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膦烯化合物与炔基分子内环化反应初探
本文关键词:亚膦烯化合物与炔基分子内环化反应初探
【摘要】:亚膦烯金属羰基化合物[RP-M(CO)n](M=Cr,Mo,W,Fe;n=4,5)的前线轨道和单线态卡宾类化合物相似,性质也很相似,人们对其已经有了很多的研究。以往研究表明亚膦烯金属羰基化合物可以与炔烃发生分子间环加成反应,然而把炔基引入分子内,通过控制位点与亚膦烯金属羰基化合物的反应之前从未报道过。因此,我们选择在炔基邻位引入磷杂环戊二烯,进而与乙炔二甲酸二甲酯(DMAD)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相应的7-磷杂降冰片二烯。将合成的7-磷杂降冰片二烯120oC在沸腾的甲苯溶剂中反应,结果表明亚膦烯金属羰基化合物与炔烃发生了分子内的反应,并进攻了联苯基的α位C-H键,分子内关环生成了具有P-H结构的π并磷杂环戊二烯的大共轭体系,获得了比较好的收率。最终化合物可以被分离得到,并且我们对最终产物进行了单晶衍射分析。研究表明该方法为合成大共轭π环并磷杂环戊二烯提供了简便高效的策略。
【关键词】:亚膦烯 炔基 分子内关环 π并磷杂环戊二烯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O621.2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1 前言8-28
- 1.1 有机磷杂环化学简介8-9
- 1.2 亚膦烯9-20
- 1.2.1 亚膦烯简介9-10
- 1.2.2 亚膦烯制备方法10-14
- 1.2.3 亚膦烯金属羰基化合物的性质14-20
- 1.3 π 并磷杂环戊二烯合成方法简介20-24
- 参考文献24-28
- 2 结果与讨论28-41
- 2.1 课题研究背景28
- 2.2 反应路线的选择与设计28-30
- 2.3 初始底物的合成30-31
- 2.4 反应路线验证31-34
- 2.5 反应底物的扩展34-39
- 2.6 小结与展望39-40
- 参考文献40-41
- 3 实验部分41-58
- 3.1 主要仪器41
- 3.2 主要试剂41-43
- 3.3 溶剂的无水无氧处理43
- 3.4 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43-58
- 附录58-92
- 个人简历和文章发表情况92-93
- 致谢9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平;;金属羰基化合物与十八电子规则[J];教材通讯;1986年02期
2 唐敖庆,李前树;过渡金属羰基化合物的结构规则[J];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物学 农学 医学 地学);1988年01期
3 练萍;金属羰基化合物和分子氮配合物的键合差异[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06期
4 刘睦清;金属羰基化合物氧原子转移反应动力学和机理研究的信息与进展(一)[J];上饶师专学报;1998年06期
5 刘振江;金属羰基化合物的结构探讨[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6 史启祯;高忆慈;杨汝栋;;金属羰基化合物的取代反应动力学和机理[J];化学通报;1987年03期
7 杜碧林,储伟,于作龙;甲酸甲酯与三聚甲醛偶联合成乙醇酸甲酯 Ⅱ.硫酸/金属羰基化合物对收率的影响[J];天然气化工;1998年03期
8 刘睦清;金属羰基化合物氧原子转移反应动力学和机理研究的信息与进展(二)[J];上饶师专学报;1999年03期
9 刘睦清;过渡金属羰基化合物的取代反应机理[J];上饶师专学报;1998年03期
10 王建奇,,高忆慈,王尧宇,史启祯;金属羰基化合物的结构对氧原子转移反应速率的影响[J];无机化学学报;199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关威;宋平;颜力楷;刘春光;姚婵;苏忠民;;二阶非线性光学响应的理论研究:在D-π-A模型中六钼酸盐比金属羰基化合物有更优越的供电子能力[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4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2 王军;许振华;赵绪安;;金属羰基化合物[CpFe(CO)_2]_2与金属氧化物表面作用的漫反射和光声红外光谱研究[A];分子光谱学进展(Ⅸ)[C];199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晓燕;亚甲基桥联的吡唑/咪唑及相关反应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卢宗明;亚膦烯化合物与炔基分子内环化反应初探[D];郑州大学;2016年
2 袁海凤;金属羰基复合物中C-O红外频移起因的理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3 李路;过渡金属羰基化合物的理论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4 郭凯明;取代四甲基环戊二烯及苯并富烯与金属羰基化合物的反应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5 刘晓焕;金属羰基化合物与富烯以及五元杂环取代的环戊二烯的反应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田利娟;富烯及噻吩取代的环戊二烯与金属羰基化合物的反应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春娇;Ru_6C(CO)_n(n=15-20)碳化金属羰基化合物的第一性原理计算[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8567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856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