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基植生型生态混凝土制备技术及其工作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17 19:24
目前我国边坡防护工程中,传统护坡方式对我国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可逆的破坏,生态建设势在必行。植生型生态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型的生态护坡材料,能够兼具边坡防护与生态保护的双重作用。目前在我国对植生型生态混凝土的设计应用缺少系统性的研究。本文从植生型生态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配合比的设计、基本性能的测试及生态护坡应用方面进行了研究探讨。原材料的选择原则是基于对工业废气物的重复利用,粗集料为张家口张北地区的浮石和张家口宣化钢厂的废弃钢渣,掺加料为粉煤灰、铁尾矿粉。本文的配合比设计方法选择体积法,设计出植生型生态混凝土的性能的评价指标。通过试验发现植生型生态混凝土28d抗压强度≥15MPa,透水系数≥10mm/s,孔隙内碱度为810。通过查阅文献和试验分析,提出制备植生型生态混凝土的合理工艺。本论文试验过程采用正交试验法,对试验结果进行极差分析,探讨不同影响因素砂率、水胶比、粉煤灰掺加量、铁尾矿粉掺加量对混凝土抗压强度、透水系数、有效孔隙率、碱度的影响规律,并结合材料学相关的科学原理,优选出了最佳的植生型生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案。通过分析植生型生态混凝土设计时所得的试验结果,发现...
【文章来源】: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河北省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自来水酸碱性测定Fig.2-1Determinationofacidalkalinityoftapwater
图 2-2 普通硅酸盐水泥Fig. 2-2 Common Silicate Cement表 2-2 普通硅酸盐水泥物理力学性能ic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ommo初凝时间(min)终凝时间3d 抗压强度28d强4110 175平均值25.4平5≥45 ≤600 ≥17.0 ≥中掺入粉煤灰见表 2-3、图 2-3 及调节混凝土各种性能的作用。表 2-3 粉煤灰化学成分Table 2-3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fly aaO Al2O3TiO2Fe2O33.56 28.24 2.20 11.21
图 2-2 普通硅酸盐水泥Fig. 2-2 Common Silicate Cement 2-2 普通硅酸盐水泥物理力学性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omm初凝时间(min)终凝时间3d 抗压强度28110 175平均值25.4平≥45 ≤600 ≥17.0 中掺入粉煤灰见表 2-3、图 2-3调节混凝土各种性能的作用。表 2-3 粉煤灰化学成分able 2-3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fly O Al2O3TiO2Fe2O356 28.24 2.20 11.21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植生型多孔混凝土的研究综述[J]. 冯永存,宋少民. 江西建材. 2014(12)
[2]混凝土抗冻性能与渗透性能试验[J]. 龙镁. 交通世界(建养.机械). 2013(11)
[3]无砂大孔生态混凝土试验研究[J]. 曾培玲. 混凝土. 2012(10)
[4]再生粗骨料混凝土耐久性试验研究[J]. 霍艳华,毛添钿,熊进刚.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12(02)
[5]外加剂对无沙大孔生态混凝土性能的影响[J]. 王丽梅,王静. 人民黄河. 2011(09)
[6]水泥水化过程的细观力学模型与性能演化[J]. 李春江,杨庆生. 复合材料学报. 2006(01)
[7]多孔混凝土铺装吸声性能试验研究[J]. 王波,霍亮,高建明.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04(04)
[8]环保型绿色植被混凝土的开发与应用[J]. 孙永军,刘学功,程庆臣,隋涛,张岳松. 水利水电技术. 2004(01)
[9]透水性混凝土路面材料强度的研究[J]. 杨静,蒋国梁. 混凝土. 2000(10)
博士论文
[1]重庆市长寿区城市河岸生态修复技术研究[D]. 赵占军.北京林业大学 2011
[2]石灰石粉作混凝土掺合料的性能研究及机理分析[D]. 文俊强.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 2010
[3]高孔隙率低碱度胶凝材料的研究[D]. 奚新国.南京工业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秸秆灰基生态混凝土净水性能及抗冻性分析[D]. 康浩.黑龙江大学 2017
[2]植生型多孔混凝土在生态护坡的应用研究[D]. 房嘉铭.重庆交通大学 2016
[3]集料骨架结构对多孔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D]. 郭桂香.重庆交通大学 2016
[4]透水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及其性能研究[D]. 甘冰清.安徽理工大学 2015
[5]青奥文化体育公园三标段园林景观设计与施工探究[D]. 赵支花.南京农业大学 2015
