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位功能离子液体的合成及在ATRP反应中的应用
本文关键词:配位功能离子液体的合成及在ATRP反应中的应用
更多相关文章: 配体 离子液体 ATRP 催化剂 氧化还原电位
【摘要】:离子液体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绿色溶剂受到科学界的广泛关注,离子液体中的ATRP反应综合了绿色反应体系和活性聚合的特点,但反应体系中仍通过有机配体与过渡金属催化剂配位催化反应,有机配体不仅易造成污染,而且与离子液体兼容性差,与反应产物不易分离。本研究针对离子液体溶剂中ATRP反应体系,合成了一系列新型的含N配体的功能化离子液体替代有机配体,配合过渡金属化合物催化离子液体中的ATRP反应,克服有机配体的不足。根据离子液体的可设性,采用N-烷基化方法将具有配位性能的胺类小分子(乙二胺、N,N-二甲基乙二胺、二乙烯三胺)引入到咪唑阳离子上,合成了三种配体离子液体。通过FT-IR、1H NMR和MS等测试手段,对合成的功能化离子液体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其物理性质进行了分析研究。当阴离子为Cl-时,配体离子液体对极性溶剂具有良好的溶解性能;配体离子液体的粘度随阳离子烷基数目的增多而变大。研究了反应工艺对离子液体合成的影响,结果发现采用微波反应器加热,反应时间短,产物收率高。当反应温度75℃、反应功率320 W、反应时间3 h,配位离子液体的收率高达90%以上。通过循环伏安法系统考察了配位离子液体对催化剂CuBr的配位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合成的配位离子液体氯化1-{2-[双(2-氨基乙基)氨基]乙基}-3-甲基咪唑([N_3MIM]Cl)和CuBr形成的配合物具有更低的氧化还原电势(E1/2=-0.511V)。对配体离子液体和催化剂的配位机理进行了初步分析,分别研究了离子液体配位络合物和有机配位络合物在离子液体溶剂中的溶解机理。分析表明三齿配位离子液体[N_3MIM]Cl可以提供三个氮原子与催化剂中的铜离子配位,形成稳定的立体空间结构,该配合物可以与离子液体溶剂形成均相体系,增大了催化剂的溶解度,从而提高了金属催化剂在体系的催化活性。以离子液体[AMIM]Cl为反应溶剂,将配体离子液体[N_3MIM]Cl与CuBr配位形成催化体系,催化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反应。当MMA/2-EBiB/CuBr/[N_3MIM]Cl摩尔比为100:3:1:4,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150 min时,单体MMA转化率高达78.5%,分子量分布较窄(Mw/Mn=1.21),通过对该反应体系进行动力学研究发现,ATRP反应聚合过程符合一级聚合反应特点,具有明显的可控性能。
【关键词】:配体 离子液体 ATRP 催化剂 氧化还原电位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O645.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绪论9-19
- 1.1 课题背景9
- 1.2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的概述9-11
- 1.2.1 ATRP的基本原理10-11
- 1.2.2 ATRP的催化体系11
- 1.3 离子液体11-15
- 1.3.1 离子液体的概述11-13
- 1.3.2 离子液体的合成方法13-14
- 1.3.3 离子液体的物理性质14-15
- 1.4 离子液体在ATRP反应中的研究与应用15-16
- 1.5 其它配位功能离子液体的合成及应用16
- 1.6 本论文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16-19
- 1.6.1 研究意义16-17
- 1.6.2 研究内容17-19
- 第2章 配位功能化离子液体的合成19-33
- 2.1 实验药品和仪器19-20
- 2.1.1 实验药品19
- 2.1.2 实验仪器19-20
- 2.2 配位功能化离子液体的合成20-21
- 2.2.1 配位离子液体合成的工艺路线20-21
- 2.2.2 配位离子液体的合成的步骤21
- 2.3 主要检测和表征方法21-22
- 2.4 结果与讨论22-30
- 2.4.1 离子液体加热方式的研究22-23
- 2.4.2 配体离子液体合成工艺条件的探讨23-26
- 2.4.3 功能化离子液体的FT-IR分析26-27
- 2.4.4 功能化离子液体的 1HNMR分析27-28
- 2.4.5 功能化离子液体的MS分析28-29
- 2.4.6 配位功能离子液体与常用溶剂的互溶性29
- 2.4.7 配位功能离子液体的粘度29-30
- 2.5 本章小结30-33
- 第3章 离子液体配体与过渡金属催化剂的配位性研究33-41
- 3.1 实验药品和仪器33-34
- 3.1.1 实验仪器33-34
- 3.1.2 实验药品34
- 3.2 配位络合物氧化还原电位的测定步骤34
- 3.3 配位络合物在离子液体溶剂中的溶解步骤34-35
- 3.4 主要表征及表征方法35
- 3.5 结果与讨论35-39
- 3.5.1 催化体系L/CuBr的循环伏安表征35-37
- 3.5.2 配位离子液体和催化剂配位机理的初探37-38
- 3.5.3 配位络合物在离子液体溶剂中的溶解性研究38-39
- 3.6 本章小结39-41
- 第4章 配体离子液体中采用ATRP法合成PMMA41-51
- 4.1 实验药品和仪器41-42
- 4.1.1 实验仪器41
- 4.1.2 实验药品41-42
- 4.2 配体离子液体中PMMA的合成步骤42
- 4.3 主要检测及表征方法42-43
- 4.4 结果与讨论43-49
- 4.4.1 反应溶剂的选择43-44
- 4.4.2 配位离子液体种类对ATRP反应的影响44-45
- 4.4.3 离子液体配体用量对ATRP反应的影响45-46
- 4.4.4 单体用量对ATRP反应的影响46
- 4.4.5 温度对ATRP反应的影响46-47
- 4.4.6 离子液体配体中ATRP合成PMMA的动力学研究47-49
- 4.5 本章小结49-51
- 结论51-53
- 参考文献53-59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59-61
- 致谢61-63
- 个人简历6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华曼,陈明清,刘晓亚,杨成;ATRP法制备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的研究[J];高分子学报;2004年05期
2 刘春华;范保林;刘榛;;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在二氧化硅表面接枝中的应用[J];高分子通报;2009年04期
3 南江琨;刘郁杨;钟瑶冰;;ATRP法制备水凝胶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11年05期
