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掺杂多孔二氧化钛的制备、表征和光催化性能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银掺杂多孔二氧化钛的制备、表征和光催化性能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纳米氧化钛作为半导体光催化剂有广泛的应用范围,但存在光能利用率低且光生电子空穴复合率高的缺陷。针对这两个缺陷,本文通过造孔和掺杂的手段来提高氧化钛的光催化活性。利用以PEG-1000为模板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多孔二氧化钛,并通过正交实验法优选多孔氧化钛的制备条件。再利用紫外光还原法在多孔氧化钛中进行银掺杂,筛选银掺杂多孔氧化钛的制备条件。对所制备样品进行多种表征:静态氮吸附仪(BET)、X射线粉末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等。最后对银掺杂样品的光催化条件进行优化,并进行动力学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多孔氧化钛的最佳制备条件是n(水):n(钛酸丁酯)=10:1,n(PEG):n(钛酸丁酯)=0.25:1,马弗炉中450℃煅烧3h。多孔氧化钛的比表面积为33.9899m2/g,孔容为0.1583m L/g,平均孔径为9.4nm;其XRD图显示出锐钛矿相为主,粒径为16.7nm;SEM中可观察到多孔氧化钛是球型颗粒。50m L,10mg/L的甲基橙溶液在紫外灯照射下自制多孔TiO_2能在120min内降解完全。银掺杂多孔氧化钛的最优条件:掺银量为1.5%,紫外光照还原的时间为7min。1.5%Ag-TiO_2样品测试的比表面积为6.5183 m2/g,孔容为0.1442m L/g,平均孔径为1.0nm;吸收峰在紫外可见谱发生明显红移;XRD图显示银的掺入没有改变锐钛矿相,但是抑制了金红石的生成,粒径约为12.6nm。利用1.5%Ag-TiO_2样品80min内在紫外光和可见光下的降解率分别达到99.99%和93.35%。银的掺入改善了多孔氧化钛的结构,使光吸收能力增强,光吸收范围拓宽,提高太阳能利用率。1.5%Ag-TiO_2样品光催化降解反应的最优条件是:降解时间紫外光为80min,可见光为100min,催化剂使用量为4g/L,甲基橙溶液c0=10mg/L。碱性条件下溶液pH值越大,酸性条件下溶液pH值越小,光催化性越好,且酸性优于碱性。加入双氧水也可以提高光催化活性。本文还针对甲基橙溶液在紫外光条件下降解反应的动力学进行研究,发现光催化反应符合动力学准一级反应模型。
【关键词】:光催化剂 多孔氧化钛 银掺杂氧化钛 甲基橙 光催化性能
【学位授予单位】:中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O643.36;TQ134.1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1 绪论11-27
- 1.1 纳米半导体材料简况11-15
- 1.1.1 纳米半导体材料的研究现状12-13
- 1.1.2 纳米半导体材料的光催化性13-15
- 1.2 纳米TiO_2材料15-24
- 1.2.1 纳米TiO_2的光催化性及机理17-18
- 1.2.2 纳米TiO_2的制备方法18-20
- 1.2.3 纳米TiO_2的改性20-22
- 1.2.4 纳米TiO_2的应用22-24
- 1.3 多孔TiO_2材料的研究现状24-25
- 1.4 论文研究目的、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25-27
- 1.4.1 论文研究目的、意义25-26
- 1.4.2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26-27
- 2 多孔TiO_2的制备、表征和光催化性能评价27-45
- 2.1 引言27-28
- 2.2 实验制备过程28-32
- 2.2.1 仪器、药品28-29
- 2.2.2 多孔TiO_2的制备29
- 2.2.3 光催化性能实验29-31
- 2.2.4 样品测试与表征31-32
- 2.3 多孔TiO_2制备条件优选32-41
- 2.3.1 模板剂的影响32-34
- 2.3.2 模板剂(PEG-1000)用量的影响34-35
- 2.3.3 蒸馏水用量的影响35-36
- 2.3.4 煅烧温度影响36-38
- 2.3.5 煅烧时间影响38-39
- 2.3.6 正交实验39-41
- 2.4 多孔TiO_2表征41-44
- 2.4.1 多孔TiO_2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41-42
- 2.4.2 多孔TiO_2 XRD分析42-43
- 2.4.3 多孔TiO_2电镜分析(SEM)43
- 2.4.4 多孔TiO_2 UV-Vis DRS分析43-44
- 2.5 本章小结44-45
- 3 银掺杂多孔TiO_2的制备、表征和光催化性能评价45-56
- 3.1 引言45
- 3.2 实验制备过程45-46
- 3.2.1 仪器、药品45-46
- 3.2.2 银掺杂多孔TiO_2的制备46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46-55
- 3.3.1 不同制备方法的银掺杂样品光催化性能评价46-48
- 3.3.2 掺银量对光催化性的影响48-49
- 3.3.3 紫外光照还原时间对光催化性的影响49-50
- 3.3.4 FI-IR光谱分析50-51
- 3.3.5 UV-Vis DRS分析51-52
- 3.3.6 比表面及孔径分析52-53
- 3.3.7 SEM分析53-54
- 3.3.8 XRD分析54-55
- 3.4 本章小结55-56
- 4 光催化降解甲基橙条件的探究56-65
- 4.1 引言56
- 4.2 实验药品及过程56-57
- 4.3 不同降解反应条件对光催化性的影响57-62
- 4.3.1 光催化降解时间57-58
- 4.3.2 光催化剂的用量58-59
- 4.3.3 甲基橙溶液的起始浓度59-60
- 4.3.4 pH值60-61
- 4.3.5 氧化剂H_2O_2的加入量61-62
- 4.4 催化剂用量对甲基橙光催化反应的动力学研究62-63
- 4.5 本章小结63-65
- 5 结论65-67
- 参考文献67-7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73-74
- 致谢74-7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日本市场二氧化钛供不应求[J];氯碱工业;2000年10期
2 ;英成功从二氧化钛直接提取钛[J];氯碱工业;2000年12期
3 ;2000年世界二氧化钛供应趋紧[J];天津化工;2000年02期
4 ;二氧化钛的制备[J];无机盐工业;2001年01期
5 吴永庆;二氧化钛的制造[J];化学世界;1956年12期
6 丁宝桐;;日本二氧化钛提价[J];无机盐工业;1983年03期
7 丁宝桐;我国急于想进口二氧化钛[J];无机盐工业;1985年03期
8 张焕臻;泰国将建成一座二氧化钛厂[J];有色冶炼;1986年06期
9 陆山南;;世界二氧化钛的生产厂家简介[J];中国涂料;1987年03期
10 ;黑色氧化钛粉末的制备[J];无机盐工业;199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乐飞;杨志宁;张昭;;超声洗涤水合二氧化钛的研究[A];第一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上)[C];2004年
