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工程论文 >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堆的多物理场全耦合建模和理论模拟

发布时间:2018-03-29 04:26

  本文选题: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堆 切入点:多物理场全耦合模型 出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博士论文


【摘要】: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是一种将气体燃料的化学能通过电化学过程直接转化为电能和热能的清洁能源转换系统,可被运用于交通运输、分布式电站,具有广阔的工业化应用前景。电池堆是S OFC作为发电装置的核心工作单元,提高电池堆的发电效率、运行寿命对于SOFC产业化至关重要。工业化SOFC电池堆的工作特征非常复杂,流场、组分传输、质量传输、电荷传输、电化学、化学反应和热传输以强耦合的形式相互影响,共同决定了电池堆的性能。不同于实验室纽扣电池,电池堆中的流场、电化学和温度分布非常复杂,并且不同电池片之间的串联设计也导致电池堆的性能难以准确调控。利用传统实验方法在调控、优化工业化大型电池堆时,不仅耗时、成本高,而且难以准确把握耦合规律对性能的影响。随着计算机和软件技术的发展,SOFC多物理场全耦合模拟方法展现出强大的计算和分析能力,可以作为实验方法的替代和补充,用于优化、调控、设计SOFC核心部件。本博士学位论文围绕发展SOFC工业化电池堆的多物理场全耦合模型以及性能分析展开。下面简单介绍各章的主要内容。第一章首先介绍了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背景、结构和工作特征,以及平板型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应用前景和需要克服的技术问题。然后,对平板型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多物理场全耦合模拟技术发展做了详细介绍,并重点指出工业化电池堆多物理场全耦合模拟的技术发展瓶颈。第二章中首先介绍了工业化SOFC电池堆的全耦合模拟的必要性。随后,针对制约SOFC多物理场耦合模拟向电池堆尺度发展的几个主要问题,我们着力解决了关键性的算法和程序问题,包括:(1)改良多物理场耦合算法,降低模拟SOFC电池堆所需计算资源,(2)改良CFD软件,使其具备以全耦合的方式求解SOFC工业化电池堆稳态工况的计算能力。我们通过在CFD软件Fluent中嵌入解析算法cathode-rib方程以及自编多物理场耦合模块,成功地建立了适用于大型电池堆的SOFC电池堆耦合程序模块。该程序模块相比传统CFD软件将计算资源降低了一个数量级以上,并且大幅度提升了计算稳定性和收敛速度,为工业化电池堆多物理场全耦合模拟的实现奠定了算法和程序基础。在第三章中我们中提出,SOFC多物理场耦合计算模块必须满足如下三方面要求:(1)具备传统CFD软件中SOFC模块的计算功能,即能够计算小体系模型。(2)准确性必须得到验证。(3)可以进一步优化计算资源,从而实现高效的电池堆三维全耦合计算。(4)降低电池堆耦合计算中调试的难度。本章中,针对这些要求展开一系列计算,用以验证模型准确性、优化网格设置,并发展了逐步耦合的具备高度稳定性的全耦合计算策略。第四章中,我们成功地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具备完整结构、完全耦合求解的工业化(30层)SOFC平板电池堆模型,并对其进行性能分析。我们通过全耦合的模拟揭示大型工业化电池堆中稳态工况的各个细节,展示复杂的传输特征和模型强大的计算能力。并且,将模拟结果与传统简化算法进行对比,说明发展高精度的全耦合电池堆模型的必要性。在第五章中,针对优化电池堆中流场分配的问题,我们首先创建预测气流分配均匀度的解析方法——衰减方程。通过对衰减方程的分析,我们发现SOFC电池堆运行特征非常容易诱发燃料流分配均匀度的衰减行为。而更进深入的分析则表明,存在一个和设计相关的杠杆因子,在衰减行为中扮演着放大或减弱衰减效应的作用。通过优化这个杠杆因子,我们可以高效地优化气流分配均匀度,在稳态工况下实现非常均匀的流场分配。随后,我们建立了一系列30层平板电池堆模型来验证理论预测的衰减行为。这些计算涵盖了从简单的冷流动模拟到SOF C稳态模拟,来确保验证的完备性。更重要的是,基于衰减方程的分析,我们获得了实现高均匀度流量分配的电池堆设计新标准和明晰的设计方向。最后,我们依据解析理论预测的设计方案重新建立了新的30层电池堆模型,其优异的高均匀度稳态工况同样被全耦合的模拟加以证实。至此,我们提出了改良SOFC电堆气道设计的方案——衰减方程和模拟相结合。这种方法在应用于具备‘气道-多歧管-子气道-多歧管-气道,结构特征的装置时,在优化气流分配均匀度上显示出极大的潜力和高效性。第六章对本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内容进行了总结。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M911.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宁波材料所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单堆运行功率达到2kW[J];功能材料信息;2013年Z1期

2 黄波;朱新坚;余晴春;戴智华;;千瓦级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堆[J];中国科学:化学;2011年12期

3 宋世栋;韩敏芳;孙再洪;;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平板式电池堆的研究进展[J];科学通报;2014年15期

4 程健;许世森;;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模拟与优化[J];化工学报;2004年S1期

5 钱大;;车用燃料电池堆老化的原理和分析方法[J];汽车与配件;2013年Z1期

6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项目中试通过验收[J];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2010年01期

7 宋世栋;韩敏芳;孙再洪;;管式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堆的研究进展[J];科学通报;2013年21期

8 王松清;陈胜洲;叶飞;林维明;;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堆结构及活化的研究进展[J];电源技术;2011年04期

9 程健;许世森;舒凯;;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发电试验研究[J];热力发电;2010年06期

10 茹浩磊;叶青;王蔚国;叶爽;彭军;;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系统中冷凝器的设计应用[J];能源与节能;201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创新中国新型燃料电池 驱动中国电能新发展——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占忠亮[A];引领中国科技的创新力量[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记者 沈朝晖 通讯员 张立毅;材料所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团队入选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N];宁波日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昂;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堆的多物理场全耦合建模和理论模拟[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2 刘世学;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多物理场模拟与性能优化[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孙思宇;新型低能耗回收CO_2的IGCC系统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2 吴鹏;硫—氧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解质片的制备与电池堆的设计制造[D];安徽工业大学;2014年

3 郭超;高浓度供给微型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堆的设计[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4 方硕;μDMFC电堆系统建模与设计[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5 李琛;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传热传质数值分析[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6795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huagong/16795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34d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