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K7光学玻璃超声振动磨削脆塑性转变及加工质量研究
本文关键词: 光学玻璃 超声振动 磨削加工 材料去除 脆塑转变 出处:《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光学玻璃材料凭借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在光学仪器、新能源、生物医疗和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加工表面和亚表面质量将直接影响光学零件的透光性和折射率等性能。由于光学玻璃材料自身所具有的高脆性和低断裂韧性等特点,在磨削加工过程中极易引入裂纹甚至产生脆性断裂等缺陷。为保证实际应用对光学玻璃零件的高质量、低损伤的技术要求,光学玻璃零件的制造工艺过程一般包括精密磨削、超精密研磨和抛光等。提高磨削加工质量、减小已加工表面粗糙度和亚表面损伤程度,有助于减少后续超精密研磨和抛光工序的加工时间、提高整个制造工艺链的效率。超声振动辅助磨削加工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加工过程中磨具的运动学特性,在改善加工质量方面具有潜在的技术优势,但目前关于光学玻璃材料超声振动辅助磨削加工中材料去除及表面和亚表面质量方面的研究还不完善。开展超声振动作用对光学玻璃超声振动辅助磨削材料去除过程及加工质量影响的研究,对实现光学玻璃低损伤超声振动精密磨削加工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际应用价值。材料的去除模式直接影响光学玻璃的加工质量。由于高频振动的引入,使得超声振动辅助磨削加工的材料去除机制有别于普通磨削加工。为研究超声振动效应对光学玻璃磨削加工中材料去除和加工质量的影响,本文进行了BK7光学玻璃单颗磨粒金刚石变切深刻划实验,分析了超声振动对光学玻璃材料裂纹扩展及粉末化去除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超声振动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裂纹扩展程度及粉末化去除现象;不同加工方式下临界切削深度的实验结果表明,超声振动有助于减小切削力进而提高临界切削深度。在此基础上,通过维氏压痕实验,计算获得了BK7光学玻璃的断裂韧性。基于塑性去除模式和脆性去除模式的切削比能随切削深度变化的计算分析,建立了BK7光学玻璃脆-塑性转变临界切削深度的预测模型,并进行了相关实验验证,为后续加工表面质量及亚表面裂纹损伤的研究与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加工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因素及影响规律的研究是实现高表面质量加工的基础。本文进行了BK7光学玻璃材料超声振动磨削加工实验,研究了超声振动磨削已加工表面典型形貌特征及其形成机制,分析了工艺参数对BK7光学玻璃超声振动磨削表面形貌特征构成的影响程度。基于工艺参数对加工表面形貌特征的影响分析,确定了表面粗糙度的预测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磨削实验获得了表面粗糙度预测建模所需的基础实验数据,采用高斯过程回归方法建立了加工表面粗糙度的预测模型,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该预测模型的有效性,为后续工艺参数的优选提供了基础。加工过程中引入的亚表面裂纹损伤直接影响光学玻璃零件的使用性能。本文进行了BK7光学玻璃超声振动磨削加工亚表面损伤实验,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光学玻璃加工亚表面裂纹微观形貌进行了检测,分析了磨粒形状和尺寸的随机性与中位裂纹扩展方向的不确定性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弧线形亚表面裂纹的形成和亚表面裂纹发生折线偏转的原因。通过超声振动磨削亚表面裂纹损伤实验,研究了超声振动参数和加工参数对亚表面裂纹损伤最大深度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亚表面裂纹损伤最大深度的预测模型,并通过亚表面裂纹损伤最大深度的实测结果与预测结果的对比分析,验证了所建立的亚表面裂纹损伤最大深度预测模型的有效性,为探索减免亚表面损伤的技术措施及后续的工艺参数优选提供了依据。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计算获得了不同砂轮参数和工艺参数对光学玻璃超声振动精密磨削加工材料去除率的影响规律。以表面粗糙度和亚表面裂纹损伤最大深度为约束条件、材料去除率为优化目标,以加工工艺参数作为决策变量,采用多目标非支配遗传算法进行了工艺参数优化,获得了BK7光学玻璃超声振动精密磨削加工时优化的砂轮参数和加工参数,并通过磨削实验验证了工艺参数优化方法的有效性。研究结果为实现光学玻璃材料的高效低损伤超声振动精密磨削加工工艺参数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Q171.6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齐海群;单小彪;谢涛;;正交复合超声振动拉丝[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2 郑德友;孔凡霞;;超声振动扩孔纠偏研究[J];制造技术与机床;2013年03期
3 马世佩;;利用超声振动改善冷却液效率[J];航空工艺技术;1983年04期
4 黄文郁;朱炳森;;用超声波清洗机改装超声振动车削装置[J];机械开发;1984年04期
5 В·С·Лершun;刘作寰;;在拨管过程中应用超声振动[J];鞍山钢铁学院学报;1984年03期
6 张日升;;超声振动冲削[J];新技术新工艺;1984年06期
7 赵继;王立江;;超声振动车削表面的波谱分析[J];电加工;1986年04期
8 焦光明;汤铭权;;超声振动车削快速落刀装置的研制[J];电加工;1991年03期