2 林海;胡永平;;超细非金属矿物颗粒表面包覆二氧化钛膜的机理[A];中国颗粒学会2002年年会暨海峡两岸颗粒技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2年
3 姚礼峰;邓江峰;沈强;张联盟;;厚度可控的二氧化钛中空微球的制备[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6年
4 王艳丽;王佳;卢琼;陈欣欣;张海娇;焦正;;纳米二氧化钛的表面荧光修饰及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化学生物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5 孙庆文;林原;;快速制备具有颗粒填充的二氧化钛管阵列应用于高效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A];第十三届全国太阳能光化学与光催化学术会议学术论文集[C];2012年
6 雷万华;王雪松;张宝文;;抗坏血酸表面修饰的二氧化钛纳米颗粒的光动力活性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2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7 张学军;张雅心;莫瑶;;介孔碳/二氧化钛复合材料的制备[A];第22届炭—石墨材料学术会论文集[C];2010年
8 王远;刘卫军;谢峥;桂琳琳;唐有祺;;光诱导超亲水性氧化钛复合膜的研究[A];2000'全国光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9 马跃东;;晶型、粒径及复合比例可控的纳米二氧化钛制备技术及应用[A];建设小康与高技术产业化——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第35分会场论文集[C];2003年
10 黄朝章;崔超;李佳;胡斌;;新型氧化钛中空膜的合成、表征及其在痕量元素分析中的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分析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海波;日本市场二氧化钛供不应求[N];中国化工报;2000年
2 文欣;世界二氧化钛市场恢复性增长[N];中国化工报;2003年
3 肖化;全球二氧化钛市场需求强劲[N];中国化工报;2004年
4 ;2004年二氧化钛市场将出现强劲反弹[N];中国石油报;2003年
5 飘尘;2006年世界二氧化钛需求平稳[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6年
6 李港;全球二氧化钛货紧价升[N];国际商报;2003年
7 中塑;亚洲塑料用二氧化钛需求增长最快[N];国际商报;2003年
8 张海波;日本拟提高氧化钛出口价格[N];国际经贸消息;2002年
9 饶兴鹤;全球二氧化钛市场炙手可热[N];中国化工报;2006年
10 王军;全球二氧化钛市场需求年增速2%-3%[N];广东建设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华浩;基于二氧化钛团聚球的异质结纳米材料的合成及催化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2 蔡宁宁;氧化钛纤维的制备及其负载微纳米晶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3 张晓凡;TiO_2基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光电催化性能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4 邹晓新;多孔二氧化钛材料的制备、微结构调控及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王万丽;氮氧化钛制备及其在氧电极中应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6 和东亮;掺杂改性的二氧化钛纳米材料的光催化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7 罗燕;基于天然纤维素物质的二氧化钛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质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8 杨颖;工业钛液制备铁掺杂硫酸化多孔二氧化钛及其机理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9 莫丽玢;氢在二氧化钛中的行为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5年
10 张阳;基于过氧化钛体系钛基功能化材料的可控合成及其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理化技术研究所);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柳涛;纳米二氧化钛/硅藻土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2 贺天成;纳米二氧化钛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3 刘大伟;二氧化钛包覆云母氧化铁颜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4 盛世玉;亚氧化钛阴极用于微生物电解去除酸性红B的效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5 杨健林;二氧化钛及其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合成和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6 常建兵;贵金属—氧化物纳米复合体的制备表征及应用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7 陈周丽;基于静电纺丝法制备阶层式多孔二氧化钛基纳米复合纤维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5年
8 方慧;银/二氧化钛三维阵列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9 张强;仿生合成二氧化钛/碳复合材料及电化学性能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5年
10 周硕林;二氧化钛颜料光化学及催化性能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银掺杂多孔二氧化钛的制备、表征和光催化性能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58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huagong/355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