[6]植生型再生砖混凝土透水性能研究[D]. 戚勇帼.山东农业大学 2015
[7]超早强水泥基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范建平.东南大学 2015
[8]植生型生态混凝土材料制备及其净水性能研究[D]. 佟洁.大连理工大学 2014
[9]植生型生态再生砖瓦混凝土抗压强度和透水性能研究[D]. 韩健.山东农业大学 2014
[10]一种新型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D]. 栾兰.大连理工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629973
【文章来源】: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河北省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自来水酸碱性测定Fig.2-1Determinationofacidalkalinityoftapwater
图 2-2 普通硅酸盐水泥Fig. 2-2 Common Silicate Cement表 2-2 普通硅酸盐水泥物理力学性能ic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ommo初凝时间(min)终凝时间3d 抗压强度28d强4110 175平均值25.4平5≥45 ≤600 ≥17.0 ≥中掺入粉煤灰见表 2-3、图 2-3 及调节混凝土各种性能的作用。表 2-3 粉煤灰化学成分Table 2-3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fly aaO Al2O3TiO2Fe2O33.56 28.24 2.20 11.21
图 2-2 普通硅酸盐水泥Fig. 2-2 Common Silicate Cement 2-2 普通硅酸盐水泥物理力学性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omm初凝时间(min)终凝时间3d 抗压强度28110 175平均值25.4平≥45 ≤600 ≥17.0 中掺入粉煤灰见表 2-3、图 2-3调节混凝土各种性能的作用。表 2-3 粉煤灰化学成分able 2-3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fly O Al2O3TiO2Fe2O356 28.24 2.20 11.21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植生型多孔混凝土的研究综述[J]. 冯永存,宋少民. 江西建材. 2014(12)
[2]混凝土抗冻性能与渗透性能试验[J]. 龙镁. 交通世界(建养.机械). 2013(11)
[3]无砂大孔生态混凝土试验研究[J]. 曾培玲. 混凝土. 2012(10)
[4]再生粗骨料混凝土耐久性试验研究[J]. 霍艳华,毛添钿,熊进刚.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12(02)
[5]外加剂对无沙大孔生态混凝土性能的影响[J]. 王丽梅,王静. 人民黄河. 2011(09)
[6]水泥水化过程的细观力学模型与性能演化[J]. 李春江,杨庆生. 复合材料学报. 2006(01)
[7]多孔混凝土铺装吸声性能试验研究[J]. 王波,霍亮,高建明.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04(04)
[8]环保型绿色植被混凝土的开发与应用[J]. 孙永军,刘学功,程庆臣,隋涛,张岳松. 水利水电技术. 2004(01)
[9]透水性混凝土路面材料强度的研究[J]. 杨静,蒋国梁. 混凝土. 2000(10)
博士论文
[1]重庆市长寿区城市河岸生态修复技术研究[D]. 赵占军.北京林业大学 2011
[2]石灰石粉作混凝土掺合料的性能研究及机理分析[D]. 文俊强.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 2010
[3]高孔隙率低碱度胶凝材料的研究[D]. 奚新国.南京工业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秸秆灰基生态混凝土净水性能及抗冻性分析[D]. 康浩.黑龙江大学 2017
[2]植生型多孔混凝土在生态护坡的应用研究[D]. 房嘉铭.重庆交通大学 2016
[3]集料骨架结构对多孔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D]. 郭桂香.重庆交通大学 2016
[4]透水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及其性能研究[D]. 甘冰清.安徽理工大学 2015
[5]青奥文化体育公园三标段园林景观设计与施工探究[D]. 赵支花.南京农业大学 2015
[6]植生型再生砖混凝土透水性能研究[D]. 戚勇帼.山东农业大学 2015
[7]超早强水泥基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范建平.东南大学 2015
[8]植生型生态混凝土材料制备及其净水性能研究[D]. 佟洁.大连理工大学 2014
[9]植生型生态再生砖瓦混凝土抗压强度和透水性能研究[D]. 韩健.山东农业大学 2014
[10]一种新型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D]. 栾兰.大连理工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6299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huagong/3629973.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