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工程论文 >

顶烧式燃烧器燃烧和NO_x生成特性的数值模拟及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09 22:19
   烃类制氢转化炉是石油化工领域中使用蒸汽转化法进行转化反应生产合成氨原料气和氢气的核心设备。在目前节能减排的要求下,对制氢转化炉的燃烧效率和NO_x的排放都提出了新的要求。燃烧器作为烃类制氢转化炉的核心部件,其性能和NO_x排放情况对于整个转化炉的燃烧和污染物的生成都有重要的影响。目前大型转化炉大多采用燃烧器顶烧的形式,因此本研究中以顶烧式燃烧器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对顶烧式燃烧器燃烧和NO_x生成情况进行研究和优化。首先对一台转化炉顶烧式燃烧单元进行三维结构化网格建模,运用不同网格密度验证了其网格无关性。选择合适的计算模型对炉膛内燃烧和污染物生成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通过对于其速度场、温度场、组分分布、火焰形状、辐射壁面热通量和NO_x的生成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认为NO_x的生成主要受燃烧高温区和燃料空气的混合程度所控制,因此对于燃烧器低NO_x的优化研究应该集中在对于控制高温区的大小和优化燃料与空气的混合两方面。基于上述研究思路,分别选取过剩空气系数、空气预热温度、空气进口大小和燃料喷射角度四个参数探究参数变化对于燃烧器燃烧和NO_x生成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上述四个参数的变化对炉膛内的速度场,温度场、火焰形状、辐射传热和NO_x的生成均有很大的影响,且呈现一定的规律性。过剩空气系数的增加使炉膛内平均速度增加,温度分布不均匀性增加,高温区集中,火焰粗大,导致辐射能力降低,NO_x的生成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综合分析认为过剩空气系数为1.01时为最佳。预热空气系数增加使燃烧速度和温度水平都有升高,火焰形状范围和辐射能力有很大的提升,NO_x的生成量也呈单调递增的趋势,从经济和NO_x生成角度来分析,认为预热温度取400K为最佳。随着空气进口直径增大降低空气进口气速,使得燃料和空气的混合变差,虽然燃烧温度有所升高,辐射量也有所提升,但是NO_x的生成量增加较快,因此空气进口直径230mm时为最佳。倾斜角从小变大的过程中,剪切作用逐渐增强,使得燃烧提前,火焰锋面向中心靠拢,温度也越高,火焰长度变短,NO_x的生成量增幅也较大,因此倾斜角选择7度为最佳值。在上述研究基础上,通过文献调研发现在燃烧系统中添加稀释剂是降低NO_x的有效途径之一,且无需对燃烧器做任何改造。因此本文通过在燃料侧添加稀释剂Ar、CO_2、N_2和H_2O分别探究在稀释率0~0.4的情况下炉膛出口处EI_(NO_x)(NO_x排放指数,Emission Index of NO_x)和热效率的情况。结果表明:以上四种稀释剂均能降低NO_x的生成,且在相同的稀释率下对NO_x生成的抑制能力的排序为:N_2H_2OCO_2Ar。Ar和N_2的添加使得热效率随着稀释率增加而降低,但是CO_2和H_2O的加入会使热效率先提升然后下降。综合分析NO_x的生成量和热效率认为:采用CO_2和H_2O作为稀释剂是较好的选择,且稀释率在0~0.1的范围内为最佳。
【学位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TQ116.2
【部分图文】:

示意图,顶烧,制氢转化炉,示意图


第 1 章 引言背景及意义油化工、无机化工、冶金电力等现代工业中具有十分艺过程的重要的原料和清洁染料,工业生产中对其需,能耗物耗相对较低的烃类蒸汽转化法是现在工业上氢转化法是以烃类为原料,在一定的温度压力和催化剂产合成氨原料气和氢气的方法,其核心设备是烃类制有很多种形式包括:合成氨厂的一段转化炉、甲醇厂氢炉等[2]。如图 1.1 是典型顶烧式制氢转化炉示意图[3的,要求转化炉能够长周期操作,不间断运行,因此要求。

示意图,旋流燃烧室,流场,示意图


形成的还原性气氛会将一部分阶段也会产生新的 NOx,但是从总量上烧器同时采用了在这两种技术。燃烧器上应用较为普遍的技术,这种技术混合程度,使得火焰的燃烧较为稳定。如方式一般是通过无旋流的喷嘴,也有通过流燃烧产物会产生中心回流区,其好处是稀释未反应燃烧的空气和燃料,这样尤其用,且能保持稳定的燃烧火焰即使是在较燃烧室底部形成的边角回流区,回流区的但是其存在有利于促进炉膛内烟气整体循分布,低温烟气的循环能够带走一部分热还起到一定的稀释作用,从而限制了热力

