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压荷载下粉煤灰混凝土碳化性能实验研究
本文选题:粉煤灰混凝土 + 短期加载 ; 参考:《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17年06期
【摘要】:本研究以不同的轴压荷载为基准,分别对不同掺量的粉煤灰混凝土进行了短期以及长期加载下的碳化试验,分析短期加载及长期持载2种情况下,不同轴压荷载对粉煤灰混凝土碳化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短期加载与长期持载2种情况下,随着荷载的增加,4种粉煤灰掺量混凝土的碳化深度都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同时,在20%、40%极限荷载时,长期持载较短期加载更有利于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而在60%极限荷载下,长期持载对粉煤灰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更为不利。
[Abstract]:Based on different axial compression loads, the carbonation tests of fly ash concrete with different contents were carried out under both short and long term loading, and the two cases of short term loading and long term holding load were analyzed. Effect of different axial compression loads on carbonation performance of fly ash concret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arbonation depth of concrete with four kinds of fly ash is decreasing first and then increasing with the increase of load. At the same time, at 20% and 40% ultimate load, long-term loading is more favorable to the carbonation resistance of concrete than short-term loading, but under 60% limit load, long-term loading is more disadvantageous to the carbonation resistance of fly ash concrete.
【作者单位】: 河北农业大学城乡建设学院;
【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E2015204111) 河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ZD2016037) 河北农业大学理工基金(ZD201504)
【分类号】:TU52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白宁;;浅谈粉煤灰混凝土[J];江西建材;2006年02期
2 王冰;王命平;刘仍光;;谈粉煤灰混凝土的技术经济性[J];粉煤灰综合利用;2006年03期
3 孟哲;;A粉煤灰混凝土的防火性能研究[J];福建建设科技;2010年06期
4 李开宇;;粉煤灰混凝土性能的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2年21期
5 黎海南;;中强粉煤灰混凝土优选配合比的应用研究[J];甘肃科技;2006年10期
6 王超;丁光辉;;粉煤灰混凝土生命周期评价初步研究[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7年01期
7 辛艳坤;隋艳玲;张志刚;;粉煤灰混凝土的试验研究[J];包钢科技;2011年01期
8 杨勃;陈艳茹;张鹏;;活性粉煤灰混凝土铁路桥墩的刚度分析[J];土工基础;2011年02期
9 熊欣;张龙潭;;粉煤灰混凝土的设计与应用[J];新型建筑材料;2011年08期
10 孙庆巍;朱涵;;基于稳定浆骨比的粉煤灰混凝土配合比设计[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吴相豪;周金岩;赵多苍;;石灰粉对粉煤灰混凝土性能影响研究[A];第十五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C];2011年
2 刘翠兰;张风臣;陈拥军;;兰州市粉煤灰混凝土的应用研究[A];全国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应用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王信刚;马保国;王凯;李相国;;粉煤灰及其在混凝土中的应用[A];全国高性能混凝土和矿物掺合料的研究与工程应用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4 赵志方;余申江;张振宇;周厚贵;;粉煤灰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评述[A];第八届全国混凝土耐久性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5 匡楚胜;李涛;谢桂;全启峰;余俊荣;阮明强;;混凝土掺粉煤灰若干问题探讨——与《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商榷[A];全国高性能混凝土和矿物掺合料的研究与工程应用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6 杜代军;温以华;;粉煤灰混凝土的试验研究[A];2014年4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7 葛黎明;向毅;惠杨钧;;基于等浆体理论的粉煤灰混凝土设计方法研究[A];第八届全国混凝土耐久性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鲁彩凤;自然气候环境下粉煤灰混凝土耐久性预计方法[D];中国矿业大学;2012年
2 余雏麟;焊接圆柱壳轴压弹性及塑性屈曲实验研究和数值分析[D];浙江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振强;粉煤灰混凝土碳化与冻融耦合作用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5年
2 温润生;粉煤灰混凝土高温后强度退化规律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3年
3 孙逸文;粉煤灰混凝土生命周期社会影响评价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5年
4 董敬勋;持续荷载对粉煤灰混凝土冻融性能的影响[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5 刘玉平;持续荷载作用下粉煤灰混凝土力学性能依时发展规律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6 李政;自密实粉煤灰混凝土的研究与应用[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7 王山山;垃圾焚烧炉渣粉煤灰混凝土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2013年
8 张晶;钢管粉煤灰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徐变性能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9 朱健;粉煤灰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10 刘梁梁;机械荷载作用下粉煤灰混凝土碳化耐久性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0413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huagong/20413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