4 岳玲,张晓宏,吴世康;一种在ATRP反应体系中常用引发组分——1-溴乙基苯的荧光光谱研究[J];高分子学报;2005年01期
5 苏辉辉;肖舒;戴林;何静;;ATRP法合成甲基丙烯酸羟丙酯[J];化学试剂;2012年09期
6 刘军东;刘郁杨;蔡勇;王海波;;ATRP与其他反应技术联用合成聚合物分子刷的研究进展[J];应用化工;2013年02期
7 李洋;李海英;迟继波;雷良才;;功能性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嵌段聚合物ATRP合成[J];应用化工;2013年02期
8 黄文艳;龚海丹;杨宏军;潘会立;蒋必彪;;ATRP合成线性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J];塑料工业;2008年10期
9 周冰;刘子利;;氢氧根对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ATRP悬浮共聚的影响[J];高分子通报;2008年06期
10 张磊;王春凤;陈奉娇;杜施鑫;周国伟;;电子转移活化再生催化剂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RGET ATRP)的研究进展[J];化工新型材料;2012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莹;于文志;杨柏;;液相ATRP法直接合成两亲性嵌段共聚物[A];200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吴极文;汤慧;武培怡;;扇形ATRP引发剂3,4,5-三(十二烷氧基)苄溴的合成[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9年
3 门永军;王乐莉;刘正平;;在分子尺度利用ATRP法制备玉米淀粉接枝聚甲基丙烯酸甲酯[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柏良久;张丽芬;程振平;朱秀林;;碱存在下的铁盐催化AGET ATRP反应机理和动力学研究[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张丽芬;程振平;;一种高效的铁盐催化的苯乙烯AGET ATRP[A];苏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汇编(2008-2009)[C];2010年
6 赵剑英;邱雪鹏;高连勋;;通过表面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键合片基的方法[A];第三届全国微全分析系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李洁华;阳煈;谭东升;周立娟;傅强;谭鸿;;聚酯表面ATRP接枝聚乙二醇刷对蛋白吸附影响的研究[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9年
8 高龙成;易毅;潘其维;范星河;陈小芳;宛新华;周其凤;;基于乙烯基对苯二甲酸的单体的ATRP研究[A];200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徐文健;朱秀林;朱健;;侧链、端基含孕烷结构的聚合物的ATRP法合成及其表征[A];200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彭锦雯;;硅表面引发ATRP接枝亲水性聚合物刷的动力学研究[A];2007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红娟;高效LRP体系的构建及大分子精密合成[D];苏州大学;2015年
2 李时伟;基于ATRP法的含氟丙烯酸酯对真丝和棉织物改性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3 周行;过氧化物酶模拟物催化的ATRP及其在功能材料制备中的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4 魏义朋;基于表面活性剂与催化剂配体组合定制技术的ATRP乳液聚合[D];浙江大学;2016年
5 张洪文;ATRP方法合成几种新型功能化聚合物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6 刘啸天;酶促与ATRP方法结合制备新型功能聚合物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7 龚行;ATRP法制备含大垂饰基的螺旋聚甲基丙烯酸酯的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8 廖禄生;采用ATRP合成结构可控的天然橡胶接枝共聚物[D];海南大学;2013年
9 邢铁玲;水介质中丙烯酸酯系单体ATRP法接枝真丝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10 彭锦雯;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在多功能硅(100)表面改性材料制备中的应用[D];复旦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明强;液/液两相催化体系在AIRP过渡金属催化剂分离与回收中的应用[D];苏州大学;2015年
2 杜向阳;基于温敏性离子液体温控相分离催化AGET ATRP体系的构建[D];苏州大学;2015年
3 丁韶兰;高容量离子交换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宁夏大学;2015年
4 庄志良;纤维素基材表面的ARGET ATRP接枝共聚改性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5年
5 刘露;ATRP法制备离子交换膜应用于扩散渗析和电渗析[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6 杜凯迪;离子液体中ATRP法制备MCC-g-PDEAEMA的工艺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5年
7 程浩南;基于ATRP的纤维素纤维织物抗皱整理方法的适应性研究[D];西安工程大学;2015年
8 王倩云;AEO系温控配体在反相乳液丙烯酰胺R-ATRP反应中的研究[D];大连工业大学;2014年
9 潘齐超;可选择性捕获循环肿瘤细胞的三维聚合物软链的初步探索[D];东华大学;2016年
10 刘洁;Ni~(2+/3+)/络合物对水相中ATRP反应控制作用研究[D];大连工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7865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786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