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工程论文 >

平板陶瓷超滤膜去除电镀废水中重金属污染物工艺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18 22:22
   本论文研究平板陶瓷超滤膜工艺去除电镀废水中重金属污染物工艺效果。采用实验室方法研究了常见5种重金属离子的去除效果,比较了3种盐分离子和2种电镀添加剂对处理效果的影响,优化Fenton氧化法破除EDTA和柠檬酸类络合物的工艺条件,在中试规模试验中验证陶瓷膜处理效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确定并推荐了最佳工艺。分析总结了陶瓷膜应用于白峰电镀废水处理效果和存在的问题,完成翰f汽配电镀废水改造项目的方案设计。陶瓷膜能够有效去除Ni~(2+),最佳pH=10.5,膜通量为80 L/(m~2?h)。有关因素包括浓度负荷、电导率、盐分离子包括Ca~(2+)、SO_4~(2-)、Cl~-离子、添加剂糖精钠和十二烷基硫酸钠等,对平板陶瓷膜处理效果影响不显著。采用Fenton氧化法能够有效破除EDTA、柠檬酸形成的络合物。陶瓷膜能够有效去除Ni~(2+)、Cu~(2+)、Zn~(2+)、Cr~(3+)及Cd~(2+)等五种混合重金属污染物,最佳pH=11,膜通量为80 L/(m~2?h)。陶瓷膜过滤运行14 d,跨膜压差增长30.1 kPa,影响跨膜压差的因素主要是可逆膜污染,少部分为不可逆膜污染。陶瓷膜过滤中试工艺能够稳定高效去除重金属污染,最佳pH=9.5,膜通量为40 L/(m~2?h),碱剂选用NaOH。陶瓷膜出水颗粒粒径分布以2-5μm居多,浊度低于0.1 NTU。陶瓷膜工艺用于白峰电镀废水处理,不需要投加PAC和PAM、不需要沉淀池,缩短了工艺流程,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在运行过程中,发现陶瓷膜不适用于处理强碱性废水,存在环氧树脂软化和膜片强度下降的问题。论文研究成果应用于翰f电镀废水处理工艺升级改造项目,采用强耐碱性的聚四氟乙烯(PTFE)膜,膜通量为50 L/(m~2?h),采用分类收集和再集中处理相结合的设计原则,处理水量400 m~3/d,其中130 m3/d进行回用,270 m3/d达标外排。项目投资333.85万元,处理成本为14.06元/吨,具有较好的经济和环境效益义。
【学位单位】:清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X781.1
【部分图文】:

示意图,电镀工艺,流程,示意图


第 1 章 引言2图1.1 常见电镀工艺流程示意图镀前处理包括磨光、碱性除油、电解抛光、酸洗活化等。前处理效果差,将会导致镀件品质不合格。磨光是除掉零件表面的锈蚀、毛刺、划痕、砂眼、焊缝和氧化层等缺陷,提高零件的平整度。碱性除油是除掉镀件表面保护性的油脂。电解抛光是进一步降低镀件表面的粗糙度。酸洗活化是除掉镀件表面锈斑和氧化膜,使镀件表面没有杂质。镀前处理工序产生的废水主要是含油废水和酸碱废水。镀上金属层是电镀加工的核心工序,将直接影响镀件的表面性能。影响镀层质量的因素主要是主盐组分和添加剂。主盐组分与添加剂的组合决定了镀液的整体性能,比如在镀镍工艺中,加入十二烷基硫酸钠后,镀件表面张力下降,电沉积时在阴极析出的氢气泡不易停留在阴极表面,由此可以减少镀层麻点和针孔[9]。此工序产生的废水含有重金属离子、络合剂、光亮剂及表面活性剂等物质。镀后处理用以增强镀层的耐腐蚀性、可焊性以及抗变色能力等性能,这包括脱水处理、钝化处理、防变色处理以及提高可焊性处理。此工序产生的废水主要为钝化废水、刷洗地坪和极板的废水[10]

示意图,电镀废水,常规处理工艺,示意图


种重金属离子,常用于处理电镀废水[75,76]。常见的电镀废水处理工艺如图1.2所示:图1.2 电镀废水常规处理工艺示意图碱液与重金属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物絮体,这类絮体密度低,难以沉降[77]。实际工程应用中,投加铝盐或铁盐混凝剂来中和絮体表面负电荷使絮体达到电荷零点而发生混凝;通过聚丙烯酰胺(PAM)的网捕作用使絮体变大,加快沉降速度,强化工艺的沉淀效果[78]。混凝后废水溢流进入沉淀池,可以快速实现泥水分离,上清液经回调 pH 至 6-9 后排放,污泥外运处理。(2)化学沉淀工艺的优点及局限性为强化重金属氢氧化物的沉淀效果

