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工程论文 >

碳载双金属纳米粒子复合物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7 22:21
   贵金属纳米材料在燃料电池中的应用非常广泛。特别是贵金属铂(Pt),是很多燃料电池阴阳电极反应的催化剂。然而Pt的价格大大提高了燃料电池的成本,并且它的储量少,极大地限制了其在商业上的发展。所以寻找Pt催化剂的替代品,并且提高贵金属利用率,降低燃料电池的催化剂的成本以及提高电催化剂的性能是一个重大课题。Pd、Rh、Pt是常见的贵金属,Cu、Fe、Ni、Co等是常用的廉价过渡金属。石墨烯等碳纳米载体的优良性能为燃料电池催化剂发挥出巨大的潜能。所以本论文旨在将贵金属与廉价过渡金属结合在一起,并且通过金属与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将贵金属与廉价金属形成的合金负载在碳材料上。然后探讨反应体系所需要的前驱体、还原剂、反应温度、pH值、金属原子比例等条件制备双金属/碳载体纳米复合物,通过透射电子显微(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及X-射线衍射(XRD)等表征技术对制备材料进行结构表征,通过循环伏安法与计时电流测试获得的材料在燃料电池电极反应中的催化性能。主要结果如下:1.使用预沉淀剂制备石墨烯负载PdCu合金纳米复合物(PdCu/GN)。通过改变前驱体的量制备出不同Pd/Cu原子比的复合物。在制备反应中,氧化石墨烯(GO)与金属氧化物之间的强相互作用使金属沉淀物PdO·H20/Cu(OH)2有序地锚定在GO的表面,金属-石墨烯之间的相互作用促进PdCu纳米晶展现出卓越的分散性和高的合金度。与商业化Pd/C相比,PdCu/GN纳米复合物对甲酸氧化有更高的电催化活性和稳定性。2.使用预沉淀剂制备碳球负载的RhCo合金纳米复合物(RhCo/CB)。探讨不同R1h/Co原子比的复合物,同时研究了它们对碱性介质中甲醇氧化反应的电催化性能。实验证明,RhCo/CB在甲醇反应中对中间产物有优良的抗毒性。与商业化Pd/C和Pt/C相比,Rh3Co1/CB纳米复合物对碱性介质中的甲醇氧化反应有更优越的电催化活性和稳定性,表明Rh基合金纳米晶在碱性甲醇燃料电池中是非常有希望替代Pt的阳极催化剂。3.通过氰胶自还原法制备得到碳纳米碗负载的PdCo合金纳米复合物(Pd2Co1/CWs)。扫描电子显微镜(SEl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表明制备得到的PdCo纳米晶是很小的立方体且一致地分散在碳纳米碗的表面,经过统计,PdCo立方体的尺寸大约是10.3nm。电化学测试表明,Pd2Co1/CWs纳米复合物在碱性介质中对乙醇氧化反应有很高的催化性能。与商业化Pd/C相比,其电催化性能显著提高。因此,Pd2Co1/CWs纳米复合物在碱性乙醇燃料电池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学位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O643.36;TM911.4
【部分图文】:

形貌,金属纳米材料,维度


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性的新型材料,并且在未来的科技发展中占有极其重具有独特的性质,贵金属纳米材料不但具有大块贵金很多独特的性质。例如材料的表面效应、体积效应、及宏观量子隧道效应。因其形貌与尺寸对其性能有材料的形貌与尺寸非常重要。根据贵金属纳米材料,例如原子团簇、多面体、纳米颗粒等;一维,如纳维,比如超晶格、多层片及超薄膜等;三维或称多壳结构等。这些贵金属纳米物质的多样结构与形貌及、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17,18]。??

纳米粒子,三角,晶种法,图像


?'J.A?cro?%(h??,:,》?W參騰黌》???舞??图1-4.?Rh纳米粒子的生长历程[140]??Figure?1-4.?TEM?images?of?the?intermediates?of?Rh?nanodendrites?at?reaction?times?of?(a)?2,?(b)?3,?(c)??4,?and?(d)?6?h.?(e)?Schematic?illustration?of?the?formation?mechanism?of?Rh?nanodendrites.??1.2.2.3晶种法??晶种法,是在反应溶液里加入贵金属纳米晶种,通过改变前驱体、稳定剂、??还原剂、晶种的加入量、反应速度、反应温度、溶液pH值,控制贵金属纳米颗粒??的组成、结构粒径大小和分布。此种方法已经合成了具有各种形状的金属纳米物??4??

