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论文 >

窄带隙D-A型有机共轭聚合物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光伏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2 08:19

  本文关键词:窄带隙D-A型有机共轭聚合物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光伏性能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有机太阳能电池 给体材料 D-A结构 TI结构单元


【摘要】:近年来,能源的消耗量越来越大,新能源就成了全球关注的焦点,其中太阳能最为热门,目前无机硅太阳能电池产业化较多,但其存在一些原料昂贵,质量大,污染严重等缺点,有机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因其成本低,质量轻,可做柔性器件等优点引起科学家的关注。本文围绕D-A型共轭聚合物材料,设计合成一系列新型的D-A给体材料,并对这些聚合物做一些性能表征测试,如:电化学,紫外光谱,热稳定性以及光伏性能的研究,并有了初步的结果,各章的主要内容如下:设计合成一种新型构建D-A结构富电子中间体TI单元,以DTBT及其衍生物为受体,设计合成了3种D-A型共聚物,P1,P2,P3,TI结构的共聚有着较宽的吸收,薄膜的吸收范围是350-700 nm,窄带隙的材料可以吸收更多的太阳能。其中器件效率最高的是P3:PC71BM,效率达到2.73%,同时有着较高的迁移率2.84×10 5 cm2 V?1 s?1。把柔性烷基链换成C24支链,增加给体和受体之间的桥联基团噻吩的个数,以BT为受体,设计合成三种D-A型共聚物,即聚合物PTIBT,PTITBT和PTIDTBT,结果表明效率最高的是给受体之间增加一个噻吩基团的时候,即聚合物PTITBT,PCE为5.83%,VOC=0.69 V,JSC=13.92 mA/cm2,FF=61.8%,通过研究,发现这类材料的吸收较宽,即带隙较窄,能级适中,热稳定性也较好,TI结构是一种新的给电子单元,是一种理想的可以用来构建D-A共轭单元的材料。将咔唑引入到梯形低聚亚苯烯结构中,设计合成了一种以DTBT为受体的D-A共聚物,并对其进行了一些测试,如紫外,电化学,并初步应用到有机太阳能电池中,虽然其效率不是很高,但是聚合物本身的分子量较大,吸收较宽,稳定性好,同样是一种优异的有机半导体材料。后期器件的优化还在进一步的实验探索中。
【关键词】:有机太阳能电池 给体材料 D-A结构 TI结构单元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邮电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O631.2;TM914.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25
  • 1.1 引言9-10
  • 1.2 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及性能参数10-11
  • 1.3 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器件结构11-14
  • 1.3.1 单层结构11-12
  • 1.3.2 双层结构12-13
  • 1.3.3 本体异质结构13
  • 1.3.4 叠层结构13-14
  • 1.3.5 反向(倒置)结构14
  • 1.4 有机太阳能电池材料14-23
  • 1.4.1 有机太阳能电池给体材料14-21
  • 1.4.2 有机太阳能电池受体材料21-23
  • 1.5 有机太阳能电池给体材料的设计原则23-24
  • 1.6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意义24-25
  • 第二章 基于噻吩并吲哚和BT衍生物的D-A共聚物的设计、合成表征及侧链对光伏性能影响25-38
  • 2.1 分子设计25-26
  • 2.2 实验部分26-31
  • 2.2.1 试剂与仪器26
  • 2.2.2 化合物的合成26-31
  • 2.2.3 化合物的性质表征测试31
  • 2.3 结果与讨论31-37
  • 2.3.1 聚合物合成方法讨论31-32
  • 2.3.2 聚合物热稳定性研究32-33
  • 2.3.3 聚合物紫外光谱性质研究33-34
  • 2.3.4 聚合物电化学性质研究34-35
  • 2.3.5 聚合物理论计算35
  • 2.3.6 光伏性能研究35-37
  • 2.4 本章小结37-38
  • 第三章 基于噻吩并吲哚与BT的D-A型高效率太阳能电池共聚物设计、合成及性能研究38-50
  • 3.1 分子设计38-39
  • 3.2 实验部分39-42
  • 3.2.1 试剂与仪器39
  • 3.2.2 化合物的合成39-42
  • 3.3 结果与讨论42-48
  • 3.3.1 聚合物合成及测试方法讨论42
  • 3.3.2 聚合物热稳定性研究42-43
  • 3.3.3 聚合物紫外光谱性质研究43-44
  • 3.3.4 聚合物电化学性质研究44-45
  • 3.3.5 聚合物理论计算45-46
  • 3.3.6 光伏性能研究46-48
  • 3.4 本章小结48-50
  • 第四章 基于七环并苯与DTBT的D-A型共聚物设计、合成及性能研究50-56
  • 4.1 分子设计50
  • 4.2 实验部分50-53
  • 4.2.1 试剂与仪器50-51
  • 4.2.2 化合物的合成51-53
  • 4.3 结果与讨论53-55
  • 4.3.1 聚合物合成方法讨论53
  • 4.3.2 聚合物紫外光谱性质研究53-54
  • 4.3.3 聚合物电化学性质研究54
  • 4.3.4 聚合物光伏性能研究54-55
  • 4.4 本章小结55-56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56-58
  • 5.1 总结56
  • 5.2 展望56-58
  • 参考文献58-63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63-64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64-65
  •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65-66
  • 致谢6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晓菲,王金亮,毛景,裴坚;有机太阳能电池材料的研究进展[J];大学化学;2005年03期

