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线性CSTR系统的控制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08 20:48
连续搅拌反应釜(Continuously Stirred Tank Reactor,CSTR)是化工生产中一种常见的反应容器,在化工领域有着广泛的使用,其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至关重要。CSTR系统具有一些较难攻克的难点,其系统自身具有很强的时滞特性与非线性,导致其控制系统大都算法复杂且鲁棒性、实时性相对来说较差。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Sliding Mode Control,SMC)作为一种常见的控制方法,已经广泛应用在实际的工业生产控制过程中,目前由于SMC普遍存在对系统模型依赖度高、计算复杂、抖振问题等难以解决的难点,越来越多的学者和专家对其进行改进和完善,以期达到性能更好的控制效果。本文在传统的SMC方法中加入了基于传递函数恢复法(Loop Transfer Recovery,LTR)的观测器的设计与改进,针对非线性系统CSTR进行控.制系统设计。在此研究背景下,本课题完成以下几方面的工作:首先,针对本文选中的非线性系统研究对象CSTR温度控制系统,阐述了系统的具体构造和基本工作原理,并建立连续搅拌反应釜系统的非线性数学模型。为了方便运算与处理,本文从机理模型推导出了系统无量纲化后的模型,通过Simulink仿真对模型自身的稳定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叙述。其次,完成了基于ARX模型的预测控制的CSTR控制系统设计。为了实现预测控制算法,对模型进行改进,分别建立了系统的问稳态模型、动态模型与预测模型;在此基础之上,提出理想的性能指标,设计滚动优化,实现了系统的逐步最优。仿真分析表明,信号响应动态品质良好,算法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再次,对常用于非线性系统的SMC方法的原理与传递函数恢复法LTR技术的文献进行了查阅与研究,结合目前国内外SMC与LTR领域的相关技术研究,给出了本文所用到的一些控制方法的理论基础概述,为后续在CSTR模型中的具体控制做了铺垫。最后,为解决SMC方法中存在的过于依赖系统自身状态、计算量极大、控制过程中存在抖振等难点,针对CSTR温控系统非线性模型,设计了基于LTR状态观测器的改进型SMC方法。该方法比较有效的解决了上面所提到的问题,削弱了系统抖振和对系统自身状态的过于依赖,并且设计出的LTR观测器对系统的摄动具有完全不变性,同时有效的避免了外界干扰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基于LTR方法的改进型SMC算法,在连续搅拌反应釜温度的控制器设计中具有良好的性能,无论是实时性还是鲁棒性,都能达到预期效果,系统很快达到稳定状态。再次基础之上与预测控制系统进行对比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基于LTR的SMC方法在CSTR非线性控制系统中的控制性能在一定程度上比基于ARX模型的预测控制方法优秀,显示了该方法改进效果突出,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恢复性能和稳定性。
【学位单位】:北京化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TQ052
【部分图文】:
应器就是本文所研宄的CSTR,无论是匀相反应还是多相反应均可在CSTR中进行,??也就是说固液、液液、液气等反应均可。原因是连续搅拌反应釜内部存在搅拌装置,??可以达到让反应物物料浓度均匀的目的。CSTR的具体结构图如图2-1所示,CSTR??主要由搅拌容器与搅拌机两个部分组成,而搅拌容器分为筒体、换热元件和内构件三??个部分;搅拌机分为搅拌轴、密封装置、搅拌器和传动装置几个部分。??9??
的反应过程及导热原理进行分析,建立理想的非线性CSTR数学模型。??对于一个单向的放热反应—?来说,主要有恒容夹套与反应器两个主要部??件,并通过单通道导入冷却剂实现降温过程,一个典型的CSTR如下图2-2所示。课??题中为了方便建模与仿真,假设设备为完全理想化,使反应可以充分发生,基于此建??模过程中做如下假设:??假设2.1.反应釜的搅拌为完全理想,物料可是实现完全混合接触,反应可以充分??发生;??假设2.2.反应物料与冷却剂的一般物理特性为常数,不随温度改变而改变;??假设2.3.反应釜外环境理想,无热量交换;??假设2.4.在反应进程中,进料和出料的流量相同。??Q?F?7>。???[><1?,??Reactor?feed?A?B??d?oil.?b—'??m?Coolant?outlet??Hi?(>b?■??Coolant??Reactor?product??图2-2?CSTR系统示意图??Fig.2-2?Schematic?CSTR?system?diagram??11??
