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盐类侵蚀对硅酸盐水泥固化氯离子影响研究
本文关键词:复合盐类侵蚀对硅酸盐水泥固化氯离子影响研究
【摘要】:研究了硫酸盐、碳酸盐和硝酸盐与氯盐复合侵蚀下硅酸盐水泥固化氯离子性能,采用水溶法测定了水泥净浆中自由氯离子含量并计算得出其氯离子固化率,对试样进行了XRD物相分析以及其水溶液的pH值测定。结果表明,水泥浆体的氯离子固化率随水化龄期的增长而增加;随氯离子浓度增大,水泥浆体中F盐的生成量增加,其氯离子固化率先增大后减小。随硫酸盐和碳酸盐浓度增大,水泥浆体的氯离子固化率均降低,硫酸盐的降低程度稍微比碳酸盐大。硫酸盐和碳酸盐通过结合AFm分别生成钙矾石(3CaO·Al_2O_3·3CaSO_4·31H_2O)和单碳硫铝酸钙(3CaO·Al_2O_3·CaCO_3·12H_2O)提高了水泥浆体的pH值,减少了F盐的生成量。硝酸盐对水泥浆体的氯离子固化率和F盐的生成没有影响。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关键词】: 硅酸盐水泥 复合侵蚀 氯离子固化 F盐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78497)
【分类号】:TU528
【正文快照】: 0引言随着我国工程建设所处的环境越来越恶劣,对工程建设主要材料混凝土的耐腐蚀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氯盐侵蚀引起的钢筋锈蚀是影响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重要原因。硅酸盐水泥混凝土能化学和物理固化氯离子,水泥水化产物AFm族化合物化学结合氯离子生成Friedel’s salt(3CaO·Al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之仁;不同品种的水泥不能混用[J];工程质量;2002年07期
2 张丕兴 ,许新国;穗花绿问世[J];建材工业信息;2002年01期
3 马红礼 ,孟庆玖;绿色硅酸盐水泥“钱”途光明[J];建材工业信息;2002年08期
4 ;国家标准《镁渣硅酸盐水泥》通过审查[J];商品混凝土;2009年04期
5 王平;;简述2008年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规范的更新[J];科技信息;2009年18期
6 ;硅酸盐水泥“生命力”仍很旺盛[J];建材发展导向;2013年02期
7 白莉;;生产硅酸盐水泥的生料[J];建材工业信息;1988年09期
8 艾俐;我国与世界各国硅酸盐水泥标准的横向对比[J];四川水泥;1995年04期
9 ;谈高效能水泥的经济、社会意义[J];中国建材;1998年07期
10 张宁,胡佳山,刘飚,王琦,曹伟,陈亚明,李仕群;微波煅烧硅酸盐水泥的研究[J];硅酸盐通报;200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觉时;曲艳召;韦迎春;侯鹏坤;;硅酸盐水泥中硫酸盐作用与高硫废渣利用[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王培铭;徐玲琳;张国防;;0~20℃下硅酸盐水泥的水化性能[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韩冀豫;黄修林;丁庆军;胡曙光;;大掺量粉煤灰对硅酸盐水泥早期水化历程的影响[A];中国硅酸盐学会水泥分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王桂芸;芦令超;王守德;;超细矿渣微粉对硅酸盐水泥性能的影响[A];中国硅酸盐学会水泥分会第三届学术年会暨第十二届全国水泥和混凝土化学及应用技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徐迅;卢忠远;严云;;磷渣对硅酸盐水泥早期水化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水泥和混凝土化学及应用技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郝洪顺;徐利华;仉小猛;程科;郭玉娟;杨剑英;;利用钨钼铋多金属尾矿制备硅酸盐水泥[A];2008年全国金属矿山难选矿及低品位矿选矿新技术学术研讨与技术成果交流暨设备展示会论文集[C];2008年
7 丁铸;董必钦;邢锋;李宗津;;高早强磷硅酸盐水泥的性能研究[A];中国硅酸盐学会混凝土水泥制品分会第七届理事会议暨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5年
8 刁桂芝;刘光华;王志新;;硅酸盐水泥与熔融铝酸钙水泥复合性能研究[A];首届全国商品砂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9 刘光华;刁桂芝;王志新;;硅酸盐水泥与熔融铝酸钙水泥复合性能与水化机理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水泥和混凝土化学及应用技术会议论文汇编(上卷)[C];2005年
10 吴丹琳;王培铭;刘贤萍;;背散射电子图像与能量色散X射线谱在硅酸盐水泥物相分析中的应用[A];中国硅酸盐学会水泥分会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通讯员 周新疆;红钢废渣硅酸盐水泥生产线建成投产[N];四平日报;2006年
2 颜碧兰 江丽珍 肖忠明;《通用硅酸盐水泥》标准修订情况综述[N];中国建材报;2007年
3 肖展瑜;百名专家解读百种产品质量[N];中国质量报;2010年
4 湖北荆门葛洲坝水泥厂 蔡世斌;提高快硬高强硅酸盐水泥强度标号的方法[N];中国建材报;2006年
5 梁朝明;通用水泥及性能指标[N];中华建筑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黄天勇;微量化学外加剂对硅酸盐水泥强度的影响及作用机理[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4年
2 郭成洲;氟、磷对硅酸盐水泥熟料矿物水化过程影响机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穆红英;关于外加剂/混合材料对硅酸盐水泥的水化热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2 王桂芸;特种混合材对水泥硬化浆体微结构与耐久性的影响[D];济南大学;2012年
3 王卫山;早强矿物添加剂对混合材硅酸盐水泥性能的影响[D];济南大学;2013年
4 霍世金;硅酸盐水泥—铝酸盐水泥—石膏三元复合胶凝材料试验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5 王卫东;石粉对硅酸盐水泥固化氯离子的影响及机理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2年
6 王洪芬;含C_4A_3(?)矿物硅酸盐水泥对粉煤灰激发机理的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03年
7 刁桂芝;硅酸盐水泥与铝酸钙水泥复合性能和水化机理的研究[D];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2005年
8 吴红;硅酸盐水泥和硫铝酸盐水泥复合的生态设计[D];北京工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5400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huagong/540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