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论文 >

新型氮杂碳材料的制备及其在选择性加氢反应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1 00:02

  本文关键词:新型氮杂碳材料的制备及其在选择性加氢反应中的应用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氮杂碳 水相 碱性 电子作用 选择性加氢


【摘要】:氮杂碳是一种新型的碳材料,其组成结构不仅易于控制,而且还拥有比表面积高、酸碱性可调和热稳定性好等特性。同时,氮杂碳结构的调控可影响其在溶剂中的分散性。因此,与传统的碳材料相比,氮杂碳是一种备受期待的新型的催化剂及催化剂载体。本论文中,我们制备了氮杂活性炭和介孔氮杂炭材料负载金属(Ru, Pd)催化剂,并对其在水相加氢反应中的应用进行了讨论。1.探索了不同热处理温度的氮杂活性炭(NAC)的制备方法。以二氰二胺为氮源,对双氧水处理过的活性炭进行掺杂,再负载钯纳米颗粒,制成了一系列不同结构的负载型催化剂Pd/NAC,用于苯甲酸的水相加氢反应。利用XRD、FTIR、Raman、XPS、SEM、TEM等表征对NAC的结构性质进行了分析。发现:热处理温度会影响材料的氮含量以及氮种类的分布,从而影响了载体表面Pd纳米颗粒的分散性和电子结构,进而对催化剂的催化活性起到了重要的影响。2.探讨几种不同微孔以及介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以乙二胺为氮源,四氯化碳为碳源,纳米SiO2为硬模板,合成介孔氮杂碳材料(MCN),再负载钯纳米颗粒,制成了负载型催化剂Pd/MCN,并用于催化苯甲酸的水相加氢反应。利用XRD、FTIR、 Raman、 XPS、 SEM、 TEM等表征手段对介孔氮杂碳MCN的结构性质进行了分析,发现:MCN的催化活性要优于普通的活性炭(AC)以及NAC。这是因为MCN的高含氮量使其具有大孔径和表面有丰富的碱性位;同时,Pd和N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增强了Pd/MCN催化芳环在水中加氢反应的活性。3.探讨了几种不同碳源制备的介孔氮杂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分别以四氯化碳、氯仿、四氯乙烷为碳源,乙二胺为氮源,在加入模板剂的条件下制备了介孔氮杂碳材料CN-CT、 CN-CF和CN-TE,再负载钯纳米颗粒,合成负载型催化剂Pd/CN,用于催化香草醛的水相加氢反应。用XRD、 FTIR、 Raman、 XPS、 SEM、 TEM等表征手段对介孔氮杂碳的结构性质进行了分析,我们发现其中Pd/CN-CF的催化性能最好,以上这些结果说明了CN-CF具有大孔径以及表面有丰富的碱性位,CN-CF的介孔体积比达到了90.9%,这给传质过程和暴露活性位提供了大量的空间。CN-CF表面丰富的吡啶氮为固定金属离子提供了一个天然的平台,而且Pd和N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强了Pd/CN-CF的催化活性。
【关键词】:氮杂碳 水相 碱性 电子作用 选择性加氢
【学位授予单位】:湖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Q127.11;O643.36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4
  • 第一章 文献综述14-29
  • 1.1 氮杂碳材料的结构与性质14-15
  • 1.2 氮杂碳材料的合成15-19
  • 1.2.1 后处理法合成氮杂碳材料15
  • 1.2.2 原位法合成氮杂碳材料15-19
  • 1.3 氮杂碳材料的应用19-22
  • 1.3.1 在电化学上的应用19-20
  • 1.3.2 在吸附上的应用20-21
  • 1.3.3 在非均相催化中的应用21-22
  • 1.4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22-23
  • 参考文献23-29
  • 第二章 氮杂碳负载钯催化苯甲酸水相加氢的研究29-61
  • 2.1 背景介绍29
  • 2.2 制备与表征29-32
  •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29-31
  • 2.2.2 催化剂的制备31-32
  • 2.2.2.1 氮杂碳的制备31-32
  • 2.2.2.2 Pd负载的氮杂碳的制备32
  • 2.2.3 活性考评32
  • 2.3 结果与讨论32-56
  • 2.3.1 热处理温度对氮杂活性炭负载钯催化剂结构与活性的影响32-43
  • 2.3.1.1 催化剂的表征结果与分析32-39
  • 2.3.1.2 催化剂的优化39-40
  • 2.3.1.3 溶剂的影响40-42
  • 2.3.1.5 催化剂的回收使用42
  • 2.3.1.6 拓展反应42-43
  • 2.3.2 孔道结构对氮杂碳负载钯催化剂结构与活性的影响43-56
  • 2.3.2.1 催化剂的表征结果与分析43-51
  • 2.3.2.2 催化剂的活性对比51-52
  • 2.3.2.3 溶剂的影响52-53
  • 2.3.2.4 载体的吸附实验53
  • 2.3.2.5 催化剂的重复使用53-55
  • 2.3.2.6 钯负载量的影响55
  • 2.3.2.7 拓展反应55-56
  • 2.4 本章小结56-58
  • 参考文献58-61
  • 第三章 不同碳源制备的介孔氮杂碳及其在香草醛水相加氢中的研究61-80
  • 3.1 背景介绍61
  • 3.2 制备与表征61-64
  • 3.2.1 实验试剂与仪器61-63
  • 3.2.2 催化剂的制备63-64
  • 3.2.2.1 介孔氮杂碳的制备63
  • 3.2.2.2 Pd负载的介孔氮杂碳的制备63-64
  • 3.2.3 活性考评64
  • 3.3 结果与讨论64-77
  • 3.3.1 催化剂的表征结果与分析64-72
  • 3.3.2 催化剂的活性对比72-73
  • 3.3.3 负载量的影响73-74
  • 3.3.4 氢压的影响74
  • 3.3.5 温度的影响74-75
  • 3.3.6 反应时间的影响75-76
  • 3.3.7 催化剂的回收使用76-77
  • 3.4 本章小结77-78
  • 参考文献78-80
  • 结论80-81
  • 附录81-82
  • 致谢8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光明;曹光强;鞠学贞;;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装置的工艺选择[J];浙江化工;2011年05期

