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工程论文 >

以污泥高温热解生物质气为燃料的SOFCs产电与抗积碳研究

发布时间:2019-09-18 02:40
【摘要】: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s)是一种可直接转化燃料中化学能成为电能的电化学装置,具有燃料利用范围广、能效高与应用面广等优点。污水污泥利用微波技术高温热解可以产出大量的生物质气,其气体组分以氢气与含碳气体为主。SOFCs可利用生物质气中的氢气高效产电,但含碳气体的存在却易造成SOFCs阳极的积碳,含碳气体利用时的碳沉积问题已成为阻碍生物质气结合SOFCs产电资源化利用的难点与关键。本课题针对污泥高温热解生物质气作为SOFCs阳极燃料时的碳沉积问题,以模拟生物质气为燃料,首先利用流延技术制备的传统型镍-氧化钇稳定氧化锆(Ni-YSZ)阳极支撑SOFCs考察了产电效能与碳沉积机制;然后采用银浸渍工艺对Ni-YSZ阳极进行改性,研究了阳极改性后SOFCs产电与抗积碳效能;最后使用浸渍技术制备的新型镧钙铁铌阳极SOFCs开展了产电与抗积碳研究。在以生物质气为燃料的Ni-YSZ阳极SOFCs产电与碳沉积中的研究表明:污泥高温热解生物质气是Ni-YSZ阳极支撑SOFCs优异的燃料之一。SOFCs以生物质气为燃料的最大放电功率是以H2为燃料时的90.5%,恒流产电时阳极的碳沉积引起了电池输出电压在先下降后稳定的变化趋势,扫描电镜表征表明电池碳沉积主要集中在阳极表面与阳极室的交汇处。在以生物质气为燃料的Ag改性Ni-YSZ阳极SOFCs产电与抗积碳研究中表明:改进的Ag/Ni-YSZ阳极不仅提升了以H2为燃料时的放电功率,而且提高了CH4为燃料时的抗积碳能力。电池以生物质气为燃料时的最大放电功率密度变化较小。恒流运行时,缩短了恒流输出电压的初始下降段时长,提升了稳定期的输出功率,减少了阳极表面碳沉积厚度。Ag改性阳极对碳氢气催化利用机制的改变是阳极抗积碳的主要原因。在以生物质气为燃料的新型镧钙铁铌阳极SOFCs产电与抗积碳研究中表明:铌掺杂提高了镧钙铁的晶体稳定性,X射线衍射表征证明镧钙铁铌材料在900℃高温还原气氛下仍可保持稳定不分解。Nb5+的掺杂限制了高温还原气氛下Fe3+向Fe2+的转化,是材料稳定性提高的重要原因。放电试验表明,镧钙铁铌阳极对H2和CO具有高催化性能,而对CH4催化性能较低,其中以La0.9Ca0.1Fe0.9Nb0.1O3-δ(LCFNb0.1)材料的性能最为优秀。750℃时,含LCFNb0.1阳极SOFC以生物质气为燃料时的最大功率密度为0.336 W/cm2;恒流运行时,输出电压初始下降期较短且电压下降量较小,稳定期的输出功率约为H2为燃料时的72.5%。铌掺杂镧钙铁阳极对燃料的选择性催化作用使SOFCs以生物质气为燃料时的碳沉积现象得到了高效控制。综上,通过以生物质气为燃料的Ni-YSZ阳极SOFCs获得了电池碳沉积的基础数据和污染机制,进而通过Ag改性提高了Ni-YSZ阳极抗积碳能力,并开发了新型镧钙铁铌替代阳极,高效控制了电池以污泥高温热解生物质气为燃料时的碳沉积,并获得了良好的产电性能。本研究对污泥高温热解生物质气用作SOFCs燃料进行产电资源化和阳极的抗积碳机理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图文】:

示意图,阳极碳,阳极,示意图


含Ni阳极积碳形成示意图

示意图,阳极,示意图,溶度


是试验中对 Ni-YSZ 阳极进行银浸渍的参考示意图。为使量,试验通过改变浸渍液的溶度来进行调整,,使用浸渍溶度分为 1.0 mol/L、3.0 mol/L 和 5.0 mol/L。为了防止阴极和电解质造成影响,在浸渍前需对阴极和电解质层高温防水防腐蚀胶水。防护制备完成后,每颗电池对应渍温度为 80 ℃-100 ℃,浸渍时间为 2 min-10 min。浸渍于玻璃板在烘箱 100 ℃干燥 30 min-60 min。冷却后使用保护胶。在阳极残留的硝酸银晶粒通过 400 ℃-500 ℃烧时间为 30 min-45 min。后取出进行放电和表征测试。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703;TM91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庆山;;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高效利用生物质气前景分析[J];过程工程学报;2007年02期

2 蓝平;蓝丽红;谢涛;廖安平;;生物质合成气制备及合成液体燃料研究进展[J];化学世界;2011年07期

3 董长青;胡笑颖;杨勇平;张俊姣;张汉飞;董智慧;李永胜;;生物质气再燃减少流化床N_2O排放的实验研究[J];燃料化学学报;2010年02期

4 汪俊锋,常杰,阴秀丽,王铁军,吴创之;生物质间接液化制洁净燃料二甲醚[J];太阳能学报;2005年03期

5 蔡飞鹏;王建梅;王波;;生物质与煤气化特性的比较及对化工合成的影响[J];山东科学;2010年02期

6 戴立明;翁一武;刘爱虢;;生物质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排气催化燃烧实验研究[J];热能动力工程;2011年01期

7 李宇萍;王铁军;吴创之;吕永兴;李常河;椿范立;;三种生物质气一步法合成二甲醚的比较[J];太阳能学报;2008年04期

8 张鸿彦;赵军;许庆利;;生物质气合成燃料二甲醚[J];河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9 王晨光;王铁军;马隆龙;吴创之;高妍;;NiO-MgO固溶体蜂窝催化剂部分氧化重整净化生物质气特性[J];化工学报;2009年04期

10 师新广;雷廷宙;王志伟;何晓峰;;生物质气合成二甲醚在能源工业中的发展前景[J];河南化工;2008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朱威;尹艳红;高岑;夏长荣;孟广耀;;生物质裂解气体为燃料的电池理论电动势计算[A];第十二届中国固态离子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2 付严;常杰;王铁军;吕永兴;;固定床生物质气一步法合成二甲醚[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记者 黄宝锋 蔡晓华;宽甸能源结构转型肯下慢工夫[N];辽宁日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徐卫星;生物质电厂没柴烧?[N];中国环境报;2014年

3 王娴娴;农村用能示范项目着眼可再生[N];中国环境报;2007年

4 记者 张萌;页岩气之后是,牛?[N];第一财经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吴晓燕;以污泥高温热解生物质气为燃料的SOFCs产电与抗积碳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2 张强;生物质气发动机工作过程的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陈振奇;生物质炭中不同金属元素对生物质气固同步转化的催化作用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6年

2 王令金;大型火花点火生物质气发电机组的研究开发[D];山东大学;2006年

3 李永胜;流化床中生物质气燃烧对一氧化二氮排放的影响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9年

4 张汉飞;生物质气再燃脱除燃煤循环流化床烟气中N_2O的实验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5 季周盈;分布式供能系统中生物质气内燃机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6 孙一宁;不同制备方式生物质炭理化性质及对种子发芽影响的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7 范志林;生物质气再燃还原燃煤NO_x的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8 樊俊杰;60kW生物质气内燃发电机组控制系统设计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5372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huagong/25372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541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