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聚丙烯混杂纤维锂渣混凝土早期抗裂性能试验研究
本文关键词: 早期抗裂性能 刀口法 锂渣 聚丙烯纤维 钢纤维 混杂纤维 出处:《混凝土》2017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对4组不同锂渣掺量的C50混凝土进行早期抗裂性能试验和立方体抗压试验,得出锂渣掺量为20%时,单位面积上的总开裂面积最小,早期抗裂性能和28 d抗压强度均优于其他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单掺钢纤维、聚丙烯纤维以及二者复掺进行早期抗裂试验。结果表明:在锂渣掺量20%情况下,混凝土的早期抗裂性能排序为:两者混掺单掺聚丙烯纤维单掺钢纤维不掺纤维。其中,聚丙烯纤维掺量为1.8 kg/m~3的混杂纤维试件24 h内均未出现裂缝。
[Abstract]:C50 concrete of 4 different dosages of lithium slag of the early cracking resistance test and compressive test, the lithium slag is 20% units, the total crack area of the smallest, early cracking resistance and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28 d were better than other experimental groups. On this basis, a single type of steel fiber, polypropylene fiber as well as the two mixed with the early cracking tes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n the lithium slag 20%, early cracking resistance of concrete for sorting: the two Mixed PP fiber single doped fiber with fiber. Among them, the content of polypropylene fiber hybrid fiber 1.8 kg/m~3 specimens within 24 h were not cracks.
【作者单位】: 新疆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4211A00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568064)
【分类号】:TU528.572
【正文快照】: 0引言混凝土的裂缝问题是一项世界性的难题[1]。因工程结构的承载力和耐久性的需要,建筑结构越来越多使用高强混凝土。高强混凝土采取低水灰比、高水泥用量的特点,使其早期自收缩和温度收缩较大,温度收缩出现的时间提早[2-3]。这使高强混凝土的早期开裂问题更应该受到工程人员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陈浩;张广泰;郭锐;令芳;;混杂纤维锂渣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5年36期
2 王艳;赵凯月;宋战平;毕晓静;;钢-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研究进展[J];硅酸盐通报;2015年07期
3 徐礼华;黄乐;韦翠梅;徐浩然;邓方茜;;钢-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柱抗震承载力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4年08期
4 李志军;侍克斌;努尔开力·依孜特罗甫;;锂渣、钢渣高性能混凝土早期抗裂性能试验研究[J];混凝土;2013年02期
5 温勇;宋亚峰;阿不拉·坎杰;秦志勇;;磨细锂渣粉对新拌混凝土性能的影响[J];混凝土;2011年10期
6 张兰芳;;高性能锂渣混凝土的试验研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7年06期
7 徐真剑;祝昌暾;杨杨;曾洪波;;高强混凝土的早期力学性能及其收缩特性[J];混凝土;2005年12期
8 鞠丽艳;混凝土裂缝抑制措施的研究进展[J];混凝土;2002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马丽媛;高强混凝土收缩开裂的研究[D];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2001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时跃;;混凝土变形开裂性能研究[J];四川水泥;2017年08期
2 陈龙辉;;混凝土裂缝成因、预防及处理综述[J];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2017年04期
3 尤志国;付秀艳;周云龙;王鹏;陈相宇;董学超;;自密实混凝土受弯和受剪梁用纤维的对比[J];建筑结构;2017年13期
4 吴福飞;宫经伟;董双快;陈昌礼;赵振华;;不同养护方式对水泥-锂渣浆体水化程度影响[J];水利水运工程学报;2017年03期
5 王骐;张广泰;陈彪汉;崔翔;陈柳灼;李悦;;钢-聚丙烯混杂纤维锂渣混凝土早期抗裂性能试验研究[J];混凝土;2017年06期
6 张志昆;;水利施工中混凝土裂缝防治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年18期
7 牛勇;;水利施工中混凝土裂缝防治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年18期
8 王树峰;;水利施工中混凝土裂缝防治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年17期
9 李燕波;侍克斌;陈志峰;李志军;;高温下高性能混凝土早期抗裂性能试验研究[J];人民黄河;2017年06期
10 丁天庭;李启华;陈树东;;锂渣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及碳化试验研究[J];新型建筑材料;2017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海;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抗冲击性能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6年
2 张坤;高强高性能橡胶混凝土基本性能试验研究[D];沈阳大学;2016年
3 张猜兵;多孔超细粉对超高性能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15年
4 孙江云;高强混凝土早期开裂规律的研究[D];宁夏大学;2015年
5 李朝来;西部温湿度条件下混凝土减缩阻裂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6 刘攀;单掺钢渣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及早期抗裂性能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4年
7 王全磊;隧道二次衬砌混凝土的抗裂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8 岳小强;自密实塑料改性混凝土工作与力学性能试验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9 陈娴;纳米碳纤维高强混凝土抗腐蚀性能试验研究[D];宁夏大学;2014年
10 张莹;氧化镁混凝土收缩膨胀行为及耐久性研究[D];宁夏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广泰;唐巍;;聚丙烯纤维混凝土梁抗剪性能试验研究[J];混凝土;2015年05期
2 张广泰;唐巍;;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试验研究[J];混凝土;2015年02期
