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IL-101(Fe)构筑杂原子掺杂碳材料及其氧还原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28 18:37
由于传统的燃料电池阴极氧还原(ORR)催化剂,即铂基催化剂,其高成本、甲醇耐受度低且催化性能不稳定等原因,制约了燃料电池的商业应用进程。因此,燃料电池亟需开发一种成本低廉,性能突出且稳定性高的ORR催化剂将以替代铂基催化剂。目前,氮掺杂碳材料催化剂由于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稳定性与甲醇耐受性被认为是可能替代铂基催化剂成为广泛使用的ORR催化剂。其中有机金属骨架(MOFs)因其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良好的孔隙结构和可以提供有序碳结构,并在催化过程中电子传递和物质交换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开发更高效的ORR电催化剂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在本文中,基于MIL-101(Fe)这种MOFs材料本身具有极高的比表面积(32003900 m2 g-1)和其独特的八面体结构碳骨架作为催化剂的主要框架,通过对氮源的选择与双原子掺杂对其修饰过程的探索。并对催化剂进行不同的电化学测试表明其在电催化性能,并以不同的物理表征加以证明分析。具体分为以下三部分:第一部分MIL-101(Fe)制备三维多孔富氮八面体碳用于氧还原研究一定程度上,碳材料中氮的...
【文章来源】:西北师范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概述
1.2 氧还原反应概述
1.3 非贵金属氧还原催化剂
1.3.1 过渡金属氧还原催化剂
1.3.2 非金属氧还原催化剂
1.4 特殊形貌催化剂
1.5 研究内容及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章 MIL-101(Fe)制备三维多孔富氮八面体碳用于氧还原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试剂与仪器
2.2.2 催化剂的制备
2.2.3 催化剂的物理表征
2.2.4 催化剂的电化学测试
2.3 结果与讨论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MIL-101(Fe)制备氮、磷双掺杂碳用于氧还原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试剂与仪器
3.2.2 催化剂的制备
3.2.3 催化剂的物理表征
3.2.4 催化剂的电化学测试
3.3 结果与讨论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聚吡咯包覆MIL-101(Fe)制备氮掺杂碳用于氧还原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试剂与仪器
4.2.2 催化剂的制备
4.2.3 催化剂的物理表征
4.2.4 催化剂的电化学测试
4.3 结果与讨论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Evolving strategies for tumor immunotherapy:enhancing the enhancer and suppressing the suppressor[J]. Yan Gu,Yanfang Liu,Xuetao Cao. National Science Review. 2017(02)
本文编号:3165970
【文章来源】:西北师范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概述
1.2 氧还原反应概述
1.3 非贵金属氧还原催化剂
1.3.1 过渡金属氧还原催化剂
1.3.2 非金属氧还原催化剂
1.4 特殊形貌催化剂
1.5 研究内容及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章 MIL-101(Fe)制备三维多孔富氮八面体碳用于氧还原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试剂与仪器
2.2.2 催化剂的制备
2.2.3 催化剂的物理表征
2.2.4 催化剂的电化学测试
2.3 结果与讨论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MIL-101(Fe)制备氮、磷双掺杂碳用于氧还原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试剂与仪器
3.2.2 催化剂的制备
3.2.3 催化剂的物理表征
3.2.4 催化剂的电化学测试
3.3 结果与讨论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聚吡咯包覆MIL-101(Fe)制备氮掺杂碳用于氧还原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试剂与仪器
4.2.2 催化剂的制备
4.2.3 催化剂的物理表征
4.2.4 催化剂的电化学测试
4.3 结果与讨论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Evolving strategies for tumor immunotherapy:enhancing the enhancer and suppressing the suppressor[J]. Yan Gu,Yanfang Liu,Xuetao Cao. National Science Review. 2017(02)
本文编号:31659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huagong/3165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