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工程论文 >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硫化物阳极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19-07-16 06:57
【摘要】: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是一种高效、清洁的电化学能源转化装置,它在高温下将燃料气中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和热能,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目前SOFC在商业化推进上面临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大部分的燃料气中都含有一定质量比的H2S,而目前研究最为成熟的以Ni-YSZ为阳极的电池在750 oC的运行条件下,只要燃料中含有0.05 ppm的H2S,其性能就会发生明显衰减。本论文的主要目的是寻找一种既能在含H2S气氛下稳定存在、同时还具有高电化学活性和催化性能的阳极,以提高电池在含硫燃料气中的稳定性。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采用丝网印刷法在电解质支撑体表面制备了一系列不同孔隙率的YSZ电解质骨架,随后在骨架上浸渍了不同质量比的Ni作为阳极进行测试并比较。电化学测试的结果表明,使用浸渍法制备电极的最佳参数为:YSZ与淀粉造孔剂的质量比为7:3,负载在骨架上的Ni O与YSZ质量比为1.75:1。2、研究了以Mo S2为阳极的单电池和对称电池在不同气氛下的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以Mo S2为阳极的对称电池在50 ppm H2S-H2中的Rp值为3.51Ωcm2,优于在纯H2中的4.25Ωcm2,表明燃料气中H2S的存在不但不会降低Mo S2电极的性能,反而会提升Mo S2对的H2催化活性,单电池的测试同样证明了这一点。而且与对称电池测试时,极化阻抗值随着测试时间推移而增大不同的是,对单电池施加40 m A/cm2的电流,电池的电压能稳定在0.88 V,电化学性能不仅不随时间的增加而衰减,反而测试结束后单电池的最大功率密度(50.3 m W/cm2)甚至略高于测试前(45.2 m W/cm2),表明Mo S2作为SOFC单电池的阳极可以稳定存在于以50 ppm H2S-H2为燃料气的测试条件下。3、在以Mo S2为电极的基础上,采用水热法制备了具有钴镍黄铁矿结构的(Co,Ni)9S8和Co9S8,并分别与Mo S2混合作为SOFC的阳极。XRD图谱表明,水热法制备的(Co,Ni)9S8含有少量的Ni3S2杂质,Co9S8产物则为单一相。而无论是(Co,Ni)9S8还是Co9S8,与Mo S2混合作为阳极后都表现出了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实验结果显示:在850°C、50 ppm H2S-H2气氛下单电池的最大功率密度分别达到了104.5 m W/cm2和160.1 m W/cm2,均优于纯Mo S2作为阳极时,而且通过优化电极的结构还能进一步提高电池的性能。进一步研究发现,虽然加入Mo S2能提高阳极的烧结温度,但是Mo S2的电化学活性明显小于钴镍黄铁矿,因此混合物中Mo S2所占的质量比越低,混合物的电导率越高,极化阻抗也越小。4、采用丝网印刷法先将电解质骨架高温烧结在电解质支撑体上,再在骨架上负载阳极,从而达到降低阳极烧结温度的目的。单电池测试表明单独使用Co9S8作为阳极,在750°C、50 ppm H2S-H2气氛下最大功率密度可以达到169.3 m W/cm2;对称电池测试表明Co9S8阳极甚至在650°C也具有一定的电化学活性。通过水热法合成了一系列的Co9S8并进行比较,发现改变水热合成的参数会对产物的形貌造成一定影响,但是反应生成的物质组成没有发生改变,因此对于制备电极而言没有太大的影响。5、采用水热浸渍法,将带有多孔骨架的电解质片放入水热釜中,使水热反应和浸渍过程同步进行,可以得到颗粒更加细小、分布更加均匀的阳极,因而具有更高的电化学活性。在650°C、50 ppm H2S-H2气氛下水热浸渍法制备的对称阳极Rp值仅有0.34Ωcm2,远小于丝网印刷法制备的2.69Ωcm2。水热浸渍法制备的Co9S8是一种在中温条件也具有高电化学和催化活性、耐H2S的SOFC阳极。虽然改变水热参数对于热处理后产物的形貌没有明显效果,但是可以改变每次水热后浸渍在骨架上Co9S8的质量,因此采用提高水热反应温度、增加反应物浓度等手段能减少水热反应的时间和水热循环的次数,提高实验的效率。
文内图片:几种发电装置输出功率与效率的关系
图片说明: 图 1-1 几种发电装置输出功率与效率的关系 1-1 Relationship between power and efficiency for several power generatio之下,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发电设备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位置,而且不能无时无刻地发电;核能发电虽然效率高,但是,一旦出现故障,造成的后果无法想象,切尔诺贝利和福岛等[24-26]。未来实现氢气经济的关键技术之一,燃料电池绿色并且高效的。料电池分类表 1-1 燃料电池种类Table1-1 Types of fuel cells 电解质 工作温度(°C)启动时间 发电 固体氧化物 YSZ 500-1000 数十分钟至数小时> 40
文内图片:燃料电池的发展历史Figure1-3Historyoffuelcells相比之下,SOFC的历史同样较为久远
图片说明: 博士学位论文地使其用于阿波罗系列太空飞船;Bacon 希望使用常规金属、在非腐蚀条件下提高燃料电池的输出效率,他于 1959 年组装出了用于电焊的 5 千瓦级别电池组和用于电动车的 15 千瓦电池组,燃料利用效率达到了 60%[62];1960 年,,科学家G. H. J. Broers和J.A.A. Ketelaar以碳酸锂、碳酸钠和碳酸钾的混合物为电解质,浸渍在烧结的氢氧化镁多孔板上得到 MCFC,650°C 时可以稳定运行六个月[63];从 80 年代中期开始,美国、加拿大和日本政府进一步加大了对燃料电池项目研发的投入。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矿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M91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继贵,邓丽萍,孟广耀;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阳极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新进展[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02年06期

