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序介孔碳负载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合成及电催化性能研究
本文关键词:有序介孔碳负载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合成及电催化性能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燃料电池 水热合成 有序介孔碳 过渡金属氧化物 氧气还原 氧气析出
【摘要】:过渡金属氧化物价格低廉,制备简单,来源广泛,是燃料电池中阴极催化剂的重要研究对象,具有电催化氧还原和析氧催化活性。本论文首先以有序介孔二氧化硅(SBA-15)为模板,采用纳米浇注的方法合成有序介孔碳(MC)。以有序介孔碳为载体,采用水热合成的方法,合成有序介孔碳与过渡金属氧化物(单元、双元、三元)的纳米复合物,并研究其氧气还原(ORR)或氧气析出(OER)电催化性能。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表面活性剂,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有序介孔碳与过渡双金属氧化物CoFe2O4(CFO)的纳米复合物,并研究不同热处理温度对其催化性能的影响。经过不同温度热处理后,400℃下热处理的样品(CFO/MC-400)的样品表现出最好的电催化ORR性能,显著优于CFO和MC,同时,CFO/MC-400也表现出优异的电催化OER特性。进一步分析表明:CFO/MC-400纳米复合物的比表面积高达150 m2 g1, CFO纳米颗粒在MC上均匀分布,且MC原有的有序介孔结构未遭破坏。同时,CFO/MC-400纳米复合物在ORR和OER催化过程中都表现出很高的稳定性,并优于商用Pt/Co CFO/MC-400纳米复合物的优异双功能催化活性,主要得益于纳米复合物的有序介孔结构,以及CFO与MC之间的强烈耦合作用。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NixCo1-xFe2O4纳米颗粒与MC的纳米复合物,在400℃下对纳米复合物进行热处理,研究不同镍钴比例对纳米复合物电催化ORR性能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随着Ni元素的含量逐渐降低,NixCo1-xFe2O4纳米复合物的ORR催化活性不断提高,CoFe2O4/MC表现出最好的催化活性以及最高的稳定性。当纳米复合中存在Ni元素时,纳米颗粒在MC上呈团聚现象,团聚的纳米颗粒会覆盖范围活性位点,从而降低纳米复合的催化活性。同时,团聚的纳米颗粒在ORR催化过程中容易从MC上脱落,降低纳米复合物的催化稳定性。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表面活性剂,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MC与过渡单金属氧化物CoO的纳米复合物,研究表面活性剂PVP不同添加量对其氧气还原催化性能的影响。以PVP作为表面活性剂,CoO纳米颗粒在MC上均匀分布。当表面活性剂PVP添加量为1.5 g时,所制备的CoO/MC-1.5纳米复合物的比表面积高达290.5 m2 g-1,使得更多的催化活性位点暴露在表面,从而有助于提高其催化活性。CoO/MC-1.5纳米复合物在ORR反应过程中表现出较正的起始电位以及较高的极限电流密度,其催化过程是一个直接4电子转移途径。除此之外,CoO/MC-1.5纳米复合物在ORR过程中也表现出较高的稳定性。
【关键词】:燃料电池 水热合成 有序介孔碳 过渡金属氧化物 氧气还原 氧气析出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O643.36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23
- 1.1 燃料电池的简介9-14
- 1.1.1 燃料电池的分类及工作原理9-11
- 1.1.2 燃料电池的特点11-12
- 1.1.3 燃料电池的研究进展与面临的问题12-14
- 1.2 燃料电池阴极催化剂的研究现状14-21
- 1.2.1 催化原理14-15
- 1.2.2 氧气还原与氧气析出催化反应15-16
- 1.2.3 燃料电池阴极催化剂的分类16-18
- 1.2.4 燃料电池阴极催化剂载体的分类18-21
- 1.3 选题意义与研究内容21-23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仪器、测试方法及原理23-29
- 2.1 实验材料23-24
- 2.2 材料表征24-25
- 2.2.1 X射线衍射分析24
- 2.2.2 热重分析24-25
- 2.2.3 形貌结构分析25
- 2.2.4 氮气吸脱附测试25
- 2.3 电催化性能测试25-29
- 2.3.1 工作电极的制备26
- 2.3.2 电极的组装26
- 2.3.3 氧气还原催化性能测试(ORR)26-27
- 2.3.4 氧气析出催化性能测试(OER)27-29
- 第三章 CoFe_2O_4/有序介孔碳纳米复合催化剂的合成及双功能催化性能研究29-45
