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论文 >

金属卟啉配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光学性质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7 17:29

  本文关键词:金属卟啉配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光学性质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金属卟啉配合物 三重态-三重态湮灭上转换 量子效率


【摘要】:金属卟啉配合物通常具有较强的可见光与近红外光吸收能力、良好的热稳定性与化学稳定性、激发能量低、激发波长可调等许多优点,在光动力学治疗、光电器件、光催化以及三重态-三重态湮灭上转换(TTA-UC)等领域中有极大的潜在应用价值,因此受到了广泛关注。卟啉的共轭中心与金属原子配位,能实现重原子效应最大化,从而提高系间窜越(ISC)效率和吸光能力。卟啉与卟啉配合物能级满足卟啉配体内(1IL)激发态能级略高于卟啉配合物金属到配体的电荷转移(1MLCT)激发态能级,卟啉配体内(3IL)激发态能级略低于卟啉配合物金属到配体的电荷转移(3MLCT)激发态能级,使卟啉配合物获得配体内(3IL)激发态布居,从而获得更长寿命的三重态。具有多个吸收带的金属卟啉配合物对可见光有更高的利用率,对TTA上转换的应用更有利。本论文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可见光吸收能力强、激发波长可调的不同金属中心的卟啉配合物和不同配体结构的锌卟啉配合物。通过研究其光物理性质,将配合物应用到三重态-三重态湮灭上转换(TTA-UC)。其主要内容如下:(1)基于不同金属中心的卟啉配合物TTA上转换研究我们设计、合成了一系列的金属卟啉配合物PdPFPP、PtPFPP、ZnPFPP、CuPFPP、CoPFPP、NiPFPP和P1。通过对比各种金属卟啉配合物光物理性质以及TTA-UC量子效率可知:最大吸收处摩尔吸收系数从NiPFPP的1.3×105 M~(-1)cm~(-1)增加到ZnPFPP的4.0×105 M~(-1)cm~(-1),CuPFPP、CoPFPP和NiPFPP三种配合物不发光,PdPFPP、PtPFPP、ZnPFPP和P1激发态寿命分别为186.97μs、24.99μs、1.53 ns和293.93μs,TTA上转换量子效率分别为29.2%、24.7%、11.4%和35.6%。通过以上对比可知,吸光能力越强和激发态寿命更长,TTA上转换量子效率更高。(2)基于不同配体结构的锌卟啉配合物TTA上转换研究我们设计、合成了不同配体结构的锌卟啉配合物P_2、P_3、P_4和P_5,对比锌配合物的光物理性质与TTA-UC量子效率可知:最大吸收处摩尔吸收系数从ZnPFPP的4.0×105 M~(-1)cm~(-1)增加到P5的16.8×105 M~(-1)cm~(-1),激发态寿命分别为1.53 ns、1.68 ns、1.74 ns、1.70 ns和1.69ns,TTA上转换量子效率分别为11.4%、0%、14.3%、12.1%和17.9%。通过以上对比可知随着锌配合物卟啉中心的增加,配合物吸光能力增强,TTA上转换量子效率也得到提高。
【关键词】:金属卟啉配合物 三重态-三重态湮灭上转换 量子效率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邮电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O641.4
【目录】:
  • 专用术语注释表4-5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论10-26
  • 1.1 前言10
  • 1.2 卟啉化合物的主要合成方法简介10-13
  • 1.2.1 Alder-Longo方法10-11
  • 1.2.2 MacDonald法11
  • 1.2.3 Lindsey法11-12
  • 1.2.4 郭灿城法12-13
  • 1.2.5 固体熔融合成法13
  • 1.3 卟啉及其金属卟啉配合物的应用进展13-20
  • 1.3.1 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13-15
  • 1.3.2 在催化方面的应用15-17
  • 1.3.3 在能源方面的应用17-18
  • 1.3.4 在太阳能电池方面的应用18-20
  • 1.4 TTA上转换的研究20-24
  • 1.4.1 TTA-UC的机理21
  • 1.4.2 TTA-UC的条件21-22
  • 1.4.3 TTA-UC量子效率的测定22
  • 1.4.4 溶液中常见的上转换发光体系22-24
  • 1.5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24-26
  • 1.5.1 敏化剂分子的设计24
  • 1.5.2 基于不同金属中心的卟啉配合物对上转换发光的影响24
  • 1.5.3 基于不同配体结构的锌卟啉配合物对上转换发光的影响24-26
  • 第二章 金属卟啉配合物的合成以及表征26-38
  • 2.1 主要化学药品以及试剂26-28
  • 2.2 基于不同金属中心卟啉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28-34
  • 2.2.1 PFPP的合成及表征28
  • 2.2.2 PdPFPP的合成及表征28-29
  • 2.2.3 PtPFPP的合成及表征29-30
  • 2.2.4 ZnPFPP和CuPFPP的合成及表征30
  • 2.2.5 NiPFPP和CoPFPP的合成及表征30-31
  • 2.2.6 P_1的合成及表征31-34
  • 2.3 基于不同配体结构的锌卟啉配合物的合成和表征34-37
  • 2.3.1 配合物P_2的合成35
  • 2.3.2 配合物P_3的合成35-36
  • 2.3.3 配合物P_4的合成36
  • 2.3.4 配合物P_5的合成36-37
  • 2.4 本章小结37-38
  • 第三章 基于不同金属中心的卟啉配合物TTA-UC性能研究38-52
  • 3.1 测试条件以及研究方法39-41
  • 3.1.1 测试条件39
  • 3.1.2 测试仪器39-40
  • 3.1.3 单线态氧的检测40
  • 3.1.4 TTA-UC量子效率的测定40-41
  • 3.2 结果与讨论41-51
  • 3.2.1 光物理性质41-46
  • 3.2.2 TTA-UC现象的检测46-48
  • 3.2.3 TTA-UC随激发功率的变化光谱48-49
  • 3.2.4 单线态氧的检测49-51
  • 3.3 本章小结51-52
  • 第四章 基于不同配体结构的锌卟啉配合物TTA-UC性能研究52-66
  • 4.1 测试条件及研究方法54-55
  • 4.1.1 测试条件54
  • 4.1.2 测试仪器54
  • 4.1.3 单线态氧的检测54-55
  • 4.1.4 TTA-UC量子效率的测定55
  • 4.2 结果与讨论55-65
  • 4.2.1 光物理性质55-60
  • 4.2.2 TTA-UC现象的检测60-62
  • 4.2.3 TTA-UC随激发功率的变化光谱62-63
  • 4.2.4 单线态氧的检测63-65
  • 4.3 本章小结65-66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66-68
  • 参考文献68-74
  • 附录1 部分化合物的质谱和核磁图74-84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84-85
  •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85-86
  • 附录4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86-87
  • 致谢8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红芬,潘景浩;卟啉及金属卟啉的应用[J];化学教育;2005年04期

