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市沱江乡土地生态地球化学特征
本文关键词: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核心与对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成都理工大学》 2011年
内江市沱江乡土地生态地球化学特征
许伟
【摘要】: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一切生产和存在的源泉。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导致了耕地的减少,与此同时,人口却急剧增加,这使人与地之间的供需矛盾更加突出,土地已成为影响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世界性重大问题。 运用地质、地球化学方法,在内江市沱江乡茅蓬寺村、兰家寺村、中心村、龙门村开展农业地质调查,查明该区土壤、水、大气、生物等土地组成要素中的地球化学特征。 通过对研究区土壤地球化学元素含量的研究,表明研究区土壤以中性和弱碱性为主,元素空间分布不均匀。Cd、Mg、P的背景值高于全国土壤背景值,富集系数达3.18、1.79、1.43,而As、CaO、I、Se的背景值低于全国背景值,富集系数分别为0.31、0.66、0.22、0.68,其余元素含量与全国背景值基本持平。表层土壤中重金属元素As、Cu、Cr、Hg、Ni、Pb、Zn的含量较低,85%以上处于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一级标准,Cd元素含量稍高,85%处于二级标准,其原因主要是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大量元素中N、P含量相对缺乏,K含量适度;中量元素中Ca、S含量相对较低,Mg含量丰富;微量元素中Zn含量较丰富,Cu、Fe、Mn含量一般,B、Mo含量较缺乏。从有效态来看,主要缺乏有效B、有效Mo、交换性Mn和水解性N;有效P、有效Cu含量一般;有效Zn、有效Fe、速效K含量丰富。土壤垂向上,有机质、S、I、Se、N、P表现为表层富集,B、Mo表现为表层缺失。 对研究区灌溉水与饮用水的测试分析表明:研究区灌溉水清洁,底泥中重金属元素含量较低,符合农田灌溉水水质要求;饮用水总体上符合饮用水水质标准。通过对研究区大气降尘的测试分析和降雨的检测,表明研究区大部分地区大气环境质量较好,但局部地区As、Cr、Hg、Pb含量偏高,个别时间段局部地区存在酸雨。 通过对研究区农作物及根系土的测试分析,表明研究区水稻、玉米均为安全食品,重金属元素As、Cd、Hg、Pb含量均低于无公害食品标准;榨菜总体上属于安全食品,但两件样品中Cd含量偏高。产地土壤环境方面,局部地区存在Cd含量偏高情况。在研究区产地环境条件下,水稻、玉米对Zn、Se、I、Cu的吸收能力较强,榨菜对Cd、Ca、Se、Zn的富集系数较高。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X14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丹青;土地生态地球化学信息与养分管护[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拥军;孙鹏举;;土地整理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8期
2 伍黎芝,董利民,张明,王雅鹏;土地整理融资模式及其比较研究[J];商业研究;2004年24期
3 唐文春;彭培好;陈文德;刘延国;;人工桤木林林地生态地球化学预警评价研究[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6期
4 刘应平;何政伟;阚泽忠;金立新;李忠惠;;土地质量地球化学分等定级方法技术探讨[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5 栾波;联邦德国的土地整理及主要技术手段[J];测绘科技动态;1988年03期
6 罗明,龙花楼;“土地整理理论”初探[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年06期
7 杨忠芳,奚小环,成杭新,周国华,陈德友,张建新,袁晓军,冯海艳,陈家玮,刘爱华,汤奇峰,余涛;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核心与对策[J];第四纪研究;2005年03期
8 奚小环;;生态地球化学:从调查实践到应用理论的系统工程[J];地学前缘;2008年05期
9 王军,余莉,罗明,翟刚;土地整理研究综述[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3年02期
10 许联芳,杨春华,孔祥丽,罗俊;西南喀斯特移民区土地整理模式及安全对策——以桂西北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施泽明;成都市生态环境地球化学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04年
2 师刚强;彭山县土地整理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俊;;基于土地社会保障功能的区域土地整理社会效益测算研究——以南京市为例(英文)[J];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2009年02期
2 路超;王金政;张安宁;王金英;;果树设施栽培土壤肥力特征与管理技术措施[J];山东农业科学;2007年03期
3 芦长明;;安徽石台大山地区岩石—土壤地球化学特征[J];安徽地质;2010年02期
4 李敏;於忠祥;;土地整理后期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J];安徽科技;2012年05期
5 邹长明;张多姝;张晓红;汤永玲;孙善军;邹海明;;蚌埠地区设施土壤酸化与盐渍化状况测定与评价[J];安徽农学通报;2006年09期
6 吴霖;肖莆;张伟;杨远盛;;安徽东至香隅化工园区域土壤重金属含量水平及污染评价[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19期
7 母利;刘兴中;姜训宇;;新疆少数地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中存在问题及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年07期
8 刘立民;宋凤玲;;试论土地整理与新农村建设[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年11期
9 孔美琴;王少波;;解决耕地与建设用地矛盾的方法探讨——以抚州市为例[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年13期