2 崔玉珍;;猪油选择性加氢工艺及其催化剂[J];精细化工信息;1987年02期

3 谷云格;杨基和;邱海辉;陈玉龙;;选择性加氢-萃取组合工艺制环保芳烃填充油[J];石油炼制与化工;2014年04期

4 戴晓雁,朱家骅,吴平;C_(18)烯酸的等离子选择性加氢[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00年04期

5 李建卫,黄星亮;低温选择性加氢镍催化剂的研究[J];石油化工;2001年09期

6 高步良,王迎春,张濂,袁渭康;轻烃选择性加氢工艺操作条件的研究[J];炼油技术与工程;2004年12期

7 李赫;姚文君;黄德华;王宏军;吴美岩;张峰;;全馏分裂解汽油选择性加氢钯催化剂[J];石化技术与应用;2010年03期

8 ;信息与动态[J];工业催化;2012年11期

9 张慎平,郝树仁;烷基化原料选择性加氢技术的工业应用[J];齐鲁石油化工;1999年03期

10 谢举文;;清江石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装置运行分析[J];广州化工;2011年2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温广明;李凤铉;徐伟池;李瑞峰;;裂解汽油一段加氢催化剂研究进展[A];第八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赵乐平;王艳涛;刘百强;;FCC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工艺优化研究[A];第六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张燕;黄星亮;周志远;李健;;选择性加氢镍催化剂硫中毒再生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青年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7年

4 巩玉同;王勇;;一种新的催化喹啉选择性加氢的高效催化剂[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5 殷文奎;商红岩;李宇静;钟贤斌;刘晨光;;碳纳米管负载的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催化剂的研究[A];中国化工学会2005年石油化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柯明;贺辉宗;宋昭峥;蒋庆哲;;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催化剂的改性[A];中国化工学会2008年石油化工学术年会暨北京化工研究院建院50周年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8年

7 曾佑富;晁会霞;闫桂玲;;镍基裂解汽油一段加氢催化剂性能评价[A];第六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南军;李梅;刘晨光;王继锋;;连续重整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烯烃用贵金属催化剂的研究[A];第2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谢冠朱;刘西敬;鲁继青;李小年;罗孟飞;;Au/TiO_2催化巴豆醛选择性加氢[A];第十一届全国青年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7年

10 邓凡锋;;FCC选择性加氢脱硫工艺的改进思路[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5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解小如 张利峗;海科汽油选择性加氢装置投产[N];中国化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李翼;苯酚选择性加氢催化体系的设计及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2 王东;Pt(Pd)-Mo_2N(WN)催化选择性加氢的协同效应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6年

3 张铭;乙炔选择性加氢的分子模拟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4 陆海孟;长链正构双烯与乙炔选择性加氢负载型纳米钯金属催化剂的研究[D];南京大学;2015年

5 南军;重整汽油选择性加氢Pd基催化剂的制备、表征与加氢性能[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6 付庆涛;磁性催化剂与磁稳定床中苯选择性加氢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7 孙昱;氯代硝基苯选择性加氢制备氯代苯胺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8 谢冠群;铈基氧化物负载Au与Pt催化巴豆醛选择性加氢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9年

9 高爽;过渡金属及贵金属催化剂上多相选择加氢反应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泽钦;BN负载贵金属催化肉桂醛选择性加氢反应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6年

2 江和展;新型氮杂碳材料的制备及其在选择性加氢反应中的应用研究[D];湖北大学;2016年

3 邹容;苯酚及苯选择加氢反应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6年

4 郭启迪;改性骨架镍催化羰基取代硝基苯选择性加氢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5 肖威茂;苯酚选择性加氢过程的研究[D];湘潭大学;2015年

6 李玲;四氢法呢基丙酮选择性加氢制备饱和酮负载型钯催化剂的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7 谢顺吉;苯选择性加氢制环己烯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8 姜锋;改性骨架镍催化萘、芘、菲选择性加氢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9 孙翠枝;乙醇—水溶剂体系中负载铂催化剂上肉桂醛选择性加氢性能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10 温广明;全馏分FCC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催化剂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6532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6532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252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