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刺激响应的有机小分子凝胶和功能配合物
本文关键词:多重刺激响应的有机小分子凝胶和功能配合物
更多相关文章: 刺激响应行为 有机凝胶 功能配合物 自旋转变
【摘要】:本文通过有机小分子凝胶和功能配合物研究了多重刺激材料的刺激响应行为。首先,我们合成了作为低分子量凝胶剂的带有多肽基团的一系列手性芳酰胺化合物。机理研究表明肽基团间的互补氢键为有机凝胶形成的主要动力。这种新型的有机凝胶在施加刺激:(1)热,(2)pH,(3)对映体纯度和(4)氟离子会表现出多重刺激响应行为。对映体纯度为一个新的外部刺激表现出敏感的刺激响应;仅需0.02当量的对映体就可以使凝胶聚集体完全分解。它们在手性传感器、识别和分离方面的应用潜力将使其成为良好的智能材料。其次,我们报道了一种单核自旋交叉络合物[FeⅡL2][ClO4]2 (L=2,6-双-{4,4-二甲基-4,5-二氢恶唑-2-基}吡啶)的研究。该化合物在接近170 K时发生了结构相变,并伴有突然的自旋转变过程。有趣的是,通过热、光、压力和溶剂的调节,它呈现出一种多重诱导自旋交叉行为。
【关键词】:刺激响应行为 有机凝胶 功能配合物 自旋转变
【学位授予单位】:合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O648.17;O641.4
【目录】:
- 致谢7-8
- 摘要8-9
- abstract9-15
- 第一章 绪论15-22
- 1.1 多重刺激响应材料15-16
- 1.1.1 刺激响应材料简介15
- 1.1.2 刺激响应材料分类与应用15-16
- 1.2 低分子量凝胶(LMWGs)16-17
- 1.2.1 凝胶的简介16
- 1.2.2 低分子量凝胶发展与应用16-17
- 1.3 自旋交叉配合物17-19
- 1.4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19-20
- 参考文献20-22
- 第二章 多重刺激响应的手性有机凝胶的研究22-53
- 2.1 引言22-23
- 2.2 实验部分23-29
- 2.2.1 实验试剂及仪器23-24
- 2.2.2 单体的设计24
- 2.2.3 单体的合成24-27
- 2.2.4 凝胶相关测试27-29
- 2.3 结果与讨论29-41
- 2.3.1 凝胶行为研究29-31
- 2.3.2 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实验研究31-34
- 2.3.3 形态学研究34-35
- 2.3.4 多重刺激响应特性35-41
- 2.4 结论41-42
- 其他表征数据42-48
- 参考文献48-53
- 第三章 多重诱导的单核Fe(Ⅱ)自旋交叉配合物53-68
- 3.1 前言53-54
- 3.2 实验部分54-56
- 3.2.1 单体的合成54-55
- 3.2.2 晶体合成步骤55
- 3.2.3 物理测量实验55-56
- 3.3 结果与讨论56-64
- 3.3.1 1a和1b的晶体结构56-59
- 3.3.2 差示扫描量热法的研究59-60
- 3.3.3 穆斯堡尔谱研究60-61
- 3.3.4 磁性质研究61-64
- 3.4 小结64-65
- 参考文献65-68
- 第四章 全文总结68-69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6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金荣;巨勇;;基于天然产物骨架的有机凝胶[J];有机化学;2013年03期
2 马杰;李德禄;祝颖;林芮竹;熊莉;;小分子有机凝胶研究方法[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年35期
3 朱丽雯;孙培冬;;脂肪酰谷氨酸与小分子有机凝胶[J];化学通报;2007年03期
4 ;外围间苯二甲酸二甲酯功能化的聚苯醚型树状分子:一类新型高效的有机凝胶因子[J];有机化学;2009年08期
5 周义锋;;环境响应的智能小分子有机凝胶材料[J];化学进展;2011年01期
6 黎坚,崔文瑾,王理,杨亚江;可聚合凝胶因子的合成及其有机凝胶热力学研究[J];有机化学;2002年09期
7 郑佳;崔家喜;宛新华;;一种蒽醌酰亚胺小分子有机凝胶因子的合成与表征[J];中国科技论文在线;2010年03期
8 侯仲轲,陈立功,薛福华,宋健;有机低分子凝胶因子[J];化学通报;2005年09期
9 张圣祖;付新建;王宏;杨亚江;;胆固醇分子印迹的聚合有机凝胶及其吸附性能研究[J];高分子学报;2009年03期
