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工程论文 >

超低水胶比水泥硬化体的早龄期显微结构与强度

发布时间:2018-01-24 08:07

  本文关键词: 毛细吸水 水泥硬化体 微结构 强度 堆积密度 出处:《硅酸盐学报》2017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利用钢制模具制备干粉水泥压实体,再用毛细吸水的方法成型超低水胶比硅酸盐水泥、不同细度矿粉复合硅酸盐水泥压实体样品。利用压汞测孔、背散射电子成像和小角X射线散射技术测试了水泥压实体及其水化硬化体的早龄期结构,分析了超低水胶比水泥硬化体1 d强度性能。结果表明:水泥水化早龄期硬化体内、外层水化产物的堆积密度受水泥水化前颗粒堆积结构的影响,决定水泥早龄期强度的关键因素是硬化体内层水化产物的堆积密度。在含有较多细化堆积毛细孔的细矿粉复合硅酸盐水泥压实体中,水化早龄期硬化体生成最低堆积密度的外层水化产物和最高堆积密度的内层水化产物,抗压强度最高。
[Abstract]:The dry powder cement compacted entity was prepared by steel mould, and then the ultra-low water binder ratio Portland cement was molded by capillary absorption method, and the compacted solid sample of different fineness mineral powder composite Portland cement was prepared. The pore was measured by mercury injection. Back scattering electron imaging and small angle X-ray scattering technique were used to measure the early age structure of cement compacted solid and its hydrated hardening bod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acking density of the outer hydration product is affected by the particle stacking structure before hydration of cement. The key factor to determine the early age strength of cement is the accumulation density of hydration products. The hydration products of the outer layer with the lowest packing density and the inner hydration product of the highest packing density are produced by the early hydration hardening body, and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is the highest.
【作者单位】: 安徽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功能分子固体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安徽分子基材料省级实验室;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9CB623105)资助
【分类号】:TQ172.1
【正文快照】: 对于多组分、多层次复杂结构的水泥基材料,构建结构与性能关系的科学模型艰巨而紧迫。20世纪40年代,Powers等[1 2]提出的水泥浆体胶空比模型是水泥基材料从经验走向科学的典范,指导了水泥基材料低水胶比生产应用。利用高性能减水剂能够获取超低水胶比的水泥基材料[3 4],但高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培铭;刘岩;郭延辉;赵霄龙;郭京育;;混凝土早龄期收缩测试电涡流法的研究[J];建筑材料学报;2006年06期

2 丁沙;水中和;袁新顺;;无损检测法评判早龄期混凝土内部结构特征的研究[J];混凝土;2010年06期

3 谢军;;早龄期混凝土强度和变形特性的试验分析[J];低温建筑技术;2011年06期

4 秦煜;刘来君;支喜兰;张柳煜;;连续变温下早龄期混凝土应变时变规律试验研究[J];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12年02期

5 江晨晖;杨杨;李鹏;王晓栋;马成畅;;水泥砂浆的早龄期热膨胀系数的时变特征[J];硅酸盐学报;2013年05期

6 朱劲松;叶青;王建东;马成畅;;海工混凝土早龄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研究[J];建筑材料学报;2006年02期

7 周立欣;贾文亮;王来红;王立业;;骨料类型对早龄期混凝土常温下力学性能影响研究[J];河南城建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8 纪洪广;卢翔;戴志平;;早龄期荷载及低温作用下的混凝土声发射特征试验研究[J];应用声学;2014年04期

9 宫经伟;周宜红;黄耀英;瞿立新;周绍武;李金河;谌东升;汤国庆;付学奎;;考虑温度历程的早龄期大坝混凝土自生体积变形分离方法现场试验[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12年04期

10 黄瑜;祁锟;张君;;早龄期混凝土内部湿度发展特征[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黄中和;;轻质骨材吸水特性与混凝土收缩性质之关联性探讨[A];轻骨料工业发展及工程应用——第十一届全国轻骨料及轻骨料混凝土学术讨论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轻骨料混凝土产制与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徐仲卿;早龄期混凝土材料与构件力学性能试验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2 刘会勋;二向应力状态下早龄期C20混凝土的破坏准则和本构关系试验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罗昊;限制收缩下早龄期混凝土破坏机理试验与数值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

2 何振伟;持续应力下密封早龄期混凝土力学性能依时发展规律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3 曲蒙;早龄期混凝土损伤断裂的数值分析[D];浙江大学;2006年

4 金臻丽;余震作用对早龄期混凝土强度与损伤影响的试验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1年

5 王梦梦;C40早龄期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6 顾文发;C40商品混凝土早龄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7 曹雄;沸石粉掺合料混凝土配制及其早龄期抗裂性能研究[D];海南大学;2014年

8 姚湘杰;混凝土直拉徐变系统设计及在可控温湿度下的实验验证[D];清华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4595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huagong/14595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439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