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工程论文 >

不同强度混凝土爆破漏斗形态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4 21:35
【摘要】:在现代生活中,混凝土是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得到了广泛应用。混凝土的爆破效应使建筑物受到强大冲击并遭到严重破坏。因此对混凝土的爆破漏斗形态进行研究,可以为国防和国民建设提供参考依据,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本文设计了不同强度的混凝土模型,开展混凝土在不同炸药埋深和药量下的爆破漏斗实验,研究爆破作用下的两种效果:一是鼓包运动,二是爆破漏斗,分析炸药埋深、药量和强度下的混凝土爆破漏斗形态,结果如下:(1)利用高速摄影系统对爆破漏斗模型表面进行拍摄,拍摄到混凝土表面的破裂过程,得到鼓包运动轮廓、中心位移和速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鼓包运动趋势和中心位移、速度变化一致;鼓包的凸起高度与药量大小呈正比;鼓包中心位移和速度的特征为加速-匀速;抵抗线为0.08m时,C40混凝土模型产生爆破漏斗的药量大于3g。(2)根据不同的爆破漏斗试验效果,得到炸药埋深和强度对混凝土爆破效应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同一强度混凝土随着炸药埋深的增大,爆破漏斗半径、深度和体积先增大后减小;同一埋深下,爆破漏斗半径、深度随着混凝土强度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爆破漏斗体积为逐渐增大。另外,同一强度埋深为0.13m时炸药的能量利用率最高;同一埋深小块(爆破块度25mm)数量与混凝土强度成反比。(3)运用量纲分析对爆破漏斗体积预测公式进行推导,由试验数据拟合得到了爆破漏斗体积和埋深、药量的表达式,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炸药埋深对混凝土爆破效应的影响规律,并由公式得出最佳埋深为18.3cm。(4)采用灰色系统理论对爆破漏斗影响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存在最优因素,炸药埋深为准优因素,介质强度为不可控因素。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U528
【图文】:

剖面图,尺寸图,试验模型,单位


根据试验要求,鼓包运动试验浇筑为 C40 混凝土,共 3 个模型;爆破漏斗模型分为 3 组,每组 5 个模型,A 组为 C40 混凝土,B 组为 C50 混凝土, C60 混凝土。根据物理试验需求,鼓包运动试验模型设计为φ1.0m×0.3m 的圆柱体试件漏斗模型设计为φ0.8m×0.5m 的圆柱体试件。爆破孔径均为 38 mm,提前预型尺寸如图 2-1 所示。a)鼓包运动模型 b)鼓包运动模型剖面图

水泥胶砂,搅拌机


西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 13模型浇筑成型的主要设备包括:JZM-350 型水泥胶砂搅拌机(如图 2-3)胶砂振动棒,浇注模具(如图 2-4)。同一强度混凝土须采用同一罐混凝土,按 JGJT23-2011 规程搅拌均匀装模后振动成型,然后抹平上表面。试件在时标明模型编号,便于区别。

模具,浇注模,西南科技大学,振动棒


西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 13模型浇筑成型的主要设备包括:JZM-350 型水泥胶砂搅拌机(如图 2-3)胶砂振动棒,浇注模具(如图 2-4)。同一强度混凝土须采用同一罐混凝土,按 JGJT23-2011 规程搅拌均匀装模后振动成型,然后抹平上表面。试件在时标明模型编号,便于区别。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干成;袁伟泽;顾金才;张向阳;颉旭虎;;围岩外加固抗爆炸成坑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7年10期

2 李祥龙;张松涛;李明扬;黄永辉;何丽华;;基于AUTODYN的岩石中爆炸鼓包运动模拟[J];煤炭学报;2016年S2期

3 肖建光;郑元枫;余庆波;王海福;;抛掷爆破混凝土介质飞散行为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6年10期

4 赖建中;朱耀勇;谭剑敏;;超高性能混凝土在埋置炸药下的抗爆试验及数值模拟[J];工程力学;2016年05期

5 李祥龙;胡涛;张智宇;黄永辉;;基于高速摄影技术爆破鼓包运动规律的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5年12期

6 邵良杉;赵琳琳;温廷新;孔祥博;;基于模糊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岩石可爆性评价[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5年07期

7 李胜林;刘殿书;崔英伟;赵贺云;;基于实测爆破地震波下的铁路特大桥桥墩动力影响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5年02期

8 张世豪;韩晶;焦国太;王华;王建平;;单个装药混凝土爆破毁伤效果敏感性分析[J];工程爆破;2014年03期

9 孟茁超;周科平;;基于拉-压损伤模型的爆破漏斗动力响应分析[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7期

10 崔溦;宋慧芳;张社荣;闫澍旺;;爆炸荷载作用下土中爆坑形成的数值模拟[J];岩土力学;2011年08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尊红;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设计方法及试验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8412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huagong/28412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f84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