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工程论文 >

原子尺度上水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发布时间:2017-08-07 10:33

  本文关键词:原子尺度上水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更多相关文章: 超疏水 反常浸润 量子化水传输 水分解


【摘要】:水是生命活动和工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水与物质表面的相互作用是其发挥功能的重要途径。人们通过大量研究发现,在原子尺度上,水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会导致很多反常的物理现象,从而影响到水体系的宏观性质。文章简述了近年来作者所在的研究组对水与物质在原子尺度上的相互作用的部分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分子扩散导致的表面超亲水—超疏水转变、晶格常数改变诱导的反常浸润机制,石墨炔纳米孔中水的量子化传输,以及等离激元诱导的水分解等。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关键词】超疏水 反常浸润 量子化水传输 水分解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11474328;11290164;11222431)资助项目
【分类号】:TQ123.5
【正文快照】: 1引言水在我们生活中极为常见,在很多人看来水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那么在基础物理领域中水又有什么值得研究的问题呢[1]?实际上,正如著名的水科学领域专家牛津大学的Philip Ball所说,没有人真正了解水[2]。人们对水的结构、动力学等方面的认识还远远不够,而原子尺度上水 与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采曾;原子尺度的光学测定[J];南方冶金学院学报;1987年03期

2 袁秉凯;陈鹏程;仉君;程志海;裘晓辉;王琛;;原子分辨显微分析技术研究进展[J];物理化学学报;2013年07期

3 倪军;书评[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4 马荣骏;对《嵌入原子方法理论及其在材料科学中应用——原子尺度材料设计理论》一书的评价[J];矿冶工程;2003年05期

5 李晓冬,王琛,王燕斌,褚武阳,袁炜,白春礼;石墨表面台阶的原子尺度观察[J];电子显微学报;1997年06期

6 ;纳米温度计可揭秘原子尺度热散逸[J];分析测试学报;2013年08期

7 叶恒强;D.J.Smith;;金属表面与初生氧化物的原子象[J];电子显微学报;1986年03期

8 尚福林;郭显聪;北村隆行;梅野宜崇;;纳米材料力学行为的原子尺度模拟研究[J];力学进展;2010年03期

9 ;原子尺度的催化剂可用以廉价制氢[J];功能材料信息;2014年01期

10 姚炯彬;;“2010中国材料研讨会”在湖南长沙举行[J];粉末冶金工业;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郭威;王昭;李巨;;纳米接触的原子尺度模拟研究[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2 李晓冬;王琛;王燕斌;褚武阳;袁炜;白春礼;;石墨表面台阶的原子尺度观察[A];第四届全国STM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6年

3 张禹;刘国权;秦湘阁;安希中;;一种改进的CVD金刚石薄膜生长过程原子尺度三维仿真的动力学Monte Carlo方法[A];2000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下)——2000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4 谷林;;原子尺度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近平衡结构[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32分会:纳米表征与检测技术[C];2014年

5 孙立涛;;原子尺度上开展纳米材料的生长、表征与应用研究[A];中国晶体学会第五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大会(电子衍射分会场)论文摘要集[C];2012年

6 吕惠宾;戴守愚;陈正豪;周岳亮;金奎娟;程波林;何萌;郭海中;刘立峰;黄延红;杨国桢;;原子尺度控制全氧化物p-n结的制备和特性研究[A];第五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Ⅰ[C];2004年

7 ;材料计算与应用[A];2010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8 叶恒强;D.J.Smith;;金属表面与初生氧化物的原子象[A];第四次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198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常丽君;纳米温度计可揭秘原子尺度热散逸[N];科技日报;2013年

2 记者 陈丹;一个一个的原子如何“搭建”晶体[N];科技日报;2014年

3 记者 王小龙;原子尺度的催化剂可用以廉价制氢[N];科技日报;2014年

4 本报记者 张梦然;原子唱起“空城计”[N];科技日报;2010年

5 李钊;能看到原子的电子显微镜[N];苏州日报;2010年

6 ;深入纳米世界[N];科技日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徐送宁;孤立与受限铜团簇热稳定性的原子尺度研究[D];东北大学;2010年

2 刘攀;金属纳米材料原位变形装置与其形变行为的原子尺度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2年

3 李俊杰;氧化物异质界面原子尺度结构及其电学性能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4 赵爽;密度泛函方法研究银团簇与原子的相互作用[D];复旦大学;2007年

5 由园;C-N(-La)共渗层原子间作用第一原理计算与N扩散分子动力学模拟[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6 徐然;从离散原子到宏观结构的超大规模计算方法[D];清华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金虎;金属fcc(001)表面温度激发的横向原子操纵的理论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2 王子建;原子尺度摩擦能量耗散研究[D];清华大学;2015年

3 柳叔毅;室温下吸附在硅(111)-(7x7)表面上银原子间的相互作用[D];南昌大学;2014年

4 刘洋;多尺度模拟方法在生命科学和材料科学中的若干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5 秦琳;铜钯合金中氢渗透率的原子尺度模拟计算[D];中南大学;2013年

6 王雅雯;碳纳米管储氢性能的第一原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杨辉;纳米材料力学性能的多种尺度模拟[D];北京工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6342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huagong/6342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c58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