2 王兆文,李延祥,李庆峰,高炳亮,邱竹贤;铝电池阳极材料的开发与应用[J];有色金属;2002年01期

3 黄贤良,赵海雷,吴卫江,仇卫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阳极材料的研究进展[J];硅酸盐学报;2005年11期

4 孙明涛,孙俊才,季世军;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阳极研究[J];硅酸盐通报;2005年01期

5 张文强;于波;张平;陈靖;徐景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阳极材料研究及其在高温水电解制氢方面的应用[J];化学进展;2006年06期

6 刘磊;蒋荣立;张宇轩;张秀萍;刘晓娟;;碳基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阳极材料的研究[J];焦作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7 P.J.Grole'e;万芳;;s缂焙阳极和阳极糊的生产[J];国外轻金属;1965年10期

8 罗伯特·巴波伊恩;邓树滨;;铂型阳极的新发展[J];国外舰船技术(材料类);1980年06期

9 陈玉璞;许廉;;铁钴复合氧化物涂层阳极材料的研究[J];氯碱工业;1984年02期

10 余忠;阳极选择与镀刷制作[J];防腐与包装;198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乔金硕;孙克宁;张乃庆;周德瑞;;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直接氧化阳极研究进展[A];2006年全国功能材料学术年会专辑[C];2006年

2 吴瞳;鞠克江;刘长瑞;;空气电池阳极材料及制备工艺对性能的影响研究[A];第二十八届全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黄拔帆;殷京瓯;李明利;;铌基铂复合阳极在我国的应用[A];2000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下)——2000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4 蒋汉祥;林琳;黄祖平;;PbSnAgCa四元阳极材料研制技术[A];2009(重庆)中西部第二届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杨俏;王鑫;刘延坤;冯玉杰;;MFC阳极材料预处理方法与电子传递机制影响机制研究[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6 张景德;王树礼;安涛;刘雪峰;邢丽娟;刘亚磊;;NiO/YSZ多孔阳极材料制备与性能[A];第十七届全国高技术陶瓷学术年会摘要集[C];2012年

7 汤琪;龚江宏;;Ni/YSZ多孔阳极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A];第十七届全国高技术陶瓷学术年会摘要集[C];2012年

8 刘江;Scott A. Barnett;;直接碳氢化合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阳极研究进展[A];第十二届中国固态离子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9 尹艳红;朱威;郭勇;夏长荣;孟广耀;杨书廷;;钙掺杂的氧化铈用于中温SOFCs阳极材料研究[A];第十二届中国固态离子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10 刘江;Scott A Barnett;;直接碳氢化合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阳极研究进展[A];第十二届中国固态离子学学术会议论文集稀土专辑[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记者  邰举;韩开发出纳米材料阳极涂布技术[N];科技日报;2007年

2 墨梅;中科院研制燃料电池新阳极材料[N];中国化工报;2008年

3 记者 王小龙;美开发出稳定的金属锂阳极电池[N];科技日报;2014年

4 杨裕生;“电极”与“电池”存储的能量别混淆[N];科技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付仁春;导电聚苯胺复合阳极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2 杜志鸿;钙钛矿基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极材料结构及性能的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6年

3 朱腾龙;SrFeO_3基钙钛矿阳极结构演化、机理及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6年

4 章凯羽;铝电解过程阳极气泡行为研究[D];东北大学;2013年

5 张宇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硫化物阳极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6 张磊磊;双钙钛矿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阳极材料的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7 王涵多;管式阳极支撑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制备和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8 张永春;铝基铅合金复合阳极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4年

9 贺贝贝;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新型阳极材料的制备和性能表征[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10 李晓斌;阳极焙烧系统的检测、建模与控制[D];西安理工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帅;铝基铅银合金的电化学性能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2 蒋国祥;新型析氧阳极制备及性能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3 宁慧利;含石墨烯钛基金属氧化物阳极性能改进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4 付弋珊;具有Fe过渡层的新型燃料电池阳极的制备和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5 亓振莲;聚苯胺改性阳极海底微生物燃料电池及电池性能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6 杨会苗;兼具电磁屏蔽与声隐身功能的柔性复合阳极材料[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7 曲斌;Ni基阳极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8 詹海林;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共掺杂CeO_2电解质和掺杂SrTiO_3阳极的研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9 胡志敏;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Ni基复合阳极性能研究[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5年

10 明小祥;基于激光拉曼光谱的硅—玻璃阳极键合界面应力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5149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huagong/25149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d84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