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工程论文 >

低介电常数聚阴离子型微波电介质陶瓷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3 06:14

  本文关键词:低介电常数聚阴离子型微波电介质陶瓷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微波介质材料 介电弛豫 镁橄榄石 LiMgPO_4 LiMnPO_4


【摘要】:近年来,低温共烧陶瓷LTCC技术以及单片微波集成电路MMIC技术得到飞速发展,对介质陶瓷材料的要求除了具有低介电常数、高品质因数、近零谐振频率温度系数之外,又提出了如低烧结温度、可与金属电极共烧等要求。本文研究了聚阴离子型介质如Mg_2SiO_4-LiMgPO_4和LiMnPO_4等陶瓷的合成和介电特性,并通过引入正谐振频率温度系数金红石相TiO_2获得了近零谐振频率温度系数的微波介质陶瓷,系统研究了材料的反应动力学、材料与金红石相或银电极的高温化学兼容性和介电弛豫特性等,具体内容如下:采用传统的固相反应法合成了Mg_2SiO_4-LiMgPO_4粉体,研究结果表明(Li+P5+)可取代Mg_2SiO_4中的(Mg_2+Si4+),在合适的烧结温度下可实现任意比例固溶,0.5Mg_2SiO_4-0.5LiMgPO_4的物相组成与热处理温度密切相关;和金红石相的共烧反应说明,(1-x)[Mg_2SiO_4-xLiMgPO_4](x=0.5,0.7,0.9)体系可与TiO_2维持良好的化学兼容性,分析认为可能是由于较大体积的LiO6八面体对MgO6八面体起到了压缩作用,从而缩短Mg-O键长并增加键强度,使得Mg_2+难以被释放并与TiO_2结合,从而提高与TiO_2的化学兼容性;优化的微波介电陶瓷为1050°C烧结的0.35Mg_2SiO_4-0.35LiMgPO_4-0.3TiO_2陶瓷,此时,其具有低介电常数(11.4)、高品质因数(31,800 GHz)以及近零谐振频率温度系数(-4 ppm/°C)。具有橄榄石结构的Li MnPO_4通常被研究用于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而在本文研究中发现其可应用于低温共烧微波介质陶瓷。首先通过固相反应法,以多聚磷酸铵(APP)作为PO_4前躯体一步合成了单相LiMnPO_4,并研究了其在不同温度下的反应动力学;LiMnPO_4在750°C烧结可获得相对密度高于95%的致密陶瓷,且与银电极可共烧无反应;介电频谱测试表明,LiMnPO_4具有介电弛豫特性,且符合幂律关系的介电普适响应,并拟合为由电容和恒相位元件(CPE)的并联等效模型;LiMn PO_4陶瓷最优化的微波介电性能于750°C烧结获得,其中er=8.1,Q×f=44,224 GHz,且可与Ag电极共烧;在LiMnPO_4中引入二氧化钛后,其可于900~975°C烧结致密,谐振频率温度系数|tf|≤5 ppm/°C。
【关键词】:微波介质材料 介电弛豫 镁橄榄石 LiMgPO_4 LiMnPO_4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Q174.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论10-37
  • 1.1 研究背景10-11
  • 1.2 射频基板材料11-21
  • 1.2.1 射频微波电路的介电性能参数11-19
  • 1.2.2 常用射频微波基板材料19-21
  • 1.3 微波介质陶瓷21-28
  • 1.3.1 微波介质陶瓷的发展历程22-23
  • 1.3.2 微波介质陶瓷的特点、分类和原理23-28
  • 1.4 低温共烧陶瓷技术28-34
  • 1.4.1 低温共烧陶瓷技术介绍28-31
  • 1.4.2 降低微波介质材料烧结温度的途径31-34
  • 1.5 课题的提出34-37
  • 1.5.1 聚阴离子型微波介质陶瓷34-35
  • 1.5.2 课题的提出35-37
  • 第二章 实验方案及表征方法37-45
  • 2.1 实验试剂和仪器37-39
  • 2.2 性能测试和表征方法39-45
  • 2.2.1 陶瓷样品的制备39
  • 2.2.2 性能测试39-45
  • 第三章 Mg_2SiO_4-LiMgPO_4-TiO_2陶瓷的制备与介电性能45-62
  • 3.1 前言45-47
  • 3.2 样品制备及测试47-49
  • 3.2.1 Mg_2SiO_4-Li MgPO_4复合陶瓷的制备47-48
  • 3.2.2 Mg_2SiO_4-Li MgPO_4-TiO_2复合陶瓷的制备48-49
  • 3.2.3 电学性能测试49
  • 3.3 Mg_2SiO_4与LiMgPO_4的固溶特性49-55
  • 3.4 Mg_2SiO_4-Li MgPO_4与TiO_2的化学兼容性研究55-57
  • 3.5 Mg_2SiO_4-Li MgPO_4-TiO_2的性能研究57-61
  • 3.6 本章小结61-62
  • 第四章 LiMnPO_4陶瓷的制备与介电性能62-76
  • 4.1 前言62-63
  • 4.2 实验方案63-64
  • 4.2.1 LiMnPO_4陶瓷的制备63-64
  • 4.2.2 LiMnPO_4-TiO_2复合陶瓷的制备64
  • 4.3 LiMnPO_4的合成反应动力学64-67
  • 4.4 LiMnPO_4与Ag电极的化学兼容性67-68
  • 4.5 LiMnPO_4的烧结特性68-69
  • 4.6 LiMnPO_4陶瓷的介电弛豫特性与普适介电响应69-71
  • 4.7 LiMnPO_4陶瓷的微波介电性能71-72
  • 4.8 LiMnPO_4-TiO_2陶瓷的烧结和介电特性72-74
  • 4.9 本章小结74-76
  • 第五章 全文总结76-78
  • 参考文献78-91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91-92
  • 致谢92-93
  • 附件9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得雨;晁明举;张俊吉;李明玉;钱华丽;;激光制备高介CaTiO_3-CaTiSiO_5高频介质陶瓷[J];激光杂志;2011年05期

