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渗析处理电镀镍回收液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2-13 05:29
【摘要】:在电镀工艺中,镀件清洗所产生的漂洗废水中含有重金属离子,经离子交换法或膜技术处理可得到重金属离子含量较高的回收液,该回收液经深度处理后可返回镀槽再利用。本文主要研究电镀生产全光镀镍工艺过程中镍回收液的返槽再利用。由于现有的深度处理方法存在种种缺陷,得到的镍净化液在工业应用时会影响镀件质量,因而需要探究更加有效的净化技术。电渗析作为一项已广泛工业应用的净化工艺,具有分离浓缩的效果。本文采用电渗析技术处理电镀镍回收液,得到的镍净化液中,不仅杂质含量降低,镍含量也大幅提升,能达到除杂和浓缩的目的,为镍回收液返槽再利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归纳起来,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有:1.电渗析法处理模拟镍回收液的实验研究。电渗析法对模拟镍回收液的研究结果显示,在4种离子交换膜中筛选出BJT型离子交换膜进行后续实验;优化实验显示,电压是影响电渗析过程的主要因素,随着电压的增加,镍离子的分离速率加快,电渗析过程的效率增加。在溶液Ni~(2+)初始浓度为2 g/L、电压值为7.5V、浓缩室和淡化室流量均为8 L/h时,Ni~(2+)浓缩到8.39 g/L。2.电渗析法处理电镀镍回收液的实验研究。电渗析法对电镀镍回收液的研究结果显示,随运行时间的增加,COD相对去除率逐渐增大;而随初始浓度的增加,COD相对去除率逐渐减小。在Ni~(2+)初始浓度为2 g/L时,经电渗析处理后COD相对去除率可达65.11%,Ni~(2+)浓缩倍数可达3.38倍;有机物最终相对去除率可达到46.46%,对应的COD值为637.6 mg/L。当浓缩室溶液初始浓度为5 g/L时,有机物相对去除率可达57.24%,此时的镍离子的分离率和浓缩倍数分别为66.67%和5.49倍。3.镍净化液霍尔槽法电镀实验研究。有机物浓度对电镀质量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随着镀液中COD增加值的升高,镀片外观质量逐渐降低;镀片的镀层厚度也呈降低趋势。说明镀液中有机物的浓度不仅对镀片外观有影响,对镀层厚度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随着镀液中COD浓度的增加,镀片低区的发黑现象逐渐加重。而当净化液与新鲜槽液配比为1:9时,镀片外观上与原镀片并无明显差异,达到生产所需的要求,此时配制的镍镀液COD增加值为85.74 mg/L。实验表明,电渗析法处理得到的镍净化液按适当比例回用到镀槽对电镀质量无明显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五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Q153.12
本文编号:2579040
【学位授予单位】:五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Q153.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许鸿生,杨月飞;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生产中回收液的气相色谱分析[J];化学世界;1995年03期
2 吴双成;镀铬回收液在镀锌钝化上的应用[J];电镀与精饰;1997年03期
3 张贵勤;金宏;;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回收液中甲醛甲醇丁醇水二甲苯的分析方法研究[J];沈阳化工;1990年05期
4 肖丽红;马晓鸥;;臭氧/活性炭联用再生电镀镍回收液[J];广东化工;2011年04期
5 黄玉芳;曾云龙;唐春然;李春香;吴湘江;;合成N,N,N',N'-四(2-甲酯基乙基)乙二胺的绿色工艺研究[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6 马忠良;金属回收液中Fe(Ⅱ)和Fe(Ⅲ)的测定[J];冶金分析与测试(冶金分析分册);1985年02期
7 张河广;;根据原盐含钙、镁量合理控制回收液碱浓度及纯碱投入量[J];氯碱工业;1993年02期
8 ;[J];;年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陈妍娜;电渗析处理电镀镍回收液的研究[D];五邑大学;2016年
2 洪小峰;铬回收液脱钠与再利用技术研究[D];五邑大学;2014年
3 李双全;镍电镀回收液再生处理研究[D];五邑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5790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huagong/2579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