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N低维纳米材料与器件制备及性质研究
本文选题:低维纳米材料 + 纳米塔 ; 参考:《武汉大学》2015年博士论文
【摘要】:低维度纳米材料一方面继承了相应宏观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另一方面,在尺寸进入到纳米量级后,由于晶体的周期性边界条件以及能带结构对尺寸的依赖性均被破坏,并且表面原子占总原子数的比例也将有很大程度的提高,直接增加了材料表面能以及表面活性,低维纳米材料因而表现出独有的、且更优于其对应宏观材料的一系列新奇性质。利用这些性质制造出的器件也易于获得更好的性能。基于此,低维度纳米材料的生长与应用在近年来获得广泛研究热情,取得飞速发展,并获得了非常多的研究成果。GaN材料也因为自身的各种优秀性质而成为近年的研究焦点之一。GaN基一维纳米材料被认为在光电子、微电子等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但目前看来,GaN一维纳米材料的生长规律、生长机制以及所具备的性质等还没有完全被人们所掌握。并且,基于GaN一维纳米材料的半导体器件仍处于研究阶段,距离制造出成熟的商业产品还有很多工作需要进一步完善。同时,虽然基于GaN二维纳米材料的器件,比如发光二极管、半导体激光器等已经成功获得商用,但在高In含量下材料的晶体质量降低、器件内量子效率低、以及高In组分的InGaN纳米薄膜难以获得等问题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与解决。基于这些问题,本论文主要对一维GaN纳米材料的生长与性质,和基于GaN一维、二维纳米材料的器件制备与性质进行研究,获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1.以Au为催化剂,利用CVD方法制备了具有特殊形貌的GaN纳米塔。GaN纳米塔由具有不同形貌的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位于纳米塔中心的纳米线,另一部分是围绕中心纳米线、层层堆叠形成塔状形貌的微晶层。底部微晶层的直径大于位于上方的微晶层直径。GaN纳米塔沿[0001]方向生长。并且,纳米塔外围的微晶层由晶面和晶面闭合形成。晶面面积大于面。随后研究了GaN纳米塔的场发射性质。结果表明,GaN纳米塔的场发射遵循Fowler-Nordheim (FN)理论。由于具有尖锐的顶端、层层分布的有规律侧壁、准直立生长方式、以及较好的间隔分布,GaN纳米塔表现出优秀的场发射性质。具体来说,GaN纳米塔具有2.44V/μm的开启场强,其场增强因子β=2487,优于GaN其它形貌的纳米材料。GaN纳米塔生长机制能被总结为:金催化剂薄层首先在高温下退火形成金纳米颗粒。GaN纳米线由VLS机制从金催化剂颗粒中生长出来。当长度长于一定程度后,基于VS机制的侧向生长开始起作用,侧壁出现微晶层。由于Ga在GaN晶面的能量比在晶面更低,导致Ga原子更倾向于停留在面。面获得优先生长,因而微晶层的面面积大于面面积,从而形成该特殊形貌。2.通过研究不同生长条件对GaN一维纳米材料的形貌与结构的影响,探讨了具备各种不同形貌的一维纳米结构的生长机制。生长时间对GaN一维纳米材料的影响:GaN一维纳米材料生长初期主要以VLS生长机制进行轴向生长。随着生长时间延长,其轴向生长逐渐趋缓,侧向生长逐渐加速。同时将在侧壁的缺陷周围形成晶核促使侧面长出GaN多晶,纳米材料表面变得粗糙。晶体质量也下降。当时间进一步延长,顶端催化剂颗粒也可能被多晶包裹,此时VLS机制失效,纳米材料只遵循VS机制进行生长。金属Ga源表面在生长过程中将逐渐形GaN薄层导致Ga的挥发逐渐减小,最后停止。故当生长进行一段时间后,GaN一维纳米材料停止生长。生长温度的影响:较低温度下纳米材料主要以VLS生长机制进行轴向生长。随着温度增加,VS生长机制逐渐占据主要地位,侧向生长速率增加。超过1050℃后,将造成GaN纳米材料分解。另外,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均能长出高晶体质量的GaN材料。反应气流的影响:N气源对GaN一维纳米材料形貌的影响较小。Ga气源则影响较大。富Ga条件下,易长出表面光滑,直径均匀的纳米线。贫Ga条件下,纳米材料侧向生长明显。不同程度贫Ga条件下,侧壁生长的出的微晶形貌不同。在本实验中我们得到了GaN纳米塔,塔状纳米线以及三角堆叠的纳米线。3.以GaN纳米线作为有源区,以Ag纳米线作为透明顶端电极,以A1膜作为底端电极,制出了全纳米线结构的紫外探测器,并研究了探测器的相关光电性质。该探测器基于光电导原理工作。探测器在紫外光的照射下表现出正的光电响应。在3V偏压下,其光电流/暗电流之比在空气中为144,在真空中达到1400以上。探测器光电反应迅速,在空气和真空中的光电流上升时间分别为0.7秒和3.27秒。探测器对波长350nm左右的紫外光有明显的响应。同时由于Ag纳米线对波长为300nm左右的紫外光有较强的吸收,也造成探测器在300nm左右的响应有一个衰减。4.设计并制备了基于两套量子阱系列的蓝光发射LED器件结构(两套量子阱系列基于不同成分及宽度的InGaN/GaN的多量子阱),并研究了其光学性质。该结构在发光的InGaN/GaN多量子阱下插入另一个系列In含量较低的InGaN/GaN多量子阱作为应力调节层,使得上方InGaN/GaN多量子阱在具有较低In组分的条件下实现发光峰值波长位于460nm+3nm的蓝光发射。低In组分使该结构具有高晶体质量,缓和InGaN/GaN量子阱内部的极化现象,提高了该结构的发光效率。电致发光结果表明,该结构可以通过后工艺制成高效率蓝光LED芯片。
[Abstract]:This paper studies the growth and properties of one - dimensional GaN nano - material and the properties of GaN - based nano - material . The growth mechanism of GaN single - dimensional nano - material has been studied by studying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growth conditions on the morphology and structure of GaN .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Q133.51;TB38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仕国,施冬梅,邓辉;纳米材料的特异效应及其应用[J];自然杂志;2000年02期
2 ;纳米材料 新世纪的黄金材料[J];城市技术监督;2000年10期
3 ;什么是纳米材料[J];中国粉体技术;2000年05期
4 邹超贤;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J];广西化纤通讯;2000年01期
5 吴祖其;纳米材料[J];光源与照明;2000年03期
6 ;纳米材料的特性与应用方向[J];河北陶瓷;2000年04期
7 沈青;纳米材料的性能[J];江苏陶瓷;2000年01期
8 李良训;纳米材料的特性及应用[J];金山油化纤;2000年01期
9 刘冰,任兰亭;21世纪材料发展的方向—纳米材料[J];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3期