10 王欢;;土地整理分区研究进展[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1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江;周俊;谷勋刚;邹爱红;马荣艳;;无机化工污灌水对水稻田土理化性能的影响[A];食品安全的理论与实践——安徽食品安全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蒋光月;郭熙盛;朱宏斌;何传龙;;合肥地区大棚土壤7种重金属相关环境质量评价[A];土肥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李鸣慧;潘元庆;熊广成;;对土地整理发展的几点看法[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08年卷(下册)[C];2008年
4 文方;姚娜;朱菲菲;周友亚;谷庆宝;李发生;侯红;;铅在我国3种自然土壤中的含量及化学形态分布特征研究[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1年
5 何跃;张孝飞;甘文君;徐建;张胜田;华小梅;单艳红;林玉锁;;淋洗修复电镀厂铬污染土壤的技术参数和工艺条件[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1年
6 刘宝庆;陈红路;郑雄;;南宁市城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评价[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1年
7 朱洪辉;刘雪华;赵金博;;典型污染行业及其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以葫芦岛市为例[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1年
8 丁向华;王挺之;罗良伟;姜照勇;;基于生态学视角的土地整理生态效益评价研究——以成都市三河镇土地整理项目为例[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9 韦炳干;姜逢清;李雪梅;牟书勇;;乌鲁木齐市道路沙尘重金属污染及其健康风险评价[A];第二届重金属污染监测风险评价及修复技术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张孝飞;林玉锁;刘鹏;贺静;冯艳红;徐建;;铜冶炼厂周边地区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及污染迁移特征研究[A];2009重金属污染监测、风险评价及修复技术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宿胜;土地整理项目的经济学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2 徐思琦;大气气溶胶中碘、溴的形态分布、来源及其环境意义[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3 高运川;大气颗粒物中溴和碘的浓度特征及来源[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4 赵科理;土壤-水稻系统重金属空间对应关系和定量模型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5 曾凡荣;水稻铬毒害和耐性的生理与分子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6 于祎飞;土壤镉污染及农艺调控对苹果树体镉积累影响的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7 刘向东;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土地整理项目共同治理模式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8 高丽丽;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与农用地分等整合方法及成果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9 杨俊鹏;辽河口潮滩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环境效应[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10 唐建生;桂中岩溶区铁锰结核土的重金属富积特征及对旱地作物毒害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洪蛟;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刘浩;土地整理项目后效益测算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易兴翠;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成世才;山东寿光蔬菜基地生态地质环境现状及选择性种植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5 周建辉;基于3S技术的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梁竞;都安县岩溶区土地整理潜力评价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路新燕;郑州市空气颗粒物污染状况调查及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8 聂志平;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效果评价及工程后期管护初探[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9 刘相玉;基于GIS的建设用地整理潜力评估、区划与模式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10 李梦红;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与评价[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庆珠;;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17期
2 唐文春;彭培好;陈文德;刘延国;;人工桤木林林地生态地球化学预警评价研究[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6期
3 刘应平;何政伟;阚泽忠;金立新;李忠惠;;土地质量地球化学分等定级方法技术探讨[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4 鲁剑巍,陈防,宁昌会,,许幼生;钾与硼、硫、镁肥配合施用对桑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蚕桑通报;1996年01期
5 郭旭东,傅伯杰,陈利顶,马克明,李俊然;河北省遵化平原土壤养分的时空变异特征——变异函数与Kriging插值分析[J];地理学报;2000年05期
