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污泥氨浸渣中铬的回收
发布时间:2023-06-04 02:27
以电镀污泥氨浸渣为研究对象,采用钠化氧化焙烧方法,实现了铬物相的转化和回收。钠化氧化焙烧过程以Na2CO3作为钠化剂,掺量为20%(质量分数),在750℃下焙烧2.5h,铬的转化效果最佳。X射线光电子能谱结果表明,钠化氧化焙烧实现了氨浸渣中铬由非水溶态Cr(OH)3向水溶态Na2CrO4的有效转变。在室温条件下水浸,固液比1g∶10mL,浸出5min,铬浸出率可达到91.36%。热力学计算结果显示,Cr(OH)3与O2、Na2CO3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为负值,表明Cr(OH)3易于生成Na2CrO4,Na2CrO4易溶于水,易于回收。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1 实验
1.1 实验材料
1.1.1 实验原料
1.1.2 主要药剂与仪器
1.2 实验方法
1.2.1 钠化氧化焙烧实验
1.2.2 焙烧产物(焙砂)中铬的水浸实验
1.2.3 检测方法
2 结果分析与讨论
2.1 钠化氧化焙烧研究
2.1.1 钠化剂种类的影响
2.1.2 焙烧温度的影响
2.1.3 钠化剂掺量对焙烧效果的影响
2.1.4 焙烧时间的影响
2.2 焙砂中铬的水浸研究
2.2.1 固液比的影响
2.2.2 浸出温度的影响
2.2.3 浸出时间的影响
2.3 钠化氧化焙烧机理分析
2.3.1 XPS表征
2.3.2 钠化氧化焙烧过程热力学表征
3 结论
本文编号:3830507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1 实验
1.1 实验材料
1.1.1 实验原料
1.1.2 主要药剂与仪器
1.2 实验方法
1.2.1 钠化氧化焙烧实验
1.2.2 焙烧产物(焙砂)中铬的水浸实验
1.2.3 检测方法
2 结果分析与讨论
2.1 钠化氧化焙烧研究
2.1.1 钠化剂种类的影响
2.1.2 焙烧温度的影响
2.1.3 钠化剂掺量对焙烧效果的影响
2.1.4 焙烧时间的影响
2.2 焙砂中铬的水浸研究
2.2.1 固液比的影响
2.2.2 浸出温度的影响
2.2.3 浸出时间的影响
2.3 钠化氧化焙烧机理分析
2.3.1 XPS表征
2.3.2 钠化氧化焙烧过程热力学表征
3 结论
本文编号:38305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huagong/3830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