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粘度改性材料对自密实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本文选题:自密实混凝土 + 粘度改性材料 ; 参考:《世界桥梁》2017年06期
【摘要】:为提高自密实混凝土的工作性能,特别是间隙通过性和填充性,通过特殊矿物掺合料和功能外加剂复配,配制出了一种新型的粘度改性材料。在实验室制备了C40自密实混凝土,依据相关规范进行试验,测试粘度改性材料对碎石粒径、河砂细度模数的适应性,以及对混凝土用水量敏感性、力学性能、干燥收缩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粘度改性材料可明显提升自密实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并且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自密实混凝土对原材料砂石的敏感性,降低自密实混凝土对用水量的敏感性,用水量敏感度达到15kg/m~2,同时不影响自密实混凝土的后期强度发展和28d收缩率。
[Abstract]:In order to improve the working performance of self-compacting concrete, a new type of viscosity modified material was prepared by mixing special mineral admixture and functional admixture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self-compacting concrete, especially the interstitial permeability and filling property. C40 self-compacting concrete was prepared in laboratory and tested according to relevant specifications. The adaptability of viscosity modified material to gravel particle size, sand fineness modulus, water sensitivity,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drying shrinkage of concrete were test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viscosity modified material can obviously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self-compacting concrete, and to some extent reduce the sensitivity of self-compacting concrete to raw material sand and water consumption. The sensitivity of water consumption is 15 kg / m ~ (-2), while the later strength development and 28 day shrinkage of self-compacting concrete are not affected.
【作者单位】: 中铁大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桥梁结构健康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
【分类号】:TU52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新文;董浩;王兰英;王建程;;自密实混凝土的研究与应用[J];低温建筑技术;2006年01期
2 刘小洁;余志武;;自密实混凝土的研究与应用综述[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6年02期
3 周瑞林;贾向英;刘京红;王印;;自密实混凝土的应用与研究进展[J];基建优化;2006年02期
4 李停驰;;自密实混凝土综述[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5 齐永顺;杨玉红;;自密实混凝土的研究现状分析及展望[J];混凝土;2007年01期
6 刘运华;谢友均;龙广成;;自密实混凝土研究进展[J];硅酸盐学报;2007年05期
7 康振宁;李钦言;;自密实混凝土在工程中的应用[J];科技风;2010年10期
8 魏洁;;全国自密实混凝土应用技术研讨会召开[J];混凝土世界;2011年01期
9 桂苗苗;;国内外自密实混凝土的标准概况与比较[J];材料导报;2011年03期
10 韩庆全;;自密实混凝土技术[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炳周;;自密实混凝土及其发展对策[A];福建省第九届水利水电青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2 张春亮;何世钦;;自密实混凝土高温后性能研究[A];北京力学会第20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3 刘志超;罗素蓉;;自密实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因素[A];第15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6年
4 李悦;郭奇;杨玉红;;自密实混凝土的配制原理[A];第三届全国商品混凝土信息技术交流大会暨2006全国商品混凝土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李方贤;韦江雄;余其俊;王国陶;马良;;自密实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6 马良;韦江雄;李方贤;王国陶;吕瀛;尚帆;;配合比对自密实混凝土早期水分蒸发和开裂的影响[A];中国硅酸盐学会水泥分会第三届学术年会暨第十二届全国水泥和混凝土化学及应用技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刘鑫;董桃桃;高文军;;自密实混凝土强度影响因素[A];第十六届全国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学术会议暨第十二届预应力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8 刘伟宝;陆采荣;梅国兴;王珩;戈雪良;杨虎;;海工自密实混凝土抗氯离子侵蚀性能研究[A];第十六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下册)[C];2013年
9 王国杰;郑建岚;;自密实混凝土胶凝材料体系开裂敏感性试验研究[A];全国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应用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郭向勇;冷发光;张仁瑜;朱晓钟;;对自密实混凝土渗透性能的探讨[A];结构混凝土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第十三届全国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刘曙甲 刘志伟;自密实混凝土防水性能比普通水泥高4倍[N];科技日报;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志兴;自密实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方程研究及梁可靠度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2 李渝;高体积率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静态断裂性能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5年
3 楼映珠;掺污水处理厂污泥对自密实混凝土性能的影响[D];浙江工业大学;2015年
4 吴波;原材料对自密实混凝土性能的影响[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5 张惠敏;预制建筑制品自密实混凝土制备方法[D];东南大学;2016年
6 胡众;高性能自密实混凝土性能研究及工程应用[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7 谭劲旅;预应力自密实混凝土梁动力特性的试验研究[D];南华大学;2010年
8 潘书亮;粉煤灰自密实混凝土性能研究及应用[D];河北工程大学;2011年
9 熊恩;不同骨料新拌自密实混凝土流变性能测试和数值分析[D];南华大学;2011年
10 李轶慧;纤维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及其力学性能的研究[D];福州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9653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huagong/19653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