2 阎雁,佟珊玲,郭魁,郑国栋,甄开吉,方赤光,常新,李青;金属卟啉催化萘酚过氧化氢氧化(Ⅱ)──制备2-羟基-1,4-萘醌的氧化机理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0年01期

3 何宏山;金属卟啉核酸定位断裂剂的设计及氧化断裂研究[J];化学进展;2001年03期

4 刘玉敏;刘敬雪;;金属卟啉催化氧化萘酚的影响因素[J];化工之友;2001年02期

5 李早英,张悦宁,朱训进,冯清;新型金属卟啉的合成及其仿酶活性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2年05期

6 王磊,朱训进,付世涛,李早英;季铵盐型金属卟啉的合成及其对大肠杆菌生长代谢的抑制作用[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3年07期

7 刘小秦;金属卟啉催化烷烃氧化研究及工业应用进展[J];合成纤维工业;2003年03期

8 徐海,于道永,阙国和,王宗贤;金属卟啉在不同溶剂中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研究[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9 黄冠;刘飞鸽;郭灿城;;高分子多糖载体对四苯基金属卟啉催化性能影响[J];化学学报;2006年07期

10 李臻;景震强;夏春谷;;金属卟啉配合物的催化氧化应用研究进展[J];有机化学;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长相;刘强;王进;王辰;郭灿城;;磁性纳米粒子与金属卟啉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催化性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络合催化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2 姜权;胡海洋;曾海强;宋建新;郭灿城;;金属卟啉催化空气氧化对二甲苯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络合催化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3 王树军;章应辉;阮文娟;罗代兵;朱志昂;;新型手性基团修饰的金属卟啉的合成及性质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6年

4 李新;曾锦萍;梅光泉;刘万云;应惠芳;;不同溶剂中贵金属卟啉配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A];全国第十六届大环化学暨第八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5 周贤太;纪红兵;;金属卟啉模拟酶仿生催化的绿色氧化[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1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6 周红;潘志权;刘波;彭正合;;金属卟啉与小分子有机碱的轴向平衡研究[A];大环化学和超分子化学研究进展——中国化学会全国第十二届大环第四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7 柴志华;景晨;高红军;安英丽;史林启;;聚合物胶束增强金属卟啉光学稳定性的研究[A];2013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F:功能高分子[C];2013年

8 胡海洋;宋建新;姜权;郭灿城;;金属卟啉-醋酸钴催化氧化对甲苯甲酸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络合催化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9 马娟娟;刘霖;邵峰;童志伟;;金属卟啉插层半导体层状材料的制备、结构及应用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5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10 邱文革;白广梅;孟声;;非均相金属卟啉催化剂[A];中国化学会第四届有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慧敏;钆掺杂血卟啉单甲醚室温磷光及氧传感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2 杨秀丽;基于八羧基卟啉的金属卟啉框架材料的设计合成与催化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3 姜权;金属卟啉醋酸钴对空气氧化对二甲苯反应的复合催化作用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4 李艳;金属卟啉选择性催化氧化生物质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5 李勇飞;简单金属卟啉催化分子氧氧化烯烃的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6 单凝;新型氨基酸类卟啉及其配合物的合成与性质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7 颉雨佳;Trans-A_2B_2型金属卟啉仿生催化氧化环己烷的过程研究[D];湘潭大学;2014年

8 王晨;卟啉和金属卟啉的设计合成及其作为光敏化剂敏化TiO_2的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9 马红;烃类亚甲基的催化氧化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7年

10 谢先宇;金属卟啉氧还原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电化学特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培;硫化铅固载四(五氟苯基)金属卟啉催化环己烷氧化性能研究[D];广西大学;2016年

2 江鹏飞;金属卟啉配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光学性质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6年

3 胡耀东;多孔壳聚糖四(p-磺酸钠苯基)金属卟啉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广西大学;2013年

4 欧阳勇;金属卟啉及磁性金属卟啉复合物催化氧化木质素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5 尹碧军;金属卟啉与有机过氧化氢的相互作用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6 杨助力;金属卟啉及其磁性纳米固载复合催化剂的合成、表征与催化空气氧化乙苯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7 沈莉;壳聚糖接枝四(对—羧基苯基)金属卟啉催化性能研究[D];广西大学;2013年

8 杨凯敏;金属卟啉/杂多酸复合物合成研究[D];大连工业大学;2010年

9 张茜;捆扎型非平面金属卟啉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5年

10 曹维凑;金属卟啉催化过氧化氢氧化葡萄糖反应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8707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8707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856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