6 史文娇;杜正平;宋印军;岳天祥;;基于多重网格求解的土壤属性高精度曲面建模[J];地理研究;2011年05期
7 杨军华;福建沿海地区农业土壤全量养分丰缺评价[J];第四纪研究;2005年03期
8 金立新,唐金荣,刘爱华,汤奇峰,杨忠芳,陈德友,刘应平,李忠惠;成都地区土壤硼元素含量及其养分管理建议[J];第四纪研究;2005年03期
9 龚子同,黄标;关于土壤中“化学定时炸弹”及其触爆因素的探讨[J];地球科学进展;1998年02期
10 刘广润;论区域环境地质调查研究[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1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赖启宏;珠江三角洲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生态环境评价[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5年
2 李志宏;GIS在养分资源管理及施肥推荐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2年
3 李志斌;基于地统计学方法和Scorpan模型的土壤有机质空间模拟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4 陈延良;基于GIS的松嫩平原南部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及分析[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施泽明;成都市生态环境地球化学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04年
2 余涛;湖南洞庭湖地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3 吴轩;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数据管理及生态环境评价方法研究与开发[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4 郭志刚;遂宁市天福镇土壤质量地球化学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5 魏叶敏;GIS技术支持下的重庆土壤重金属元素污染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永宁;赵宁;夏玲;曹恒;丁相玉;;生态地球化学调查在草莓种植区环境评价中的应用[J];安徽地质;2007年02期
2 于群英;凤阳县农田土壤养分变化和剖面分布[J];安徽农业科学;2003年05期
3 王玉珍;;东营市盐碱地土壤成分及植物群落分布规律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7期
4 武丽;戴万宏;;土壤养分剖面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5期
5 王升堂;六安地区土地质量评价研究[J];安徽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2期
6 李惠廉;江西省阳储岭富钼景观中钼的生物地球化学特性研究[J];保定师专学报;2000年04期
7 张亚文;周兴本;王伟;石莹;;沈阳近郊耕地土壤养分状况分析[J];北方园艺;2008年07期
8 伍黎芝,董利民,张明,王雅鹏;土地整理融资模式及其比较研究[J];商业研究;2004年24期
9 胡忠毅,赵晓波,曹玉清,李树林;山西离柳地区生态地球化学环境中氟与人群健康关系的研究[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2年01期
10 滕彦国,庹先国,倪师军,张成江;攀枝花市土壤微量元素分布[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3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军;土地储备风险管理的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2 刘志坚;土地利用规划的公众参与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施泽明;成都市生态环境地球化学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04年
2 董国政;湖州市土壤微量元素的含量分布与有效性评价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
3 吴郁玲;农用地整理问题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4年
4 杨敏;基于GIS和模糊评价法的土地生态适宜性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5 赵德芳;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生态经济模式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6 许黎;浙江省北部地区农业土壤微量元素有效态及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7 张建东;基于模糊数学的太原盆地土壤地球化学环境质量评价[D];中南大学;2005年
8 余涛;湖南洞庭湖地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9 祁轶宏;基于GIS的铜陵地区土壤重金属元素的空间分布及污染评价[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10 张颖慧;基于环境地球化学基线的合肥地区土壤重金属元素的空间分布及污染评价[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奚小环;生态地球化学与生态地球化学评价[J];物探与化探;2004年01期
2 姚岚;“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测试方法研讨会”会议纪要[J];物探与化探;2004年01期
3 成杭新,杨忠芳,赵传冬,庄广民,刘英汉,赵更新,陈国光,陈德友;区域生态地球化学预警:问题与讨论[J];地学前缘;2004年02期
4 廖启林 ,范迪富;“江苏省国土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设计”评审获优秀[J];江苏地质;2004年03期
5 奚小环;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与生态地球化学——第四纪研究与应用的新方向[J];第四纪研究;2005年03期
6 奚小环;我国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工作全面展开——沿海经济带、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研讨会先后在福州、南昌、郑州召开[J];物探与化探;2005年04期