- 3.1 引言29
- 3.2 有序介孔碳的合成29-30
- 3.3 CoFe_2O_4/有序介孔碳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30
- 3.4 CoFe_2O_4/有序介孔碳纳米复合材料的表征30-37
- 3.4.1 材料的物相分析30-32
- 3.4.2 材料的形貌分析32-34
- 3.4.3 XPS测试34-35
- 3.4.4 氮气吸脱附测试35-37
- 3.5 CoFe_2O_4/有序介孔碳纳米复合材料的催化性能37-44
- 3.6 本章小结44-45
- 第四章 Ni_xCo_(1-x)Fe_2O_4/有序介孔碳纳米复合催化剂的合成及氧还原催化性能研究45-59
- 4.1 引言45
- 4.2 Ni_xCo_(1-x)Fe_2O_4/有序介孔碳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45-46
- 4.3 Ni_xCo_(1-x)Fe_2O_4/有序介孔碳纳米复合材料的表征46-52
- 4.3.1 材料的物相分析46-47
- 4.3.2 材料的形貌分析47-48
- 4.3.3 XPS测试48-50
- 4.3.4 氮气吸脱附测试50-52
- 4.4 Ni_xCo_(1-x)Fe_2O_4/有序介孔碳纳米复合材料的催化性能52-58
- 4.5 本章小结58-59
- 第五章 CoO/有序介孔碳纳米复合催化剂的合成及氧还原催化性能研究59-71
- 5.1 引言59
- 5.2 CoO/有序介孔碳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59-60
- 5.3 CoO/有序介孔碳纳米复合材料的表征60-64
- 5.3.1 材料的物相分析60
- 5.3.2 材料的形貌分析60-61
- 5.3.3 XPS测试61-63
- 5.3.4 氮气吸脱附测试63-64
- 5.4 CoO/有序介孔碳纳米复合材料的氧气还原催化性能64-69
- 5.5 本章小结69-71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71-73
- 6.1 结论71-72
- 6.2 展望72-73
- 参考文献73-86
- 附录86-88
- 致谢88-8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磊;谢书胜;邹佩良;史谨燕;姜磊;;用于基因转运和治疗的多功能纳米复合物的制备及应用[J];辽宁化工;2010年06期
2 李伟;朱红;;有机硅-无机硅纳米复合物的制备及结构表征[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3 王伟;王玉;郑枫;徐苏颖;丁杨;周建平;;尿刊酸修饰壳聚糖载基因纳米复合物的制备及体外性质[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4 李小芳;冯小强;杨声;;壳聚糖/银纳米复合物的制备及表征(英文)[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13年05期
5 陈义旺,聂华荣,谌烈,康燕镗;接枝聚合制备具有超低介电常数聚酰亚胺纳米复合物材料[J];高分子学报;2005年06期
6 赵金良;王振洋;张立德;;纳米微粒母料—有机硅/无机硅纳米复合物[J];化工新型材料;2006年01期
7 蔡积庆;;高性能嵌入电容元件用的最佳环氧-钛酸钡纳米复合物[J];印制电路信息;2008年06期
8 周学懋;陈晓萌;吴学邦;水嘉鹏;朱震刚;;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镓纳米复合物的动力学弛豫行为[J];物理学报;2011年03期
9 武志富;沈玉华;谢安建;黄方志;;Bi_2O_3/Al_2O_3纳米复合物的声化学合成及其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J];无机化学学报;2011年05期
10 何丽红;林婷婷;凌艺辉;吴焕杰;吕秋丰;;聚苯胺-木质素纳米复合物的制备及对银离子的吸附还原性能[J];高分子学报;201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祁宁;王元为;王丹丹;陈志权;;Co_3O_4/ZnO纳米复合物微结构的正电子湮没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核物理大会暨第十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吴丽艳;郭志华;滕利荣;高波;;羟基磷灰石/药物纳米复合物的制备研究[A];吉林省第六届生命科学大型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8年
