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颗粒立方氮化硼单晶的合成工艺研究
本文关键词:大颗粒立方氮化硼单晶的合成工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立方氮化硼(cBN)具有超高的硬度、优异的热稳定性、化学惰性及耐化学腐蚀性等特性,自首次合成以来便得到了迅速的推广与应用。作为21世纪最重要的应用材料之一,cBN必将对磨削、切削技术带来新的革命。虽然目前我国已成为cBN合成大国,但相比于英美等科技大国,我国的cBN合成技术仍然比较落后,只能合成出低等级cBN单晶,而高品级cBN磨料主要依赖进口。进行大颗粒cBN单晶合成工艺的研究将有利于cBN材料在磨料行业和其他领域的应用与发展,从而提高我国cBN材料合成技术的竞争力。本文以六方氮化硼(hBN)为原料,以氮化锂(Li3N)、氮化钙(Ca3N2)为触媒,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合成cBN单晶,通过改变合成过程中的压力、功率和时间等参数,获得了最佳的合成工艺条件。并参考合成金刚石单晶的工艺方法,通过添加籽晶,获得了较大粒度的cBN单晶。本文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在高温高压触媒法合成cBN单晶实验中,通过对不同合成工艺条件下合成cBN单晶的效果对比,得到了优化的工艺曲线,即功率平走-慢超压合成工艺曲线。(2)在Li3N-hBN体系中,采用功率平走-慢超压合成工艺,合成cBN单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合成压力5.0GPa、合成功率5000W、合成时间15min。采用该工艺合成的cBN单晶产量在120ct以上,且粒度大于60目cBN单晶产量占比在16%以上,合成的cBN单晶晶面平整,缺陷较少。测得50/60目粒度cBN单晶的平均抗压强度值为47N,高出相应国家标准(GB/T6408-2003,50/60目:38N)。(3)在Ca3N2-hBN体系中,采用功率平走-慢超压合成工艺,合成cBN单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合成压力4.8GPa,合成功率4700W,合成时间15min。采用该工艺合成的cBN单晶产量在110.0ct以上,且粒度大于80目cBN单晶产量占比在5.5%以上,合成的cBN单晶晶面平整,缺陷较少。测得50/60目粒度cBN单晶的平均抗压强度值为43N,高出相应国家标准。与Li3N-hBN体系相比较,在Ca3N2-hBN体系中合成出的cBN单晶产量和转化率较低,整体粒度也较小,但Ca3N2触媒价格比Li3N触媒便宜,降低了合成成本。(4)采用Li3N-hBN体系+籽晶合成cBN单晶,添加4wt%的100/120目籽晶合成的cBN单晶产量为99.6ct,转化率为33.2%,大颗粒单晶(30/50目)的产量占比为56.8%。测得50/60目粒度cBN单晶的抗压强度值为48N,高出相应国家标准。合成出的cBN单晶为琥珀色,透明度较高,部分尺寸为0.5mm左右,晶形为典型的八面体,晶面多为(111)和(110)面,表面光滑,缺陷较少。该工艺为目前实验研究的最优工艺,适合于工业大规模生产高品级、大颗粒的cBN单晶。(5)采用Ca3N2-hBN体系+籽晶合成cBN单晶,添加4wt%的100/120目籽晶合成cBN单晶的产量为67.1ct,转化率为22.4%,大颗粒单晶(30/50目)的产量占比为14.4%。测得50/60目粒度的cBN单晶的抗压强度值为45N,高出相应国家标准。合成的cBN单晶为浅黄色,透明度较高,部分晶粒尺寸在0.5mm左右。晶形为截角八面体,晶面多为(111)和(110)晶面,表面平整,有少许缺陷。但是与Li3N-hBN体系+籽晶相比,合成cBN单晶的效果较差一些。
【关键词】:高温高压 大颗粒cBN单晶 功率平走-慢超压合成工艺 粒度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建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Q128.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2
- 第1章 绪论12-23
- 1.1 引言12-13
- 1.2 cBN的结构特点和性能应用13-16
- 1.2.1 cBN的结构13
- 1.2.2 cBN的性能及应用13-16
- 1.3 cBN单晶的合成方法研究现状16-18
- 1.4 cBN单晶的合成机理研究现状18-19
- 1.5 触媒对合成cBN的影响19-21
- 1.6 合成大颗粒cBN单晶的研究现状21
- 1.7 课题研究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21-23
- 第2章 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23-31
- 2.1 实验设备23-26
- 2.1.1 六面顶压机23-25
- 2.1.2 主要检测设备25-26
- 2.1.3 其他设备26
- 2.2 合成cBN单晶实验的主要原料26-27
- 2.2.1 hBN原料的选择26
- 2.2.2 触媒原料的选择26
- 2.2.3 籽晶的选择26-27
- 2.3 高温高压合成cBN单晶实验27-28
- 2.4 合成实验采用的工艺曲线设计28-31
- 2.4.1 压力曲线基础28-29
- 2.4.2 功率曲线基础29-31
- 第3章 采用锂基触媒合成cBN单晶的优化工艺31-39
- 3.1 分段升压合成工艺与慢超压合成工艺的对比31-33
- 3.2 功率下降合成工艺与功率平走合成工艺的对比33-34
- 3.3 不同合成时间的影响34-36
- 3.4 在Li_3N-hBN体系中合成cBN单晶的效果36-38
- 3.5 本章小结38-39
- 第4章 采用钙基触媒合成cBN单晶的优化工艺39-48
- 4.1 合成压力对合成cBN单晶效果的影响39-41
- 4.2 合成功率对合成cBN单晶效果的影响41-43
- 4.3 合成时间对合成cBN单晶效果的影响43-44
- 4.4 在Ca_3N_2-hBN体系中合成cBN单晶的效果44-46
- 4.5 本章小结46-48
- 第5章 籽晶对合成cBN单晶的影响48-60
- 5.1 籽晶的预处理和加入方式48
- 5.2 籽晶加入量和粒度的影响48-52
- 5.2.1 籽晶加入量的影响48-50
- 5.2.2 籽晶粒度的影响50-52
- 5.3 在Li_3N-hBN体系+籽晶中合成cBN单晶的效果52-54
- 5.3.1 cBN单晶的产量和转化率52-53
- 5.3.2 添加100/120目籽晶合成cBN单晶的效果53-54
- 5.4 在Ca_3N_2-hBN体系+籽晶中合成的cBN单晶效果54-57