7 陈国光;周国华;郦逸根;;基于地学的生态地球化学评价[J];资源调查与环境;2007年02期
8 成杭新;;全国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成果交流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J];地质通报;2007年05期
9 ;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地球化学 全国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成果交流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J];岩矿测试;2007年04期
10 奚小环;;生态地球化学:从调查实践到应用理论的系统工程[J];地学前缘;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学齐;;土壤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方法设想与探索[A];全国环境生态地球化学调查与评价论文摘要集[C];2006年
2 王亚平;许春雪;安子怡;王岚;汪双清;;元素形态标准物质及生态地球化学意义[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祁士华;张干;;论特定对象的环境地球化学研究[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王苏明;甘露;吴晓军;龚礼胜;;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样品实验室间比对试验结果分析与探讨[A];全国环境生态地球化学调查与评价论文摘要集[C];2006年
5 金立新;包雨函;徐洲;;土地生态地球化学质量监测试点研究[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1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夏学齐;陈骏;马宏瑞;廖启林;季峻峰;;长江下游沿岸镉生态地球化学研究[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1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黄春雷;潘卫丰;宋明义;简中华;;浙中某地铊生态地球化学研究[A];“资源保障 环境安全——地质工作使命”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文集[C];2011年
8 祁士华;张干;苏秋克;龚香宜;吕春玲;吴辰熙;王伟;Julia E B;;生态地球化学中的有机氯农药调查与实践[A];全国环境生态地球化学调查与评价论文摘要集[C];2006年
9 杨忠芳;余涛;冯海艳;侯青叶;宗思锋;;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数据统计处理原则及方法研究[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1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祁福利;张峰龙;张健;王立勇;;生态地球化学评价与土地生态安全关系的探讨[A];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S03中国地质学会农业地学专业委员会换届暨2013年学术研讨会分会场[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宏;[N];大众科技报;2006年
2 记者 吴美章 通讯员 齐培松 房玉兰;[N];福建日报;2006年
3 齐培松 房玉兰;[N];中国矿业报;2006年
4 记者 孙宇浩;[N];中国矿业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安丰;[N];地质勘查导报;2006年
6 陈愚奇 衷存堤;[N];地质勘查导报;2008年
7 记者 张丽华;[N];中国矿业报;2009年
8 记者 陶文斌 通讯员 高征西;[N];内蒙古日报(汉);2009年
9 陆美兰;[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年
10 记者 田雪莲 于德福;[N];地质勘查导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鲍新华;吉林—长春—四平城市经济带表土环境质量评价与生态地球化学分区[D];吉林大学;2011年
2 崔冬霞;江油市大康镇农业生态地球化学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飞;影响江苏省国土生态地球化学的社会因素及其对策分析[D];东南大学;2006年
2 李建宇;长春市生态地球化学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建立[D];吉林大学;2007年
3 刘爽;吉林西部葵花种植区生态地球化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4 宗思峰;湖南省洞庭湖区农田系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数据库和信息系统构建[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5 徐云霞;基于GIS的农业生态地球化学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6 吴轩;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数据管理及生态环境评价方法研究与开发[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7 刘立芬;黑龙江省松嫩平原南部硒高背景区生态地球化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8 郭虎;成都市生态地球化学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D];成都理工大学;2004年
9 易桂花;蒙顶山茶区生态地球化学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10 许伟;内江市沱江乡土地生态地球化学特征[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核心与对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580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huagong/158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