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性PZT基压电陶瓷电致疲劳特性及其机理研究
【学位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TQ174.1
【部分图文】:
第 2 章 文献综述第 2 章 文献综述2.1 压电陶瓷材料概述早在 1880s,J. Curie 和 R. Curie 兄弟就发现了正压电和逆压电效应[1-3]。如图 2.1 所示,当对压电晶体施以机械应力时,除产生相应的应变外,在晶体两端表面内还会出现数量相等、符号相反的束缚电荷,而且在一定范围内电荷密度与外加应力成正比。这种由机械能转变为电能的现象,就是正压电效应。相反的,由电能转变为机械能的现象称之为逆压电效应。
硬性 PZT 基压电陶瓷电致疲劳特性及其机理研究中心不再重合,从而导致晶体发生宏观极化,压电材料的两个端面出现异号电荷。反之,压电材料在电场中发生极化时,会因电荷中心的位移导致材料变形。在具有压电效应的20种点群晶体中,有10种点群是具有极性的。所谓极性压电晶体,是指外电场为零时,内部的电偶极矩已经存在有序排列,这种极化状态称为自发极化。在这之中,有一类晶体被称为铁电体,其最早由法国科学家 Valasek 在 1920年研究罗息盐时发现的[1,3]。这类晶体不仅一定温度范围内具有自发极化,且自发极化能随外电场转向。
第 2 章 文献综述改性‖调整压电陶瓷性能。掺杂改性主要分为施主掺杂(或软性掺杂)和受主掺硬性掺杂)。施主掺杂是指采用高价正离子取代低价正离子。例如,以 代 Zr4+或 Ti4+,以 La3+取代 Pb2+。根据电中性的要求,施主添加物的掺入品中形成铅空位,畴壁容易移动,使陶瓷的弹性柔顺系数和时间稳定性提高,受主掺杂则采用低价正离子取代高价正离子。例如,以 K+、Na+取代 Pb Fe3+、Al3+取代 Zr4+或 Ti4+。根据电中性的原理,受主添加物的掺入会在形成氧空位,从而使材料矫顽场增加,使之较难极化。同时受主掺杂材料随较明显的老化效应[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顾林松;李国禄;王海斗;徐滨士;邢志国;;提高PZT压电性能方法的研究现状[J];材料导报;2013年05期
2 陈丰;杨世源;王军霞;汪关才;黄文秀;;关于PZT压电陶瓷低温活化烧结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07年02期
3 李灵芝,肖定全,朱建国,余萍,赁敦敏,鄢洪建;从PZT体系看无铅压电陶瓷的可能应用[J];压电与声光;2004年06期
4 张林涛,任天令,张武全,刘理天,李志坚;硅基PZT铁电薄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J];半导体技术;2001年01期
5 王鸿,潘晓明;发射型PZT压电陶瓷的应变及性能[J];无机材料学报;1988年02期
6 娄利飞;杨银堂;李跃进;张萍;;硅基PZT压电薄膜微传感器的结构设计和实验研究[J];半导体学报;2007年05期
7 向芸,杨世源,牟国洪,王军霞,刘伟;快速均匀沉淀法制备PZT压电陶瓷超细粉体[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8 史鹏,姚熹,吴小清,张良莹;PZT铁电薄膜刻蚀的研究进展[J];压电与声光;2003年05期
9 吴湘伟,陈振华;用溶胶-凝胶法制备PZT铁电薄膜[J];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2002年04期
10 贺连星,李承恩;锰掺杂对硬性PZT材料压电性能的影响[J];无机材料学报;2000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彩云;硬性PZT基压电陶瓷电致疲劳特性及其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2018年
2 翟亚红;基于PZT的高可靠铁电存储器关键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3 刘海涛;PZT压电陶瓷纳米晶粉体合成及掺杂改性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4 马智超;纳米结构PZT的制备及光学性能[D];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
5 谢睿;精细结构PZT陶瓷阵列的新型凝胶注模成型研究[D];中南大学;2014年
6 万静;PZT薄膜晶化机理及取向控制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7 蔡道林;PZT铁电存储器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8 许晓慧;基于PZT厚膜的MEMS微变形镜[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9 杜连明;PZT激励同步压缩放电通道微细电火花加工技术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10 彭强祥;PZT厚膜热释电材料及非制冷红外器件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贺苗;基于差分进化算法的PZT压电陶瓷电畴翻转的研究[D];厦门大学;2017年
2 高轩;基于PZT的面内压电微驱动器设计[D];北方工业大学;2017年
3 刘欣;压电陶瓷(PZT)特性的分析及实验测试[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4 王震东;PZT铁电薄膜的磁控溅射低温生长[D];南昌大学;2006年
5 陈富贵;PZT铁电薄膜的疲劳与老化特性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6 柳擎;PZT铁电薄膜的掺杂改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7 吕景明;PZT厚膜的电射流沉积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8 蒲朝辉;PZT铁电薄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9 惠文渊;锆钛酸铅PZT薄膜制备及氢气退火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10 张丹书;多畴PZT铁电薄膜畴变的实验和理论研究[D];湘潭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8657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huagong/2865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