10 张圣祖;郑敏;邓帆;谢琦;马笑;;胆固醇分子印迹聚合有机凝胶的制备及其选择性吸附研究[J];高分子学报;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岳秀;陈晓;;12-羟基硬脂酸构建有机凝胶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二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黄亚群;曾广鹏;刘秀兰;洪昕林;张高勇;;多元醇有机凝胶体系中纳米锡颗粒的合成[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胶体与界面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3 冯宇;何艳梅;范青华;;外围间苯二甲酸二甲酯功能化的聚苯醚型树状分子:一类新型高效的有机凝胶因子[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6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4 张建勇;黄晶;陈树彬;相升林;苏成勇;;金属-有机凝胶的设计与合成[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6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5 冯宇;何艳梅;范青华;;一类新型树状分子有机凝胶因子的发现及凝胶性能研究[A];2012年两岸三地高分子液晶态与超分子有序结构学术研讨会(暨第十二届全国高分子液晶态与超分子有序结构学术论文报告)会议论文集[C];2012年
6 刘佳伟;陈传峰;;基于酰肼单元的多响应有机凝胶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6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7 白炳莲;马杰;魏振华;王海涛;李敏;;基于硝基苯甲酰肼基团有机凝胶的氟离子比色传感性能研究[A];2014年两岸三地高分子液晶态与超分子有序结构学术研讨会摘要集[C];2014年
8 黄亚群;刘秀兰;郑蔚然;廖凤麟;洪昕林;曾适之;张高勇;;醇类介质中烷基伯胺有机凝胶与囊泡多面体等自组装结构表征与调控[A];中国化学会第十二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俞炜;刘思俊;周持兴;;有机凝胶中的溶剂效应与粘弹性质[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14分会:流变学[C];2014年
10 周义锋;易涛;黄春辉;;含偶氮基的邻菲Up啉配体及其配合物的有机凝胶的合成和性质表征[A];中国化学会全国第十三届大环化学暨第五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杨新春;荧光可控的π-共轭有机凝胶体系的构筑[D];吉林大学;2010年
2 陈国军;具有聚集诱导荧光增强的小分子有机凝胶的构筑及其光学性质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3 刘佳伟;基于酰肼和蒽醌的多响应小分子有机凝胶体系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4 雷东升;膨润土有机凝胶的制备与特性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5 赵文静;基于环糊精新型超分子有机凝胶和功能分子的设计、合成与性质[D];山东大学;2013年
6 徐德芳;具有荧光传感能力的π-共轭小分子有机凝胶的构筑[D];吉林大学;2012年
7 陈鹏;光敏感小分子有机凝胶剂的合成、组装与性质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艳丽;吡罗昔康有机凝胶的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8年
2 代岩峰;基于哒嗪并四硫富瓦烯有机凝胶因子的合成及其凝胶性质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3 孙斌;离子响应型智能超分子有机凝胶的设计合成及性能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4 朱建升;葵花蜡的精制及其在有机凝胶油中的应用[D];河南工业大学;2016年
5 魏振华;联酰胺衍生物凝胶性以及氟离子比色传感的结构可调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6 姬楠;蒽基酰腙衍生物有机凝胶的光响应和力诱导荧光变色性质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7 王鲁焕;以金属—有机凝胶为模板制备多孔碳材料及吸附性能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8 隋剑飞;Fe~(3+)诱导的金属有机凝胶的构建及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9 袁圆;自愈合有机凝胶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10 陈文晶;亚氨基二乙酸衍生物及其金属有机凝胶的制备和性能研究[D];扬州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7077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7077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