流程图,软件计算,流程图,石油石化


- 12 -图 2.2 Fluent 软件计算流程图Fig 2.2 Calculation flowchart of Fluent是集流场、燃烧和热量、质量传输以及用在了石油石化领域的很多过程的研究从根本上来说,CFD 方法就是通过数问题进行模拟和分析的一种研究方法能应用于多个工程领域。下面对其设FD 涉及的流体力学的基本方程包括以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龙浩;;电厂低氮燃烧器改造对锅炉运行的影响研究[J];技术与市场;2019年06期

2 姬新峰;;燃油燃烧器改造成油气两用方案[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2年16期

3 徐志琴;除渣式燃烧器扩大了炉内改烧煤的选择[J];发电设备;1988年02期

4 黄庆康;煤除渣燃烧器的原理与应用[J];吉林电力技术;1988年Z1期

5 卫景彬;邹文华;;我国燃烧新技术介绍及风铲多功能燃烧器低NO_X污染论证[J];中国能源;1989年06期

6 苏利军;;300MW机组低氮燃烧器改造及其应用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年13期

7 郭巍;;低氮燃烧器改造对锅炉运行的影响[J];山东工业技术;2015年17期

8 束继伟;杜利梅;杨晓东;张立伟;金宏达;孟繁兵;;六角切圆锅炉低氮燃烧器改造前后污染物排放特性研究[J];黑龙江电力;2014年03期

9 杜利梅;束继伟;金宏达;孟繁兵;刘珊伯;;六角切圆锅炉低氮燃烧器改造前后燃烧特性的数值研究[J];黑龙江电力;2014年03期

10 孙国春;;合二厂低氮燃烧器改造及效果分析[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薛晓垒;金理鹏;陈宝康;陈敏;;国内某电厂600MW机组低氮燃烧器改造效果分析[A];2013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2 方久文;毕海岩;;燃烧器改造后的问题解决[A];全国火电600MW级机组能效对标及竞赛第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3年

3 方久文;毕海岩;;燃烧器改造后的问题解决[A];《电站信息》2013年第10期[C];2013年

4 叶剑勇;;660MW超临界机组锅炉低氮燃烧器改造与效果分析[A];浙江省电力学会2017年度优秀论文集[C];2017年

5 张光;;江苏南热发电有限责任公司#5锅炉节油燃烧器改造[A];全国火电100MW级机组技术协作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李杰义;李兵;刘英进;张强;崔建德;景国锋;甄志广;墨庆锋;孟杰;;良村热电#1锅炉低氮燃烧器改造试验研究[A];2016火电厂污染物净化与节能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6年

7 郑德兴;常子乾;张永波;刘增祥;;锅炉低氮燃烧器改造运行调整探讨[A];2015年火电厂污染物净化与节能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5年

8 陈立明;吴煜忠;潘国传;;420t/h锅炉微油点火燃烧器改造[A];全国火电100MW级机组技术协作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孙亮;张帅;袁红玉;;#3锅浅谈超临界机组低氮燃烧器改造[A];全国第八届电站锅炉专业技术交流年会论文集[C];2013年

10 李士强;王锋;;国电山东石横发电厂#4机组低氮燃烧器改造及对锅炉运行的影响[A];第四届火电行业化学(环保)专业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本报记者 于海江 通讯员 邱慧玲 李天彪;哈锅:深耕煤电升级改造市场[N];中国电力报;2017年

2 通讯员 李国兵;安徽马鞍山万能达电厂燃烧器改造成功[N];中国电力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刘晶;首台燃机低氮改造工程竣工[N];中国环境报;2011年

4 记者 王慧琼;深圳要办一届绿色大运[N];深圳特区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丁冬;地处主城区如何做好环保?[N];中国环境报;2014年

6 魏志浩;深圳能源为低碳经济发展提供清洁动力[N];中国能源报;2010年

7 记者 沈小妮;10台电厂燃机年底“降氮”八成[N];深圳商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冯兆兴;高挥发分煤种电站锅炉高效低NOx排放系统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7年

2 王菁;燃煤锅炉高效燃烧与低氮排放耦合技术研究[D];山西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文建;顶烧式燃烧器燃烧和NO_x生成特性的数值模拟及优化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8年

2 李鹏翔;300MW亚临界锅炉低NO_x燃烧改造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7年

3 顾玮伦;660MW超临界锅炉燃烧器结构对炉内流场的影响[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年

4 赵飞;清苑热电厂300MW锅炉低氮燃烧器改造试验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8年

5 白晶;600MW锅炉低氮燃烧器改造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年

6 李文倩;扁平焰燃烧器NO_x排放特性及结构优化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7年

7 郭猛猛;基于回流区稳燃机理的旋流逆喷燃烧器优化研究[D];煤炭科学研究总院;2018年

8 刘亚传;600MW四角切圆锅炉低氮燃烧器改造及运行控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年

9 王雷;电厂锅炉低氮燃烧器改造项目综合评价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6年

10 黄俊杰;300MW燃煤锅炉低氮燃烧器改造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8342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huagong/28342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4e1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