10 刘忆,刘卫华,訾树燕,王彦芳;纳米材料的特殊性能及其应用[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少强;邱化玉;;纳米材料在造纸领域中的应用[A];'2006(第十三届)全国造纸化学品开发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宋云扬;余涛;李艳军;;纳米材料的毒理学安全性研究进展[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0年
3 ;全国第二届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A];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进展——全国第二届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论文集(上卷)[C];2001年
4 钟家湘;葛雄章;刘景春;;纳米材料改造传统产业的实践与建议[A];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进展——全国第二届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论文集(上卷)[C];2001年
5 高善民;孙树声;;纳米材料的应用及科研开发[A];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进展——全国第二届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论文集(上卷)[C];2001年
6 ;全国第二届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A];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进展——全国第二届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论文集(下卷)[C];2001年
7 金一和;孙鹏;张颖花;;纳米材料的潜在性危害问题[A];中国毒理学通讯[C];2001年
8 张一方;吕毓松;任德华;陈永康;;纳米材料的二种制备方法及其特征[A];第四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9 古宏晨;;纳米材料产业化重大问题及共性问题[A];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进展——全国第三届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论文集(上卷)[C];2003年
10 马玉宝;任宪福;;纳米科技与纳米材料[A];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进展——全国第三届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论文集(上卷)[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周建人;我国出台首批纳米材料国家标准[N];中国建材报;2005年
2 记者 王阳;上海形成纳米材料测试服务体系[N];上海科技报;2004年
3 ;纳米材料七项标准出台[N];世界金属导报;2005年
4 通讯员 韦承金邋记者 冯国梧;纳米材料也可污染环境[N];科技日报;2008年
5 廖联明;纳米材料 利弊皆因个头小[N];健康报;2009年
6 卢水平;院士建议开展纳米材料毒性研究[N];中国化工报;2009年
7 郭良宏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 江桂斌 中国科学院院士;纳米材料的环境应用与毒性效应[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8 记者 任雪梅 莫璇;中科院纳米材料产业园落户佛山[N];佛山日报;2011年
9 实习生 高敏;纳米材料:小身材涵盖多领域[N];科技日报;2014年
10 本报记者 李军;纳米材料加速传统行业升级[N];中国化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杨;功能化稀土纳米材料的合成及其生物成像应用[D];复旦大学;2014年
2 王艳丽;基于氧化钛和氧化锡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在能量存储中的应用[D];复旦大学;2014年
3 吴勇权;含铕稀土纳米材料的功能化及其生物成像应用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4 曹仕秀;二硫化钨(WS_2)纳米材料的水热合成与光吸收性能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5 廖蕾;基于功能纳米材料的电化学催化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6 胥明;一维氧化物、硫化物纳米材料的制备,功能化与应用[D];复旦大学;2014年
7 李淑焕;纳米材料亲疏水性的实验测定与计算预测[D];山东大学;2015年
8 范艳斌;亚细胞水平靶向的纳米材料的设计、制备与应用[D];复旦大学;2014年
9 丁泓铭;纳米粒子与细胞相互作用的理论模拟研究[D];南京大学;2015年
10 骆凯;基于金和石墨烯纳米材料的生物分子化学发光新方法及其应用[D];西北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向芸颉;卟啉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2 刘武;层状纳米材料/聚合物复合改性沥青的制备与性能[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3 刘小芳;基于纳米材料/聚合膜材料构建的电化学传感器应用于生物小分子多组分的检测[D];西南大学;2015年
4 王小萍;基于金纳米材料构建的电化学传感器及其应用[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5 郭建华;金纳米材料的修饰及其纳米生物界面的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6 魏杰;普鲁士蓝纳米粒子的光热毒性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7 张华艳;改性TiO_2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光电性能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8 胡雪连;基于纳米材料的新型荧光传感体系的构筑[D];江南大学;2015年
9 黄樊;氧化钴基催化材料形貌、晶面控制与催化性能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10 周佳林;新型核壳结构金纳米材料用于肿瘤的近红外光热治疗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9675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huagong/1967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