H2=-FCpp{Tf-T)?+?hA{T-Tc)?(2-10)??图2-3给出//,、巧和反应温度之间的关系曲线。??6??x10??4??■?■?■?■?■?.?■???广??I。.?-??-2??:???H2???H1???4??1?1?1?1?1????310?320?330?340?350?360?370?380?390??T(K)??图2-3放热量与移热量和温度之间的对应关系??Fig.2-3?Relationship?of?generated?heat,?removed?heated?and?reactor?temperature??从图中可以看出以下三种情况:??1、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75318
【学位单位】:北京化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TQ052
【部分图文】:
应器就是本文所研宄的CSTR,无论是匀相反应还是多相反应均可在CSTR中进行,??也就是说固液、液液、液气等反应均可。原因是连续搅拌反应釜内部存在搅拌装置,??可以达到让反应物物料浓度均匀的目的。CSTR的具体结构图如图2-1所示,CSTR??主要由搅拌容器与搅拌机两个部分组成,而搅拌容器分为筒体、换热元件和内构件三??个部分;搅拌机分为搅拌轴、密封装置、搅拌器和传动装置几个部分。??9??
的反应过程及导热原理进行分析,建立理想的非线性CSTR数学模型。??对于一个单向的放热反应—?来说,主要有恒容夹套与反应器两个主要部??件,并通过单通道导入冷却剂实现降温过程,一个典型的CSTR如下图2-2所示。课??题中为了方便建模与仿真,假设设备为完全理想化,使反应可以充分发生,基于此建??模过程中做如下假设:??假设2.1.反应釜的搅拌为完全理想,物料可是实现完全混合接触,反应可以充分??发生;??假设2.2.反应物料与冷却剂的一般物理特性为常数,不随温度改变而改变;??假设2.3.反应釜外环境理想,无热量交换;??假设2.4.在反应进程中,进料和出料的流量相同。??Q?F?7>。???[><1?,??Reactor?feed?A?B??d?oil.?b—'??m?Coolant?outlet??Hi?(>b?■??Coolant??Reactor?product??图2-2?CSTR系统示意图??Fig.2-2?Schematic?CSTR?system?diagram??11??
H2=-FCpp{Tf-T)?+?hA{T-Tc)?(2-10)??图2-3给出//,、巧和反应温度之间的关系曲线。??6??x10??4??■?■?■?■?■?.?■???广??I。.?-??-2??:???H2???H1???4??1?1?1?1?1????310?320?330?340?350?360?370?380?390??T(K)??图2-3放热量与移热量和温度之间的对应关系??Fig.2-3?Relationship?of?generated?heat,?removed?heated?and?reactor?temperature??从图中可以看出以下三种情况:??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彭程;王新民;张斯哲;陈晓;;基于LQG/LTR的飞翼飞机阵风减缓系统研究[J];飞行力学;2015年02期
2 崔挺;严运兵;肖小城;;LQG/LTR控制在二级倒立摆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14年04期
3 吴晔;陈峻山;曹培培;;LQG/LTR控制在天线伺服系统预定回路中的应用[J];制导与引信;2013年03期
4 王丽梅;史佳林;许长林;;基于H_∞/LTR综合方法的永磁直线同步电机鲁棒控制[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2013年03期
5 郑翌;王新民;杨森;谢蓉;;基于LQG/LTR控制的大型客机飞/推综合控制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年04期
6 黄正良,万百五,韩崇昭;双线性系统稳态模型估计及其强一致性分析[J];自动化学报;1995年05期
7 朱学峰;CSTR的非线性预测控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于海良;LQG/LTR方法在转台系统中的应用[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8753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huagong/2875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