3 陈谱;曹菲菲;张俐娜;;大豆蛋白/氢氧化铝纳米复合物的结构与性能[A];200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王晓亮;顾强;孙平川;H H Winter;薛奇;;固体核磁共振双量子氢谱对聚丁二烯/粘土纳米复合物中链动力学的研究[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郑田;卢晓峰;边秀杰;张城城;王策;;CNT/PPy/K_xMnO_2三元纳米复合物的制备及电催化性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4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6 武海青;何光裕;陈海群;孙小强;汪信;;多价态银-还原氧化石墨烯纳米复合物的光合成及其抗菌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5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7 叶春雪;杨荣杰;仪德启;;聚磷酸铵/钙基蒙脱土纳米复合物的结构与性质[A];2012年中国阻燃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8 周辉辉;李娟;刘又年;;自组装法制备茶多酚-明胶-葡聚糖纳米复合物[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9 李辉;吴思多;吴锦荣;黄光速;;石墨烯/聚苯乙烯纳米复合物的导电性研究[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10 仇士龙;袁钻如;潘磊;王玉婷;谢鸿峰;程昒时;;氧化石墨/环氧树脂纳米复合物的固化行为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五届全国化学热力学和热分析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真真;智能响应性纳米载体的基因输送与肿瘤治疗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2 刘莉;含c(RGDfk)环肽的自组装纳米复合物RPM/siRNA在肿瘤靶向治疗中的应用[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3 罗庆平;Al/Fe_2O_3-RDX纳米复合物的反应特性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4 陈美玲;石墨烯纳米复合物的制备及其在生物成像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大学;2013年
5 刘媛媛;基于普鲁兰多糖的纳米药物递送系统靶向抗肝癌作用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5年
6 龙杰;新型磁性纳米复合物的制备及其在普鲁兰酶固定化方面的应用研究[D];江南大学;2016年
7 李雪;含咪唑阳离子功能化聚合物及其纳米复合物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8 刘伟禄;新型纳米复合物的制备及在电化学分析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13年
9 司华艳;应用表面功能化的纳米颗粒制备新型纳米复合物的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10 杨传孝;核/壳量子点纳米复合物的制备及其可视化荧光识别研究[D];华侨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黎青勇;纤维素基纳米稀土发光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发光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余波杰;可共载化疗药物和基因以协同增强其抗肿瘤功效的叶酸修饰两亲性壳聚糖纳米载体[D];复旦大学;2014年
3 张御妹;基于类水滑石的纳米复合物及其在双功能氧电极中的催化应用[D];青岛科技大学;2016年
4 赵明;仿生光电纳米传感界面的构建与应用[D];安徽理工大学;2016年
5 王小娟;壳聚糖@Ni-Ti-LDHs复合物的制备及其药物控释性能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6年
6 常娟娟;Fe_3O_4磁性纳米复合物的制备及载药性能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6年
7 胡俊杰;磷酸银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D];安徽大学;2016年
8 杨军;基于石墨烯的三元纳米复合物的制备及性能[D];福州大学;2014年
9 罗佳佳;聚吡咯—木质素纳米复合物的制备及性能[D];福州大学;2014年
10 王奔;纤维素衍生物/铕(Ⅲ)纳米复合物合成及其在纸张和油墨中的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7636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763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