示意图,电镀废水,深度处理,超滤膜


第 1 章 引言11图1.3 有机超滤膜深度处理电镀废水工艺示意图通过氧化破络使络合态的重金属离子变成离子态,化学还原使六价铬离子变为三价铬离子,完成预处理进入调节池。投加碱液,使离子态的重金属转变为相应的氢氧化物絮体,再投加添加 PAC,进行快速混凝,使絮体脱稳,再投加 PAM,使絮体聚沉,在沉淀池实现固液分离,污泥外运处理。上清液进入砂滤系统,尽可能去除参与浊度,降低进入膜池的悬浮物负荷,最后经过有机超滤膜处理,去除水中残留的颗粒物质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龚波;;提高电镀废水氟化物去除效果工艺研究[J];环境与发展;2017年06期

2 张莉;吴佳鹏;;含重金属电镀废水的治理[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年10期

3 ;南京源泉技术还电镀废水“清白”[J];表面工程资讯;2009年04期

4 邵利芬;杨玉杰;姚曙光;连庆堂;;含铜电镀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J];工业用水与废水;2007年03期

5 张仲仪;张志达;;怎样搞好电镀集中区电镀废水的处理[J];表面工程资讯;2006年06期

6 黄瑞光;五十年来我国电镀废水治理的回顾[J];电镀与精饰;2000年02期

7 黄海涛,黄逢春;电镀废水治理[J];材料保护;1996年01期

8 李亚峰,陈思荣;我国电镀废水治理概况与展望[J];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6年01期

9 吴乾菁,李昕,李福德,赵晓红;微生物治理电镀废水的研究[J];环境科学;1997年05期

10 季心康,郭小娟,单学伦;铁路电镀废水现状与对策[J];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环保;199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志才;;第三届全国电镀园区建设运营研讨会 电镀废水中的资源回收与利用[A];2014第三届全国电镀园区建设、运营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2 姚志全;;电镀废水集中处理技术与管理模式[A];中国水污染治理技术装备论文集(第十六期)[C];2011年

3 潘文刚;张水水;宋汉民;;选用特种分离膜技术高倍回用电镀废水工程案例简介[A];2011年全国电子电镀及表面处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4 刘杰;;镍、锡、铅综合电镀废水治理技术[A];全国SBR污水处理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袁诗璞;;电镀废水中重金属的沉淀去除法[A];2007(第13届)全国电子电镀学术年会暨绿色电子制造技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张金华;;混合电镀废水全面一体化达标新技术[A];北京电镀协会第六届二次会员大会暨2012年北京电镀行业年会论文集[C];2012年

7 黄翠萍;于正平;;认真实施《清洁生产促进法》应用新技术、做好电镀废水的治理[A];2002北京电镀行业清洁生产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符丽纯;李爱民;刘福强;陶学文;;以树脂吸附为核心的电镀废水深度处理技术研究[A];热烈庆祝中国化学会成立80周年——中国化学会第16届反应性高分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9 田海涛;;沸石红壤对电镀废水中重金属的吸附研究[A];全国排水委员会2012年年会论文集[C];2012年

10 蔡文广;;电镀废水的克星-电絮凝机介绍[A];第九届全国转化膜及表面精饰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特约记者 孟德贺;纳滤膜实现电镀废水零排放[N];中国化工报;2013年

2 记者 周晶晶 通讯员 郑君;电镀废水直排土壤 铬超标225倍[N];检察日报;2017年

3 本报通讯员 江丰登 于白枫;青岛市电镀废水可用膜处理[N];中国环境报;2011年

4 记者 左中甫 通讯员 陈明太 刘建功;南京源泉技术还电镀废水“清白”[N];南京日报;2009年

5 牟思南;电镀废水深度治理技术获突破[N];中国能源报;2016年

6 记者  周澜源;金艺电镀废水七成回用[N];苏州日报;2006年

7 徐华东;六百万治理电镀废水[N];温州日报;2005年

8 记者 杨康;电镀废水将实现“零排放”[N];珠海特区报;2011年

9 蔡忠仁;电镀废水循环回用技术获国家推广[N];中国化工报;2008年

10 张隽波;电镀废水在全国率先实现“零排放”[N];山西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代淑娟;生物吸附法去除电镀废水中镉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2 张佳;电镀废水净化的双金属羟基氧化物形成调控及污泥衍生催化剂对环境污染气体的分解应用[D];上海大学;2014年

3 黄寿强;稀土掺杂CaF_2基上转换光催化材料制备及降解有机污染物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4 郝学奎;具有捕集重金属功能的高分子絮凝剂CSAX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义;平板陶瓷超滤膜去除电镀废水中重金属污染物工艺研究[D];清华大学;2018年

2 严新美;基于两级A/O高电导率电镀废水尾水深度处理过程研究[D];江南大学;2018年

3 陶静;高效低成本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在含重金属离子电镀废水处理中的应用[D];厦门大学;2017年

4 林龙利;含镍电镀废水生物降解优势菌的筛选与试验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6年

5 朱梦羚;综合电镀废水中重金属的协同与竞争去除机理研究[D];上海理工大学;2015年

6 陈雪芬;电去离子技术处理含重金属电镀废水[D];浙江大学;2005年

7 吴明军;含膦含铜电镀废水的处理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0年

8 齐延山;低浓度络合铜镍电镀废水的处理技术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9 刘世德;综合电镀废水化学处理方法的预处理工艺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10 徐海旭;电镀废水中络合物对COD测定的影响[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222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huagong/28222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795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