- 5.4.1 cBN单晶的产量和转化率54-55
- 5.4.2 添加100/120目籽晶合成cBN单晶的效果55-57
- 5.5 添加籽晶在不同体系下合成cBN单晶效果的对比57-58
- 5.6 本章小结58-60
- 第6章 结论和展望60-62
- 6.1 主要结论60-61
- 6.2 展望61-62
- 参考文献62-68
- 后记68-69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6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广志;国外人工合成金刚石的理论和工艺新进展[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04年09期
2 徐康;;人工合成金刚石半成品中清除非金刚石碳的新方法——滴酸法[J];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2006年05期
3 ;常压下电镀合成金刚石的方法[J];超硬材料工程;2008年06期
4 邓吉宜;;在常压下人工合成金刚石[J];今日科技;1982年10期
5 ;国外合成金刚石科研概况[J];人工晶体;1972年01期
6 ;爆炸法合成金刚石现场经验交流会在广州召开[J];人造金刚石;1976年S1期
7 ;合成金刚石中的非顺磁氮[J];人工晶体;1977年02期
8 浩明;合成金刚石微粉[J];勘探技术;1978年01期
9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二室一组;爆炸合成金刚石的新装置[J];勘探技术;1978年05期
10 张起 ,肖俊杰 ,康德全;合成金刚石导电保温片[J];人工晶体;197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松顺;;合成金刚石用石墨材料性能的选择[A];第20届炭—石墨材料学术会论文集[C];2006年
2 易建宏;;不同形态粉末触媒合成金刚石温度场分析[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3 金曾孙;高谷松文;钤■司;;过渡金属衬底上气相合成金刚石膜[A];首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2年
4 杨志军;李红中;彭明生;彭卓伦;石贵勇;;Fe-C(H)系HPHT合成金刚石的形成机理[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李和胜;李小森;崔健军;;铁基触媒的组织结构对合成金刚石的影响[A];第二届全国背散射电子衍射(EBSD)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会议暨第六届全国材料科学与图像科技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赵永年;郝兆印;陈宇飞;邹广田;李永华;;高压合成金刚石用石墨的激光喇曼光谱[A];全国第三届光散射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198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何聪 杨晓萍;中科大人工合成金刚石[N];人民日报;2003年
2 杨晓萍 周剑虹;我国人工合成金刚石取得重大突破[N];大众科技报;2003年
3 何刚;我国人工合成金刚石获重大突破[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3年
4 记者 李陈续 通讯员 杨晓萍;我人工合成金刚石获重大突破[N];光明日报;2003年
5 李宏乾;我率先实现二氧化碳合成金刚石[N];中国化工报;2003年
6 沈才卿;我国的超高温高压法合成宝石[N];中国黄金报;2002年
7 ;郑州高新区 培育龙头企业提升创新能力[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5年
8 张艳华 边峰 本报记者 乔地;自主创新引擎拉出80%惊人增速[N];科技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孙士帅;硼、氮、氢对铁基触媒体系合成金刚石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2 吕世杰;滑块式六含八大腔体高压装置的温压标定及高压合成金刚石新触媒的发现[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3 赵文东;铁基粉末触媒合成金刚石作用机理的研究[D];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2010年
4 李飞跃;大腔体粉末触媒合成金刚石工艺研究及其在地质工程中的应用[D];中南大学;2004年
5 焦晓朋;轻元素超硬材料的新合成途径[D];吉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议丹;大尺寸金刚石膜制备的研究[D];牡丹江师范学院;2015年
2 田静;掺杂和不同降温条件下合成金刚石的晶体缺陷分析[D];燕山大学;2015年
3 苏海通;大颗粒立方氮化硼单晶的合成工艺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6年
4 梁宝玉;几种不同条件下合成金刚石的晶体缺陷分析[D];燕山大学;2012年
5 董文静;合成金刚石的同步辐射形貌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6 张志国;人工合成金刚石的历史与现状[D];吉林大学;2006年
7 张明;合成金刚石晶体缺陷的同步辐射白光形貌学研究[D];燕山大学;2008年
8 范澄兴;CVD合成钻石的宝石学特征、鉴定和应用前景[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9 赵先锋;C-H-O超临界流体合成金刚石条件的计算与H的触媒作用的实验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10 张海龙;C_3N_4的爆炸合成技术及性能表征[D];中北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大颗粒立方氮化硼单晶的合成工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72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huagong/437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