藻毒素的富集及检测,此法消耗有机溶剂少、易于磁性分离、灵敏度高、富集效率高、可准确定性定量分析,且不造成二次污染。本文中研究制备的Fe_3O_4@NiSiO_3磁性纳米粒子针对于低浓度、小体积样品溶液中的微囊藻毒素(MC-LR)的富集,其回收率高达81%,在实际水样中应用也达到70%的回收率,此方法的检出限为0.011μg/L,线性范围在0.25~146.5μg/L之间,其线性相关系数(r)为0.9991;Fe_3O_4@ODA@SiO2磁性粒子对痕量浓度大体积的样品溶液中微囊藻毒素MC-LR与MC-RR的回收率分别为69.7%和73.3%,方法检出限低于国际1μg/L的检测标准。证明磁性固相微萃取与高效液相色谱联用(MSPME-HPLC)的方法能够很好的对水中痕量污染物进行分析检测,并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与前景。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 磁性固相微萃取 磁性纳米粒子 微囊藻毒素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O658.2;X832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英文摘要5-10
  • 第一章 引言10-19
  • 1.1 样品前处理技术简介10-13
  • 1.1.1 微波辅助萃取技术10
  • 1.1.2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10-11
  • 1.1.3 液相萃取技术11
  • 1.1.4 固相萃取技术11
  • 1.1.5 固相微萃取技术11-12
  • 1.1.6 磁性固相微萃取技术12-13
  • 1.2 磁性纳米粒子材料概述13-16
  • 1.2.1 磁性纳米粒子的种类13
  • 1.2.2 磁性纳米粒子的表征13-15
  • 1.2.3 磁性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15
  • 1.2.4 磁性纳米粒子的应用领域15-16
  • 1.3 微囊藻毒素概述16-18
  • 1.3.1 微囊藻毒素结构及危害16-17
  • 1.3.2 微囊藻毒素的去除方法17
  • 1.3.3 微囊藻毒素的检测方法17-18
  • 1.4 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条件18
  • 1.5 课题研究的内容及目的18-19
  • 第二章 微囊藻毒素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检测条件探究19-28
  • 2.1 前言19
  • 2.2 实验部分19-27
  • 2.2.1 实验药品及仪器19
  • 2.2.2 标准品溶液的配制19-20
  • 2.2.3 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条件的确定20-26
  • 2.2.3.1 流动相体系20-22
  • 2.2.3.2 TFA用量22-23
  • 2.2.3.3 流速23-24
  • 2.2.3.4 流动相配比24-26
  • 2.2.3.5 进样量26
  • 2.2.4 标准曲线的绘制26-27
  • 2.3 小结27-28
  • 第三章 Fe_3O_4@NiSiO_3磁性纳米粒子对水中微囊藻毒素MC-LR的富集28-42
  • 3.1 前言28
  • 3.2 实验部分28-30
  • 3.2.1 实验药品28
  • 3.2.2 实验仪器28-29
  • 3.2.3 MC-LR高效液相色谱的检测条件29
  • 3.2.4 实验步骤29-30
  • 3.2.4.1 核-壳结构的Fe_3O_4@NiSiO_3磁性纳米粒子的制备29-30
  • 3.2.4.2 磁性固相微萃取过程30
  • 3.3 结果与讨论30-41
  • 3.3.1 磁性纳米粒子表征30-33
  • 3.3.1.1 扫描电镜(SEM)30-31
  • 3.3.1.2 透射电镜(TEM)31
  • 3.3.1.3 磁力曲线31-32
  • 3.3.1.4 XRD表征32-33
  • 3.3.2 磁性固相微萃取技术的条件优化33-38
  • 3.3.2.1 吸附剂用量33
  • 3.3.2.2 萃取时间33-34
  • 3.3.2.3 洗脱剂的选择及洗脱液配比34-35
  • 3.3.2.4 解吸时间35-36
  • 3.3.2.5 洗脱液中TFA用量36-37
  • 3.3.2.6 解吸次数37
  • 3.3.2.7 样品溶液体积37-38
  • 3.3.3 方法的验证38
  • 3.3.4 磁性纳米粒子的影响38-39
  • 3.3.4.1 粒子重复利用性38-39
  • 3.3.4.2 粒子合成批次间差异39
  • 3.3.5 方法的应用39-41
  • 3.3.6 方法的重现性41
  • 3.4 小结41-42
  • 第四章 十八胺修饰的磁性粒子对水中微囊藻毒素MC-LR、MC-RR的富集42-57
  • 4.1 引言42
  • 4.2 实验部分42-44
  • 4.2.1 实验药品42
  • 4.2.2 实验仪器42-43
  • 4.2.3 MC-LR、MC-RR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条件43
  • 4.2.4 实验步骤43-44
  • 4.2.4.1 Fe_3O_4的制备43-44
  • 4.2.4.2 磁性固相微萃取过程44
  • 4.3 结果与讨论44-56
  • 4.3.1 Fe_3O_4@ODA@SiO_2的制备优化44-46
  • 4.3.1.1 TEOS用量44-45
  • 4.3.1.2 搅拌时间45-46
  • 4.3.1.3 ODA用量46
  • 4.3.2 磁性粒子表征46-49
  • 4.3.2.1 扫描电镜(SEM)46-47
  • 4.3.2.2 磁力曲线47
  • 4.3.2.3 XRD表征47-48
  • 4.3.2.4 红外表征48-49
  • 4.3.3 磁性固相微萃取技术条件的优化49-56
  • 4.3.3.1 样品溶液体积49
  • 4.3.3.2 洗脱液中TFA用量49-51
  • 4.3.3.3 洗脱剂的选择及洗脱液配比51-52
  • 4.3.3.4 最佳洗脱条件下酸的影响52-53
  • 4.3.3.5 吸附剂用量53-54
  • 4.3.3.6 萃取时间54-55
  • 4.3.3.7 粒子的稳定性55-56
  • 4.4 小结56-57
  • 结论57-58
  • 参考文献58-62
  • 致谢62-63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6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智华;张志勇;;微囊藻毒素诱导细胞凋亡研究进展[J];中国公共卫生;2007年02期

