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化钨负载单原子层镍表面上的氨分解机理及催化剂设计
本文关键词:碳化钨负载单原子层镍表面上的氨分解机理及催化剂设计
更多相关文章: NH_3 Ni/WC 活化能 分解机理 脱氢
【摘要】:NH_3是一种富氢且具毒性的化合物,其分解产物氮气和氢气,对大气无污染并能提供高纯度氢,这对燃料电池的应用有重要意义。因此,NH_3催化分解是消除氨和获得氢气的一种有效的途径。NH_3的催化分解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存在的问题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设计合适的催化剂,二是NH_3的催化分解机理。本论文针对这两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本文是在密度泛函理论的基础上,对NH_3分子在过渡态金属负载WC(0001)表面分解进行研究,通过计算吸附能、活化能、反应热以及几何结构参数详细的分析了NH_3在Ni/WC(0001)表面的分解机理,结果如下:(1)对不同过渡金属在WC(0001)面上的单原子层负载情况进行了系统研究。计算了不同过渡金属在吸附位点的吸附能、几何结构和电子结构。研究表明,不同过渡金属在W终止的WC(0001)(WC(0001)-W)表面最稳定吸附位置是hcp位,Ni原子在Ni/WC(0001)-W和Ni/WC(0001)-C表面的吸附能都是最大,并且,Ni原子与表面原子之间的键长最短,它的d态最靠近费米能级。从而得出,Ni原子吸附在WC(0001)表面化学活性最高。(2)对于W终止的Ni/WC(0001)表面上NH_3的吸附与分解进行系统研究,计算了不同相关物种在表面上吸附的几何与电子结构,并与Ni(111)和Ni/Pt(111)表面上的结果进行了比较。d带质心计算结果表明,Ni/WC(0001)-W表面的d带质心更靠近费米能级,说明该表面具有较高催化活性。态密度分析表明,在不同表面上,NH_3均通过其孤对电子轨道,优先吸附于顶位。对于NH_3分解机理进行了详细计算,结果分析表明,NH_3通过逐步脱氢分解是主要分解途径,决速步骤为N+N→N_2,而由中间产物通过优先形成N-N键的反应途径相对较难。(3)Ni/WC(0001)-C的表面的NH_3的吸附和分解进行了系统研究,对于NH_3的逐步脱氢分解机理,计算了各相关物质的吸附位置和吸附能,NH_3和NH_2在Ni/WC(0001)-C表面最稳定吸附位置仍然分别是顶和桥位,NH、N和H的吸附位置分别是fcc、hcp和fcc位,N2分子脱附表面。NH_3在Ni/WC(0001)-C表面逐步脱氢分解过程中,NH是最多的中间产物,NH脱氢反应是速控步骤。对于NH_3在Ni/WC(0001)-C的表面的分解的其它途径,通过计算表明,NH_3在Ni/WC(0001)-C表面的脱氢分解其它路径反应更不容易进行,Ni/WC(0001)-W表面更适合作为氨分解催化剂。
【关键词】:NH_3 Ni/WC 活化能 分解机理 脱氢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O643.36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论10-14
- 1.1 本项目的研究背景10-11
- 1.2 NH_3分解产氢的研究进展11-12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12-14
- 第二章 理论与计算方法14-26
- 2.1 薛定谔方程14-15
- 2.2 密度泛函理论15-19
- 2.2.1 Hohenberg-Kohn定理15-16
- 2.2.2 交换相关泛函16-17
- 2.2.3 赝势法17-19
- 2.3 VASP软件简介19-20
- 2.4 表面建模20-21
- 2.5 过渡态的计算方法21-26
- 2.5.1 寻找过渡态22
- 2.5.2 Lanczos方法22-23
- 2.5.3 NEB方法23-26
- 第三章 过渡金属在WC(0001)表面的吸附26-32
- 3.1 引言26
- 3.2 计算方法26-27
- 3.3 结果与讨论27-30
- 3.4 小结30-32
- 第四章 W终止WC(0001)负载单原子层Ni表面上的氨分解32-48
- 4.1 引言32-33
- 4.2 计算方法33-34
- 4.3 结果和讨论34-46
- 4.3.1 氨在Ni/WC(0001)表面上的逐步脱氢分解34-38
- 4.3.2 氨在Ni/WC(0001)-W表面的其它的分解途径38-39
- 4.3.3 N_2H_x(x=0-4)在Ni/WC(0001)表面的吸附以及分解39-46
- 4.4 结论46-48
- 第五章 C终止WC(0001)负载单原子层Ni表面上的氨分解48-62
- 5.1 引言48
- 5.2 计算方法与模型48-49
- 5.3 结果与讨论49-53
- 5.3.1 NH_x(x=0-3)在Ni/WC(0001)-C表面的吸附和分解49-52
- 5.3.2 NH_x在Ni/WC(0001)-C表面的逐步脱氢分解机理52-53
- 5.4 NH_3在Ni/WC(0001)-C表面分解的其它途径53-61
- 5.4.1 Ni/WC(0001)-C表面上N_2H_x(x=0-4)分子以及共吸附分子的吸附能53-56
- 5.4.2 Ni/WC(0001)-C表面的上的N_2H_x(x=1-4)分子的脱氢以及合成反应56-61
- 5.5 小结61-62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62-66
- 参考文献66-74
- 致谢74-76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76-7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祥模;氨分解气的计算[J];电炉;1978年01期
2 黄军武;氨分解气氛的净化与干燥[J];粉末冶金工业;1994年05期
3 李少斌,周志峰;关于对氨分解气体净化装置再生工艺的改进[J];玻璃;2002年01期
4 董森;;氨分解催化剂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J];河南化工;2009年06期
5 苏玉蕾;王少波;宋刚祥;何丰;;氨分解制氢催化剂研究进展[J];舰船科学技术;2010年04期