2 吴坚强;吴迪;王群;赵乐晨;;正交设计制备LaAlO_3-SrTiO_3介质陶瓷[J];陶瓷学报;2012年03期

3 祁敏杰;;500千伏碳化硅避雷器均压用高压高介质陶瓷电容器的研制[J];中国电瓷;1985年01期

4 钱俊;胡明哲;顾豪爽;;氧化铈复合钛酸镧钙介质陶瓷的微波性能[J];硅酸盐学报;2007年01期

5 姚尧,王依琳,赵梅瑜,吴文骏,金行运;低温烧结Nb_2O_5-Bi_2O_3-ZnO系高频介质陶瓷[J];无机材料学报;1999年04期

6 区毅成,卢振亚,陈旭明;贱金属电极MLCC用低失真介质陶瓷材料[J];无机材料学报;2005年04期

7 庄德新,王成建,肖鸣山,张子清,许文义;SrTiO_3为基的介质陶瓷的结构与介电性质[J];无机材料学报;1989年01期

8 金放鸣;景镇子;张章辉;郑家范;;(100-X)(Sr_1-y-zMgyPbz)TiO_3-XBi_2O_3·3TiO_2系高介高压介质陶瓷材料的研究[J];中国陶瓷;1993年02期

9 姚尧,赵梅瑜,王依琳,吴文骏,金行运;Zn含量高的Nb_2O_5-ZnO-Bi_2O_3系高频介质陶瓷[J];硅酸盐学报;1999年02期

10 智宇,陈昂,张绪礼,王筱珍,李标荣;复合缺陷对钛酸锶铋材料介电特性的影响[J];硅酸盐学报;199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树人;王升;周晓华;李波;唐斌;;高温低变化率MLC介质陶瓷的配方设计[A];中国电子学会第十四届电子元件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吴勇军;谷双平;陈湘明;;Ba4M2Fe2Nb8O30(M=Ln,Bi)磁性电介质陶瓷的制备与性能研究[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刁传玲;王春海;罗能能;石峰;荆西平;;电介质陶瓷Ba(Mg_(1/2)W_(1/2))O_3振动光谱的研究[A];第十二届固态化学与无机合成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苏皓;高温稳定型(125℃、150℃、190℃)高介BaTiO_3系统陶瓷介质材料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子凡;低介电常数聚阴离子型微波电介质陶瓷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2 丁震洲;基于玻璃掺杂的ZMT介质陶瓷性能及滤波器的设计与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3 韩磊;钛酸锶钡/铌铋锌介质陶瓷的制备及介电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4 田得雨;激光制备CaTiSiO_5基高频介质陶瓷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5 高顺起;高介微波LTCC介质陶瓷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6 贾翠然;高频中介Ba_2Ti_9O_20体系的研究与改性[D];天津大学;2012年

7 苗纪远;ZnO-TiO_2介质陶瓷的制备与介电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8 宋天秀;(Zr_(0.8),Sn_(0.2))TiO_4介质陶瓷材料的改性研究[D];西华大学;2007年

9 杨雪蛟;电介质陶瓷的微波烧成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10 陈俊波;SrTiO_3基储能介质陶瓷材料制备及改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6129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huagong/6129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8b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