2 雷腊梅;韩博平;宋立荣;;时间分辨荧光免疫一步法检测微囊藻毒素的研究[J];环境科学;2007年04期

3 张志红;乔果果;刘海芳;;太原市大型水库微囊藻毒素-LR污染调查[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8年08期

4 刘飞;王勇为;;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鲫鱼中的微囊藻毒素[J];环境化学;2010年02期

5 张晓梅;张竹青;黄文鹏;;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水体中微囊藻毒素[J];中国卫生工程学;2010年03期

6 李建中;;Agilent 1260 UHPLC/6460 QQQ用于微囊藻毒素的检测[J];环境化学;2011年03期

7 陈晴;许克;居君彪;黄晓艳;;微囊藻毒素提取与分析方法研究进展[J];污染防治技术;2012年02期

8 邓琳,张维昊,邓南圣,宋立荣;微囊藻毒素的提取与分析研究进展[J];重庆环境科学;2003年11期

9 雷腊梅,甘南琴,宋立荣;一种快速提取分析微囊藻毒素的方法[J];水生生物学报;2003年05期

10 张志红,郑力行,屈卫东,朱惠刚;淀山湖微囊藻毒素-LR和类毒素-A的分布状况[J];中国环境科学;200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奕;白雪;程凯;方志慧;赵以军;;微囊藻毒素对浮萍生长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藻类学分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吴明松;付娇;季颖;张玉玲;冉志霖;黄君礼;李绍峰;;二氧化氯对水中微囊藻毒素的去除特性[A];二氧化氯研究与应用--2010二氧化氯与水处理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陈铁晖;苏辉耀;;微囊藻毒素遗传毒性研究进展[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4 吴和岩;施玮;;某市饮用水中微囊藻毒素含量调查[A];第二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4年