6 苏玉蕾;王少波;宋刚祥;何丰;;镍基氨分解制氢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J];工业催化;2010年09期
7 赵春辉;;氨分解工艺操作和设备的优化[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2年11期
8 郭红卫;;氨分解制氢生产工艺风险防控[J];河南冶金;2013年05期
9 范崇惠;;氨分解率测定装置的改进[J];上海机械;1966年07期
10 赵细金;;氨分解率的非水测定装置[J];新技术新工艺;198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红超;王华;沈江汉;孙颖;刘中民;;高通量筛选技术及其在氨分解制高纯氢催化剂研究中的应用[A];第十三届全国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刘红超;王华;沈江汉;孙颖;刘中民;;高通量筛选技术在氨分解制不含CO_x氢中的应用[A];中国化工学会2005年石油化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路勇;王红;刘晔;何鸣元;;新型整体式微纤结构化的高效氨分解制氢反应器[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6年
4 吴彦敏;;全自动氨分解制氢装置介绍[A];第三届全国氢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5 武小满;林国栋;张鸿斌;;碱金属促进Ru基催化剂氨分解制氢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吴彦敏;;全自动氨分解制氢装置介绍[A];中国太阳能学会2001年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1年
7 王苗苗;李剑锋;王红;路勇;何鸣元;;基于整体式微纤结构化Ni/CeO_2-Al_2O_3的氨分解制氢反应器[A];第十一届全国青年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7年
8 王红;路勇;刘晔;何鸣元;;微纤结构化镍基催化剂复合床反应器的高效氨分解制氢[A];第十三届全国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郑维庆;徐恒泳;李文钊;;乙醇促进合成Ni-Ce/Al_2O_3催化剂及其氨分解活性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青年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7年
10 李彦兴;刘顺强;季伟捷;区泽棠;;Fe-Co、Fe-Ni、Co-Ni@SiO_2核壳结构催化剂应用于氨分解制纯氢[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1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霞;氨分解法制氢简单高效[N];中国化工报;2014年
2 胡智慧;超高温氨分解催化剂问世[N];中国化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建;氨分解制氢与钯膜分离氢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6年
2 王丽;等离子体催化氨分解制氢的协同效应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3 段学志;氨分解催化剂结构调控与反应机理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4 赵朝晖;碳纳米管负载过渡金属氮化物的合成及其在氨分解制氢中的催化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5 纪建;高效氨分解非贵金属催化剂的研制及构—效关系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4年
6 赵越;交流弧放电等离子体法氨分解制氢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7 王晓光;镍基催化剂上氨分解反应与钯膜分离集成制氢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会珍;铁基复合纳米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氨分解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2 陈为强;掺杂改性及载体对镍基钙钛矿催化剂氨分解性能的影响[D];天津大学;2015年
3 沈嫒嫒;碳化钨负载单原子层镍表面上的氨分解机理及催化剂设计[D];河南师范大学;2016年
4 张园园;镍基钙钛矿低温催化氨分解性能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5 董森;催化剂的组成结构和类型对氨分解催化性能的影响[D];天津大学;2007年
6 周畅;氨分解纳米钴基催化剂的研制及催化性能的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5年
7 苌亮;负载型镍基氨分解催化剂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8 朱曾坤;镍基低温氨分解催化剂及其载体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9 王红;新型微纤结构化Ni基复合催化剂的氨分解制氢[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王一帆;氨分解制备燃料电池用氢过程模拟和能效分析[D];华东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6103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6103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