碳材料,载体


的纳米复合材料,常用于中空材料的制备。这是种新颖节复合物的组分,在纳米复合材料制备方面,有很好的纳米复合材料的应用??断地对金属纳米材料的研究,现在双金属纳米材料催化重要的应用。主要有催化各种有机反应、汽车尾气的处剂、生物传感器等。??材料??然界最为常见的元素,其丰富的储量、可加工性和稳定民经济及生活的各个方面。由于各同素异形体的晶体结构也是千差万别。近些年来,人们已经通过各种手段制备米材料,这些新型的碳材料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从、医药等很多领域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22 ̄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陆陆;杜建新;杨荣杰;;含磷纳米复合物/聚氨酯弹性体复合材料的制备与阻燃性能[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年期

2 崔少男;张鹏;张亚琳;孙娜;侯燕玲;;聚氨酯/石墨烯纳米复合物的原位制备及温度-电阻行为[J];高分子学报;2015年12期

3 罗利明;彭同江;孙红娟;李莉;;TiO_2/蛭石纳米复合物的制备及产物结构变化研究[J];人工晶体学报;2014年06期

4 朱文晶;张胜义;;Ag_2Se/Se/SiO_2纳米复合物的制备及其光电性质[J];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3期

5 肖艳丽;王化杰;张胜义;;CuO/SnO_2/TiO_2纳米复合物的制备及光催化研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6 涂学忠;PolyOne和Nanocor携手制造纳米复合物[J];橡胶工业;2003年09期

7 塔林托亚;胡雪婷;赵斯琴;长山;;煤系高岭土/TiO_2纳米复合物的制备及吸附性能[J];应用化工;2017年02期

8 蔡志江;;细菌纤维素纳米复合物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10年03期

9 贺军;王艳;姜浩;唐静波;李珍发;张阳德;;基因纳米复合物对肝癌的靶向性治疗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9年04期

10 李伟;朱红;;有机硅-无机硅纳米复合物的制备及结构表征[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思佳;甲酸/肼硼烷高效脱氢催化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8年

2 任道远;沙蒿多糖的肝损伤保护、免疫调节及其载运姜黄素的稳态化递送[D];陕西师范大学;2018年

3 赵正柏;功能化SiO_2粒子、PMAA粒子的制备及其多种应用[D];东南大学;2017年

4 叶静;新型金属纳米材料在肿瘤细胞及肿瘤组织中靶向荧光成像的研究[D];东南大学;2017年

5 刘天宇;反向负载金/半导体氧化物纳米复合物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7年

6 王彦平;基于Fe_3O_4纳米复合材料的可控制备及吸波性能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7年

7 张雅洁;基于星状阳离子聚合物载体的基因输送研究[D];南京大学;2017年

8 尚婷婷;载普鲁士蓝靶向纳米复合物多模态显像及综合治疗裸鼠乳腺癌的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7年

9 朱岩;水性聚氨酯纳米胶囊对固体、液体包容性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10 赵丹;包埋稀土发光材料的核-壳型纳米复合物的制备和光物理性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可伟;生物医用材料用于光热—化疗联合抗肿瘤及肿瘤疫苗递送[D];暨南大学;2018年

2 翟亚南;碳载双金属纳米粒子复合物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8年

3 魏鹏程;磁性功能纳米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新疆大学;2018年

4 范洋;共递送吉西他滨和多西他赛脂质纳米复合物的制备和药效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8年

5 黄春芝;协同化疗和光热治疗的氧化石墨烯主动靶向纳米载药系统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8年

6 郭娜娜;LAH4-L1-siMDR1纳米复合物逆转卵巢癌多药耐药性[D];安徽医科大学;2018年

7 韩世涛;Cu_x-Ni/Ni(OH)_2/RGO纳米复合物的合成及其催化氢化作用[D];河南师范大学;2018年

8 周长青;微波场作用下高活性β-Ga_2O_3/SiC纳米复合物的制备及性能[D];黑龙江大学;2017年

9 梁伟鹏;光色可控型纤维素基铽铕双核纳米配位复合物结构与能量传递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7年

10 吴甜甜;光响应性共轭聚合物的基因输送增强研究[D];南京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8453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huagong/28453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725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