5 许川;舒为群;;微囊藻毒素污染状况、检测及其毒效应[A];重庆市预防医学会2005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6 张仁平;舒为群;蒲朝文;封雷;李恒;喻珊;;不同水体富营养化程度与水中鱼鸭体内微囊藻毒素相关分析[A];重庆市预防医学会2010年论文集[C];2011年

7 曹莹;张亚辉;刘征涛;;水环境中微囊藻毒素分析方法的研究[A];中国毒理学会环境与生态毒理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标准与基准专业委员会2011年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8 钮伟民;何恩奇;张艺;黄飚;;微囊藻毒素-LR的纳米均相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1年

9 郁f^;段蓉;高红梅;彭丽霞;;淀山湖富营养状态调查和湖区微囊藻毒素污染现况[A];2011年全国环境卫生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蒲朝文;封雷;李恒;;鱼、鸭样品中微囊藻毒素含量测定方法研究[A];重庆市预防医学会2010年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本报记者 许琦敏;小小蓝藻何以掀巨浪[N];文汇报;2007年

2 李虎军;蓝藻毒性问题调查[N];南方周末;2007年

3 李兵;揭开微囊藻毒素致肝癌之谜[N];健康报;2003年

4 仲和;新《标准》紧盯饮水健康[N];联合日报;2007年

5 俞顺章;水源减毒 家庭也有办法[N];健康报;2007年

6 姜澎;水污染致癌之谜解开[N];文汇报;2003年

7 记者 亚铁;保健食品安全性堪忧[N];民营经济报;2007年

8 胡杨;揭开“水华”之谜[N];光明日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文珊;微囊藻毒素对鱼和哺乳动物红细胞致毒效应及对哺乳动物造血机能影响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

2 刘景辉;微囊藻毒素LR通过激活Akt/mTORC1/S6K1通路促进肝细胞增殖[D];浙江大学;2016年

3 尹黎燕;微囊藻毒素对高等植物的生态生理学效应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水生生物研究所);2005年

4 陈加平;微囊藻毒素LR对大鼠毒性效应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5 傅文宇;从蛋白水平探讨微囊藻毒素的毒作用机制[D];浙江大学;2006年

6 杨翠云;微囊藻毒素对微生物的生理生态学效应[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水生生物研究所);2007年

7 杨华;巢湖和太湖微囊藻毒素的生态学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水生生物研究所);2006年

8 李嗣新;微囊藻毒素的生态学和毒理学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水生生物研究所);2007年

9 黄夏宁;微囊藻毒素-LR暴露标志物及凋亡效应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10 刘碧波;微囊藻毒素的检测及其在水、沉积物和农田中的环境行为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水生生物研究所);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天琦;微囊藻毒素对几株水生细菌的影响[D];黑龙江大学;2015年

2 陈海龙;微囊藻毒素测定方法优化与实例分析[D];贵州师范大学;2016年

3 邓哲深;典型微囊藻毒素在农田土壤中的吸附研究[D];暨南大学;2016年

4 黄缤慧;典型微囊藻毒素MC-LR在土壤—蔬菜系统中的累积效应[D];暨南大学;2016年

5 张玲玲;微囊藻毒素总量的快速检测方法研究[D];江南大学;2016年

6 郭亭秀;磁性微萃取技术的开发及其在微囊藻毒素富集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6年

7 卫涛;微囊藻毒素的分离、分析和制备[D];东南大学;2005年

8 张容;基于荧光定量技术的微囊藻毒素预测性监测方法研究[D];东华大学;2014年

9 杨再荣;饮用水源水及自来水厂微囊藻毒素的变化和去除方法的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9年

10 方志慧;环境因素对微囊藻毒素基因表达量的影响及水生植物对微囊藻毒素的抗性机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5507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5507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814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