3 徐礼华;黄乐;韦翠梅;徐浩然;邓方茜;;钢-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柱抗震承载力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4年08期
4 徐礼华;梅国栋;黄乐;鲁维妙;;钢-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轴心受拉应力-应变关系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4年07期
5 麻海舰;余红发;马好霞;吴雅玲;达波;袁银峰;周鹏;;纤维增强高性能混凝土在醋酸钙镁溶液中的抗腐蚀性[J];硅酸盐通报;2014年04期
6 刘胜兵;徐礼华;;混杂纤维HPC深梁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J];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14年01期
7 郑文忠;李海艳;王英;;高温后混杂纤维RPC单轴受压应力-应变关系[J];建筑材料学报;2013年03期
8 刘胜兵;徐礼华;;混杂纤维高性能混凝土深梁受剪性能[J];土木工程学报;2013年03期
9 刘胜兵;徐礼华;;混杂纤维高性能混凝土强度的计算方法探讨[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2年11期
10 燕兰;邢永明;郝専洪;;混杂纤维增强高性能混凝土(HFHPC)高温力学性能及微观分析[J];混凝土;2012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冲;宁博;;混杂纤维混凝土地铁管片数值模拟研究[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12年10期
2 王荣秋;复合材料中混杂纤维含量的测定及分离[J];玻璃钢/复合材料;1989年06期
3 方和江;李新;;混杂纤维混凝土疲劳试验研究[J];建材世界;2010年06期
4 刘锡礼;混杂纤维缠绕结构分析的网络理论[J];固体力学学报;1982年04期
5 王量;鞠丽艳;胡春花;;混杂纤维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6年04期
6 宁博;欧阳东;易宁;鲁刘磊;易承波;潘攀;吴亭亭;;混杂纤维混凝土在地铁管片中的应用[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11年01期
7 王海超;刘校源;;较高韧性混杂纤维混凝土弯曲抗拉性能试验研究[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11年04期
8 李永鹏;嵇绍华;何锐;陈拴发;;细集料对混杂纤维混凝土性能的影响[J];混凝土;2013年06期
9 夏冬桃;周博儒;刘向坤;杨应平;;低掺量三元混杂纤维混凝土轴拉性能试验[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11期
10 李习波;焦楚杰;高俊岳;王龙;艾武波;;混杂纤维混凝土研究进展[J];低温建筑技术;201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魏明晖;刘逸平;黄小清;汤立群;;混杂纤维混凝土的弯曲疲劳性能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实验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潘炳衡;刘逸平;汤立群;黄小清;;混杂纤维混凝土冲击压缩特性的试验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实验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黄忠;;混杂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A];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及其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鞠艳丽;张雄;;混杂纤维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黄忠;郑芸芳;;混杂纤维混凝土强度性能研究[A];高性能砼与高性能减水剂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张元元;徐礼华;徐浩然;;钢-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强度试验研究[A];第19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10年
7 史文革;田稳苓;王晓伟;张海辉;;混杂纤维混凝土性能的试验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纤维混凝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焦红娟;刘丽君;史小兴;;混杂纤维在喷射混凝土中应用的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纤维混凝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李晗;高丹盈;赵军;;高温后混杂纤维高强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A];第十二届全国纤维混凝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杨礼明;余红发;麻海燕;;高性能混杂纤维增强膨胀混凝土的硫酸镁应力腐蚀[A];全国混凝土新技术、新标准及工程应用——“全国混凝土新技术、新标准及工程应用”学术交流会暨混凝土质量委员会和建筑材料测试技术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梅国栋;钢—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单轴受拉性能与本构关系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2 尤志国;混杂纤维自密实混凝土梁式构件的弯剪性能[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刘胜兵;混杂纤维增强高性能混凝土深梁受剪性能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薛丹丹;钢—聚丙烯混杂纤维再生混凝土梁抗裂性能试验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2 杨龙超;混杂纤维—箍筋受弯构件抗剪性能试验研究[D];华北理工大学;2015年
3 周云龙;混杂纤维替代箍筋梁抗剪性能试验研究[D];华北理工大学;2015年
4 李小龙;混杂纤维/水泥基轻质保温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济南大学;2015年
5 胡星宇;聚乙烯醇、玄武岩混杂纤维混凝土性能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6 李习波;混杂纤维高强混凝土动态损伤本构关系[D];广州大学;2015年
7 朱安标;钢—聚丙烯混杂纤维高强混凝土耐久性试验研究与评价方法分析[D];辽宁工业大学;2016年
8 闫毅;混杂纤维高强混凝土冲击劈裂拉伸试验与仿真[D];广州大学;2015年
9 鲍威;混杂纤维混凝土冻融损伤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6年
10 左祥祥;再生砖骨料混杂纤维混凝土剪切性能[D];郑州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4714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huagong/1471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