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二硫键连接的两嵌段共聚物的制备新方法
本文关键词:以二硫键连接的两嵌段共聚物的制备新方法
更多相关文章: 二硫键 嵌段聚合物 自组装 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自由基聚合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摘要】:报道了一种制备二硫键连接的两嵌段共聚物的新方法.以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自由基聚合(RAFT)制备聚苯乙烯大分子链转移剂(PS-RAFT),经伯胺还原得到巯基封端的PS(PS-SH).PS-SH与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引发剂2-溴-2-甲基丙酸-2-(2-吡啶基二硫)乙酯发生交换反应,得到含有二硫键的聚苯乙烯大分子ATRP引发剂(PS-S-S-Br).以PS-S-S-Br引发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HEMA)的ATRP聚合反应,合成了由二硫键连接的两嵌段共聚物PS-S-S-PHEMA.将PS-S-S-PHEMA可在甲醇中自组装形成以PS为核,PHEMA为壳的球形聚合物胶束,为制备新型含二硫键聚合物提供了新的合成方法.
【作者单位】: 河北工业大学化工学院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南开大学化学学院;
【关键词】: 二硫键 嵌段聚合物 自组装 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自由基聚合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51473079)资助~~
【分类号】:O631
【正文快照】: 近年来,含有二硫键的聚合物作为基因和药物等的载体在生物化学及医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1~5].二硫键在氧化性的细胞外环境中保持稳定,而在还原性的细胞内环境中容易发生断裂.研究发现,肿瘤细胞中的还原性谷胱甘肽含量比正常血液环境高1000倍以上.因此将二硫键引入药物控释体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江宁,李炜疆;蛋白质二硫键的分布特征[J];无锡轻工大学学报;2002年05期
2 董方霆,杨松成;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中二硫键的测定[J];质谱学报;1998年04期
3 马动;吴丹;郝玉有;储炬;王永红;庄英萍;张嗣良;;二硫键对毕赤酵母表达重组人复合α干扰素的降解与聚合影响[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6期
4 董方霆,邱丰和,廖杰,桑志红,杨松成;用电喷雾质谱法监测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中二硫键的还原过程[J];分析测试学报;1999年03期
5 曹本文;王卫国;李战雄;徐红岩;;选择性氧化形成三对二硫键合成齐考诺肽[J];合成化学;2011年01期
6 张鹏飞,肖顺勇,梁宋平;虎纹捕鸟蛛毒素Ⅴ的二硫键定位分析[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04年06期
7 胡洁;刘娜;李海鹰;刘珠果;戴秋云;;中国南海新α芋螺毒素Mr1.8的合成及二硫键测定[J];生物技术通讯;2012年01期
8 罗明江,罗春霞,吴赣香;Ellman's试剂比色法测定食品中蛋白质的巯基和二硫键[J];郑州粮食学院学报;1986年01期
9 胡朝红,邹承鲁;含有二硫键的蛋白质在6mol/L盐酸胍中变性后不是完全无序的[J];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1992年05期
10 胡朝红,邹承鲁;二硫键完整对蛋白质在盐酸胍中变性时伸展的影响——Fourier红外光谱研究[J];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1992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春喜;贾伟;陈熙;宋兰坤;;单克隆抗体分子中二硫键的快速自动定位分析[A];2012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二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2年
2 黄小毅;王涛;夏传琴;余孝其;;分子内环化合成含二硫键的环五肽[A];大环化学和超分子化学研究进展——中国化学会全国第十二届大环第四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3 罗曼;徐立仁;关怡新;姚善泾;;重组二硫键异构酶的纯化及其协助蛋白质重折叠研究[A];第三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上)[C];2006年
4 刘青业;许小娟;张俐娜;;聚脱氧腺嘌呤核苷酸与香菇β-葡聚糖通过二硫键构建基因转染体系[A];2013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I:生物高分子与天然高分子[C];2013年
5 刘家福;林东海;;大鼠L-PGDS结构和生物学性质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3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6 牛洪斌;覃怀德;王益华;翟虎渠;万建民;;水稻二硫键异构酶基因的克隆和表达[A];全国作物生物技术与诱变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刘家福;郭晨云;高红昌;姚一贺;林东海;;保守的二硫键对大鼠lipocalin型前列腺素D合成酶生物学性质的影响[A];第十五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8年
8 张贵锋;刘永东;苏志国;;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复合干扰素二硫键定位分析[A];第一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下)[C];2004年
9 卞艳;梁晓亮;方楠;唐晓峰;唐兵;沈萍;;二硫键对嗜热蛋白酶WF146稳定性的影响[A];2006中国微生物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10 卞艳;梁晓亮;方楠;唐晓峰;唐兵;沈萍;;二硫键对嗜热蛋白酶WF146稳定性的影响[A];第二届中国青年学者微生物遗传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宋江宁;蛋白质二硫键结构特征与序列关系的生物信息学研究[D];江南大学;2005年
2 周芳芳;分子间卤键和硫键弱相互作用体系的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3 丁霞;嗜热自养甲烷杆菌的分离纯化和二硫键异构酶(MTH1745)的分子结构和功能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4 韦承莎;动态共价键在高分子材料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黎阳;二硫键对胰岛素聚集性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2 解茹;聚乙二醇修饰对蛋白质的脱酰胺与二硫键的影响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0年
3 杨阳;二硫键对蛋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以及用单分子力谱研究蛋白间的相互作用[D];南京大学;2012年
4 宁晓卿;哺乳动物细胞内二硫键研究的新技术[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5 唐倩倩;基于二硫键载药的药物控制释放系统的制备和应用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6 黄寿锟;巯基微球协助含二硫键蛋白质体外复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7 裔东亮;蛋白质跨膜结构与二硫键连接模式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8 仲伟磊;引入新的二硫键对植酸酶结构和功能的影响[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9 王少然;二硫键对菌丝霉素抗菌活性的影响及菌丝霉素聚体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10 王函;大鼠SNAT1中二硫键数量和位置的初探[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8207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820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