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工程论文 >

混凝土材料与结构力学性能分析的多尺度模型与算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0-02-13 15:42
【摘要】:混凝土材料作为一种典型的多尺度颗粒随机分布复合材料,是在土木、水利、建筑工程等领域应用最广的建筑材料。随着重大土-水-建工程的兴建,土-水-建工程的设计和建造走向精细化,以及计算技术和科学计算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混凝土材料及其结构的多尺度建模、材料与结构一体化的多尺度分析,以便更精确地预测和分析混凝土材料及其结构的物理和力学性能,为工程设计和优化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基于均匀化理论而发展起来的多尺度方法,通过引入材料微-细观随机构造的单胞模型,建立起混凝土微-细观构造与结构件,直到宏观结构性能之间的多尺度关联关系。多尺度方法不仅能有效地预测材料的等效参数,还能够精确地捕捉材料内部的局部构造特征,从而能够更精确地预测材料及其结构在建造期和服役期的力学和热力学性能。本文围绕着混凝土材料及其结构力学性能的预测和分析,开展了相应高阶多尺度模型的理论、算法及其数值模拟技术的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如下:1.将统计二阶双尺度分析方法应用于混凝土材料力学性能的预测,通过引入统一强度理论计算了相应的抗拉和抗压强度参数。将双尺度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作比较,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同时分析了不同骨料类型对等效参数的影响。2.针对随机复合材料粘弹性性能的预测,发展了一种统计二阶双尺度分析方法,给出了相应的算法过程,并将其应用到混凝土材料徐变行为的计算。计算了晚龄期混凝土材料在恒定压力载荷作用下的徐变行为,通过与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孔隙率和纤维的空间分布对硬化水泥浆和纤维混凝土材料徐变行为的影响。3.针对周期结构复合材料的老化粘弹性问题,发展了相应的二阶双尺度方法,通过误差分析和数值算例验证了二阶双尺度近似解能够更好地逼近原问题的真实解,说明了二阶校正项的必要性。从计算量的比较来看,采用传统的有限元方法求解这类问题时需要非常精细的网格剖分,使得求解规模非常之大,而二阶双尺度方法将原问题转换成一个宏观均质区域的均匀化问题和几个简单的单胞问题,所需要的计算代价要远小于有限元法。把上述的二阶双尺度公式推广到随机情形,将其用于混凝土材料徐变性能的分析,给出了有效松弛模量及局部单胞上应变和应力场的计算公式。通过数值算例讨论了不同骨料类型和加载龄期对宏观徐变性能的影响,分析了混凝土结构在徐变过程中的应力和应变的重分布情况。4.针对具有细-微观双重小周期构造复合材料的弹性力学问题,发展了一种高阶三尺度分析方法,推导了高阶三尺度近似解表达式,给出了计算位移场的算法流程。高阶三尺度方法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引入微观尺度单胞,在二阶双尺度解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校正,进而更加精确地捕捉材料内部的微观局部振荡行为。通过数值算例说明了引入微观的高阶修正项是完全必要的,所给出的算法是有效的。该三尺度方法可以很容易推广到随机问题,用于混凝土材料及其结构力学性能的预测和分析。
【图文】:

结构分类,复合材料,热电站,随机结构


(a)周期结构 (b)随机结构图 1-1 复合材料的结构分类混凝土目前已经成为土木、水利工程,城市的公共和民用建筑,,热电站以及核用最广泛的建筑材料,对国民经济的建设以及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

示意图,内部构成,混凝土材料,示意图


图 1-2 混凝土材料的内部构成示意图综上所述,本文针对混凝土类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了相应力学行为分析的高阶多尺度模型及其算法。本文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宏细观尺度上,旨在研究混凝土类材料宏观性能和细观结构之间的联系,为新型混凝土材料的设计与研发提供可靠有效的数值算法,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52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洪蔚;;新型混凝土材料[J];广州环境科学;2002年02期

2 刘万锋;;论混凝土材料的发展与应用[J];甘肃科技;2006年02期

3 宁建国;商霖;孙远翔;;混凝土材料动态性能的经验公式、强度理论与唯象本构模型[J];力学进展;2006年03期

4 贺勇;王火明;;特殊功能混凝土材料综述[J];山西建筑;2007年04期

5 黄世谋;赵新亚;;混凝土材料的历史与发展[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6 覃维祖;;混凝土材料与结构在低碳经济新形势下的发展方向[J];混凝土世界;2011年07期

7 周道传;朱海堂;;电磁波在混凝土材料表面的透射率研究[J];功能材料;2011年S4期

8 ;《现代混凝土材料理论与应用》出版[J];混凝土;2011年10期

9 熊百平;;高层建筑混凝土材料的选用浅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2年01期

10 宋小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苏博特”杯第二届全国大学生混凝土材料设计大赛纪实[J];混凝土世界;201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时胜;;研究混凝土材料动态力学性能的实验技术[A];Hopkinson杆实验技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马忠忠;周富生;;混凝土材料对结构裂缝的影响分析[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5卷)[C];2011年

3 仇新刚;马孝轩;;混凝土材料在酸性和中碱性土壤中腐蚀规律对比试验研究[A];第五届全国混凝土耐久性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4 华雪;曹毅;夏逸平;陶西贵;;侵彻混凝土材料的工程费效比分析[A];第16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7年

5 刘长春;吕和祥;关萍;;含有率效应的混凝土材料的粘塑性统一本构模型[A];第16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7年

6 郭力;李万金;郭小明;糜长稳;;考虑内部界面影响的混凝土材料损伤破坏过程研究[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7 姚武;;混凝土材料性能的现代测试技术与方法[A];2013年全国建材建工测试与评价新方法、新技术、新设备技术交流会会议资料集[C];2013年

8 阎培渝;;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评价和混凝土材料耐久性指标检测[A];2013年全国建材建工测试与评价新方法、新技术、新设备技术交流会会议资料集[C];2013年

9 刘海峰;宁建国;;冲击荷载下混凝土材料一维本构模型[A];第十二届现代数学和力学会议论文集[C];2010年

10 马孝轩;冷发光;仇新刚;;混凝土材料在土壤环境中腐蚀的试验研究[A];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土建结构工程安全性与耐久性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混凝土材料与人居环境[N];中国建材报;2004年

2 陈兴义;论传统混凝土材料的未来发展趋势[N];建筑时报;2011年

3 ;混凝土材料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N];中国建材报;2001年

4 记者 韩庆s⊥ㄑ对

本文编号:25791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huagong/25791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481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