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二茂铁和香豆素有机锡化合物的合成、结构与性质研究
本文关键词:含二茂铁和香豆素有机锡化合物的合成、结构与性质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有机锡化合物 香豆素 二茂铁 晶体结构 生物活性
【摘要】:有机锡化合物在农业生产、工业催化、环境科学、有机合成化学以及配位化学等多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近年有机锡化合物作为杀菌和抗癌药物研究倍受关注。本论文选择二茂铁酰腙和香豆素羧酸与二烃基氯化锡或烃基氧化锡反应,将二茂铁和香豆素功能基团引入有机锡分子中,合成了两个系列的有机锡化合物,利用元素分析、核磁共振波谱、红外光谱、紫外吸收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等技术表征了其结构,获得了系列结构新颖的有机锡化合物,并初步研究了它们的电化学性质、抑菌活性及与DNA的相互作用。二茂铁甲酰肼与邻羟基苯乙酮或苯甲酰丙酮发生缩合反应生成二茂铁酰腙Schiff碱(1、6和10),然后与二烃基二氯化锡在三乙胺存在下反应合成了11种新的二茂铁酰腙有机锡化合物(2-13),利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核磁共振氢谱和碳谱确证了其结构,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11个化合物的晶体结构。结果表明二茂铁甲酰肼和苯甲酰丙酮缩合反应后得到五元吡唑环,在三乙胺作用下发生开环,以烯醇和亚胺的形式与锡原子结合。化合物(2-13)的中心锡原子是5配位的,具有畸变三角双锥构型,酚氧和烯醇氧或两个烯醇氧占据轴向位置,2个烃基碳和1个亚胺氮位于三角平面。通过循环伏安法测定了配体和有机锡化合物的电化学性质,结果表明有机锡化合物比配体的还原性更强,更容易被氧化。水杨醛或取代水杨醛与丙二酸二乙酯发生Knoevenagel反应,经水解得到香豆素-3-羧酸,然后与三烃基氢氧化锡或二烃基氧化锡发生酯化反应,制备了7种有机锡香豆素羧酸酯,采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核磁共振氢谱和碳谱表征了其结构。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技术测定了7个化合物的晶体结构,结果表明由于取代基的不同,锡原子呈现不同的配位构型。三苯基锡香豆素羧酸酯(17)的锡原子具有三角双锥构型,分子间通过羧酸羰基与甲醇间氢键形成一维链状结构;三环己基锡香豆素羧酸酯(18)和三环己基锡甲氧基香豆素羧酸酯(20)通过羧酸和邻近分子的香豆素酯羰基对锡原子配位形成五配位结构的一维链状结构;苯丁基锡香豆素羧酸酯(19)锡原子为四配位的畸变四面体构型;二丁基锡香豆素羧酸酯(21)和二丁基锡甲氧基香豆素羧酸酯(22)的锡原子为七配位的五角双锥构型和五配位的三角双锥构型,通过μ2O和羧基上Sn-O桥连形成的四核梯形结构;二丁基锡二乙胺基香豆素羧酸酯(23)的锡原子通过羧基单齿和双齿配位形成五配位的三角双锥构型。通过紫外吸收光谱法测定有机锡香豆素羧酸酯与小牛胸腺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二丁基锡二乙胺基香豆素羧酸酯(23)可以嵌插在小牛胸腺DNA中。通过微量热法测定了有机锡化合物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二丁基锡甲氧基香豆素羧酸酯(22)具有与青霉素钠相当的抑菌活性。本论文丰富了有机锡化合物的结构化学,为进一步研究二茂铁基及香豆素有机锡化合物的其他性质和应用提供了实验基础。
【关键词】:有机锡化合物 香豆素 二茂铁 晶体结构 生物活性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O641.4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8
- 第一章 绪论8-17
- 1.1 酰腙Schiff碱有机锡化合物的发展8-11
- 1.2 有机锡羧酸酯的结构研究11-14
- 1.3 有机锡化合物的应用14-15
- 1.4 选题意义15-17
- 第二章 二茂铁酰腙有机锡化合物的合成与结构研究17-42
- 引言17
- 2.1 二茂铁甲酰肼缩邻羟基苯乙酮锡化物的合成17-27
- 一、实验部分17-19
- 二、结果与讨论19-27
- 2.2 二茂铁甲酰肼缩 3,,5-二溴邻羟基苯乙酮锡化物的合成27-33
- 一、实验部分27-28
- 二、结果与讨论28-33
- 2.3 二茂铁甲酰肼缩苯甲酰丙酮锡化物的合成33-42
- 一、实验部分33-35
- 二、结果与讨论35-42
- 第三章 有机锡香豆素羧酸酯的合成与结构研究42-62
- 引言42-43
- 3.1 实验部分43-47
- 3.2 结果与讨论47-62
- 第四章 有机锡化合物的性质研究62-68
- 4.1 二茂铁有机锡电化学性质的测定62-64
- 4.2 香豆素有机锡化合物与DNA的作用64-66
- 4.3 有机锡化合物抑菌活性的测定66-68
- 本文总结68-69
- 参考文献69-74
-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74-75
- 致谢7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琼,赵军;有机锡化合物的合成与应用[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2 高俊敏,郑泽根;环境系统中有机锡化合物的分布和归宿[J];上海环境科学;2003年S2期