2 任斌;赖树明;陈卫;黄河;;有机太阳能电池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06年09期

3 钱伯章;;高效有机太阳能电池[J];橡塑技术与装备;2008年04期

4 周洪英;;科学家有望开发出低成本性能卓越的有机太阳能电池[J];功能材料信息;2010年Z1期

5 ;最轻薄有机太阳能电池问世[J];化工中间体;2012年04期

6 钱伯章;;最薄最轻的有机太阳能电池[J];国外塑料;2012年03期

7 ;德国企业创立了有机太阳能电池效率世界新高[J];功能材料信息;2013年02期

8 贺素姣;;有机太阳能电池材料与器件的研究进展[J];化工技术与开发;2013年09期

9 刘佩华,田禾;有机太阳能电池材料近期进展(上)[J];上海化工;1999年11期

10 刘佩华,田禾;有机太阳能电池材料近期进展(下)[J];上海化工;1999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斌;田清勇;白华;;可溶性小分子有机太阳能电池[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杝隆建;杝正_7;李宜璇;;可挠式有机太阳能电池之发展技术[A];海峡两岸第十六届照明科技与营销研讨会专题报告暨论文集[C];2009年

3 刘艳;曾庆华;张宪玺;姜建壮;;卟啉、酞菁类有机太阳能电池材料的研究进展[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4 陈涛;仰志斌;彭慧胜;;基于碳纳米管纤维的有机太阳能电池[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仰志斌;陈涛;何瑞旋;彭慧胜;;基于取向碳纳米管膜的柔性有机太阳能电池[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6 张坚;杨栋;周玲玉;陈令成;赵斌;李灿;;化学改性氧化石墨烯作为有机太阳能电池空穴传输层[A];2012年两岸三地高分子液晶态与超分子有序结构学术研讨会(暨第十二届全国高分子液晶态与超分子有序结构学术论文报告)会议论文集[C];2012年

7 赵仪;;有机太阳能电池中的相干电荷和能量转移[A];第十三届全国化学动力学会议报告摘要集[C];2013年

8 唐卫华;海杰峰;朱恩伟;卞临沂;;有机太阳能电池用的二维窄带隙聚合物研究[A];2013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G:光电功能高分子[C];2013年

9 易院平;韩广超;沈星星;;有机太阳能电池电子过程的理论模拟[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17分会:光电功能器件[C];2014年

10 马廷丽;;柔性及叠层薄膜有机太阳能电池研究[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7分册)[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顾钢;德支持企业开发有机太阳能电池[N];科技日报;2007年

2 记者 毛黎;美评估有机太阳能电池对环境的影响[N];科技日报;2010年

3 本报驻美国记者 田学科;突破有机太阳能电池技术瓶颈[N];科技日报;2012年

4 刘霞;控制电子自旋可提高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效率[N];科技日报;2013年

5 记者 邰举;叠层型有机太阳能电池接近商用[N];科技日报;2007年

6 蔡佳;美国研发可拉伸有机太阳能电池[N];中国建材报;2011年

7 华凌;小分子有机太阳能电池增效50%[N];科技日报;2013年

8 本版编辑邋张浩 郑晓春 邓国庆 毛黎 何屹 顾钢 何永晋;2007年世界科技发展回顾(七)[N];科技日报;2008年

9 记者 马悍德;青海有机太阳能电池研发获重大进展[N];科技日报;2014年

10 记者 贾明;青海有机太阳能电池研发取得重大进展[N];青海日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美凤;高效稳定的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界面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2 刘小锐;几种有机太阳能电池供体材料的光伏性能[D];西南大学;2015年

3 党东锋;含噻吩或噻吩稠环单元的有机光伏材料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D];湘潭大学;2015年

4 徐伟龙;有机太阳能电池微纳结构及光物理特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5 聂日明;透明阴极界面修饰及其在有机光电转换器件中的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6 陈大正;反转有机太阳能电池器件优化与稳定性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7 王之哲;新型有机太阳能电池中银薄膜电极研究与应用[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8 于伟利;电沉积制备聚噻吩有序微结构及有机太阳能电池[D];吉林大学;2009年

9 乔芬;基于聚合物的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研制与表征[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10 陈向东;有机太阳能电池中的光物理过程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绍华;有机太阳能电池中电极修饰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2 丰艳婷;有机太阳能电池中光诱导电荷转移的理论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3 王文博;低功耗有机光伏技术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4 童培谦;有机太阳能电池中掺入包覆型金纳米棒的优化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5 陈志才;吡咯并吡咯二酮给、受体的设计合成及应用[D];杭州师范大学;2016年

6 宋晓欣;基于引达省衍生物的小分子的合成以及在有机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D];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

7 敬灵敏;聚集诱导发光材料和有机太阳能非富勒烯受体材料的设计合成、性能研究以及应用[D];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

8 张春霞;基于PCDTBT:PC_(71)BM的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9 刘春雨;基于聚芴掺杂的有机太阳能电池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10 贾旭;基于溶液法和非退火型电极修饰层的聚合物光伏电池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6083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6083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29f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