9 张建中,于超,申奎东;超声振动扩孔的试验研究[J];电加工与模具;2000年06期
10 曾忠;微孔的超声振动钻削技术与工艺效果[J];机械工程师;200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继;王立江;;超声振动车削表面的波谱分析[A];第五届全国电加工学术年会论文集(特种加工篇与综合性论文篇)[C];1986年
2 招展;刘冠民;朱树新;;超声振动滚压45~#钢正交试验[A];第八届全国电加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3 祝锡晶;叙鸿均;;新型功率超声振动珩磨装置的研制[A];2005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杨继先;;陶瓷深孔加工的新方法——超声振动磨削[A];陕西省电加工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5 杨继先;杨素梅;张永宏;;超声振动车削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A];中国电子学会生产技术分会电加工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6 杨继先;杨素梅;张永宏;;超声振动车削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A];陕西省机械工程学会电加工分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7 陶国灿;王涛;邢栋梁;张建华;;超声振动辅助铣削表面纹理建模及其摩擦学性能优化[A];第15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13年
8 张洪丽;张金环;单绍福;;超声振动辅助磨削加工表面粗糙度[A];第15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13年
9 张勤河;张建华;张琪步;艾兴;;超声振动辅助气中放电加工实验分析[A];2005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张勤河;张建华;张琪步;艾兴;;超声振动辅助气中放电加工实验分析[A];2005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第11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会议专辑[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培轶;BK7光学玻璃超声振动磨削脆塑性转变及加工质量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年
2 吕哲;超声振动辅助磨料水射流抛光冲蚀机理和工艺技术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3 侯荣国;超声振动辅助磨料水射流脉动行为及其对加工机理影响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4 孙智源;硬脆材料微结构光学功能表面的超声振动抛光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5 陶国灿;超声振动辅助铣削鱼鳞状表面成形机理及表面性能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6 童景琳;基于非局部理论的超声振动磨削纳米复相陶瓷损伤机理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5年
7 王岩;轴向超声振动辅助磨削加工机理与试验研究[D];天津大学;2015年
8 张小强;超声振动外圆珩磨磨削区温度场及单空化泡溃灭温度研究[D];中北大学;2017年
9 齐海群;超声振动拉丝相关理论及其实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10 张洪丽;超声振动辅助磨削技术及机理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修晓;复合超声振动拉丝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2 耿怡;金属外圆表面超声振动光整技术的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3 刘小超;超声振动强化搅拌摩擦焊工艺及机理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4 张曼曼;超声振动辅助TA2纯钛箔板塑性变形行为与微冲裁机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5 李华;基于超声减摩原理的气缸运动副摩擦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6 李华东;光学玻璃超声振动铣磨材料去除及表面质量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7 刘宇杰;基于超声振动辅助的Sn2.5Ag0.7Cu0.1RE/C194铜合金的润湿及钎焊接头时效特性[D];河南科技大学;2015年
8 黄飞;超声振动微铣削动态仿真与实验分析[D];长春理工大学;2014年
9 汪强;Inconel 718超声振动辅助车削有限元仿真与实验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4年
10 贾正首;功率超声振动珩磨技术应用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5497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huagong/15497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