3 张建梅;李晓明;朱海英;;有机锡化合物的形态分析方法进展[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4 蒋江平;邝代治;罗一鸣;张复兴;;有机锡化合物的合成及应用研究进展[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5 陈绍文;尹汉东;;具有抗癌活性有机锡化合物的研究进展[J];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6 ;以有机硅化合物为基础的可交联材料[J];有机硅氟资讯;2008年06期
7 姜艳;;浅谈有机锡化合物及其测定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0年20期
8 陈昌炽;钟桂云;;离子型有机锡化合物分子结构研究[J];广东化工;2011年04期
9 王新红;吴玉玲;蔡雅容;谢卫;许江;;厦门同安湾养殖海域有机锡化合物的污染历史及其来源分析[J];环境科学;2011年07期
10 张胜滨;;多功能有机锡化合物的应用[J];山东纺织经济;2011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稷燕;周群芳;江桂斌;;我国部分地区有机锡化合物污染现状初探[A];Risk Assessment of Toxic Chemicals--Proceedings of CCAST (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2001年
2 孙婧;何滨;江桂斌;;HPLC-ICP-MS技术测定有机锡化合物与人血浆蛋白的结合[A];全国生物医药色谱及相关技术学术交流会(2012)会议手册[C];2012年
3 杨振云;王世华;刘秀梅;;十几种有机锡化合物的~(13)C—NMR谱研究[A];第五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1988年
4 孙婧;何滨;江桂斌;;SEC-ICP-MS技术测定有机锡化合物与蛋白的结合[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5 苗金玲;陈洪伟;聂永;张振伟;胡春华;孙国新;;碳硼烷有机锡化合物的合成与晶体结构[A];第十六届全国金属有机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0年
6 冯罡;贾永光;柳凌艳;常卫星;李靖;;含有有机锡化合物的纳米粒子的制备与应用[A];第十六届全国金属有机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驰 王海波;输欧消费品禁含特定有机锡化合物[N];中国国门时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张朝红;不同形态有机锡化合物与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王秀嫔;有机锡化合物的性能及提取测定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3 柳英霞;食品中不同形态的有机锡化合物同时分析新方法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4 林森;含硅有机锡化合物的合成、结构和生物活性[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5 张军红;含杂原子羧酸及杂环硫醇配位的有机锡化合物的合成及结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6 戚佳琳;工业产品与生态环境中有机锡化合物的形态分析与应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7 何小立;含硅有机锡化合物的合成、结构、生物活性和催化活性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8 李法辉;两类功能性化合物的合成、结构及生物活性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鲁凡丽;新型有机锡化合物及配合物合成与性能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1年
2 马雅倩;气相色谱—质谱法在食品中多种有机锡化合物的分析应用研究[D];南昌大学;2013年
3 孙扬;食品中有机锡化合物检测方法的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4 张浩;氨基硅烷及氨基酸席夫碱有机锡化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性质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6年
5 刘清涛;含二茂铁和香豆素有机锡化合物的合成、结构与性质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6年
6 朱超光;新型有机锡化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晶体结构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樊红莉;新型有机锡化合物和氟碳标记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D];湖南大学;2005年
8 于海霞;有机锡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范春华;新型有机锡化合物及配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10 张丽平;有机锡化合物的合成及表征[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5642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564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