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孔方式对波纹导向浮阀塔板水力学性能影响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堵孔方式对波纹导向浮阀塔板水力学性能影响的研究
【摘要】:本文采用Φ1000mm、高6m冷模塔,以空气-水为物系,在现有塔板基础上,开展了堵孔方式变化对波纹导向浮阀塔板水力学性能影响的研究。在堰高为30mm、50mm、70mm下,考察了多种开孔率的塔板不同堵孔位置、堵孔数量对塔板压降、雾沫夹带率、漏液率的影响,并且将出口端堵孔的塔板与同开孔率下浮阀均匀分布的塔板进行了比较。并对其结果进行了数据拟合,得到了相应的数学关联式。实验结果表明:塔板出口端堵孔,有利于降低雾沫夹带率;塔板入口端堵孔,有利于降低漏液率。相同阀孔动能因子下,雾沫夹带量随着堵孔数量的增多而减少,堵孔解决产能过剩问题理论上可行。相同开孔率下,相比浮阀均匀的塔板,出口端一排堵孔塔板的抗雾沫夹带性能较好、压降小。
【关键词】:浮阀塔板 夹带 漏液 压降 堵孔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Q053.5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前言10-11
- 第1章 文献综述11-26
- 1.1 浮阀塔板11-17
- 1.1.1 早期圆形浮阀11-12
- 1.1.2 条形浮阀12-13
- 1.1.3 管式浮阀13
- 1.1.4 导向系列浮阀13-17
- 1.1.5 其他形式的浮阀塔板17
- 1.2 浮阀塔板流体力学17-26
- 1.2.1 板上气液流动状态17-18
- 1.2.2 浮阀塔板转变规律和机理18-20
- 1.2.3 塔板上流动的不均匀分布20
- 1.2.4 描述流体力学操作性能的重要参数20-21
- 1.2.5 典型的塔操作状态描述21-24
- 1.2.6 流动状态对塔板传质的影响24-26
- 第2章 实验方法26-39
- 2.1 实验塔板的结构参数26-29
- 2.1.1 浮阀及塔板类型26-27
- 2.1.2 其他结构参数27-29
- 2.2 实验装置29-31
- 2.3 测试方法31-34
- 2.3.1 气速31-33
- 2.3.2 压降33-34
- 2.3.3 雾沫夹带34
- 2.3.4 漏液34
- 2.4 实验步骤34-35
- 2.4.1 仪器校正34
- 2.4.2 实验步骤34-35
- 2.5 数据的收集和处理35-39
- 第3章 堵孔位置对波纹导向浮阀塔板水力学性能的影响39-61
- 3.1 雾沫夹带40-47
- 3.1.1 板间距对雾沫夹带的影响40
- 3.1.2 液流强度对雾沫夹带的影响40-42
- 3.1.3 出口堰高对雾沫夹带的影响42-44
- 3.1.4 堵孔位置对雾沫夹带的影响44-46
- 3.1.5 雾沫夹带的关联式46-47
- 3.2 漏液47-52
- 3.2.1 液流强度对漏液的影响47-49
- 3.2.2 出口堰高对漏液的影响49-50
- 3.2.3 堵孔位置对漏液的影响50-52
- 3.2.4 漏液的关联式52
- 3.3 压降52-59
- 3.3.1 堵孔位置对干板压降的影响52-53
- 3.3.2 干板压降的关联式53-54
- 3.3.3 液流强度对湿板压降的影响54-55
- 3.3.4 出口堰高对湿板压降的影响55-57
- 3.3.5 堵孔位置对湿板压降的影响57-58
- 3.3.6 湿板压降的关联式58-59
- 3.4 本章小结59-61
- 第4章 堵孔数量对波纹导向浮阀塔板水力学影响61-72
- 4.1 出口端堵孔数量对水力学性能的影响62-67
- 4.1.1 对雾沫夹带的影响62-63
- 4.1.2 雾沫夹带的关联式63
- 4.1.3 对漏液的影响63-64
- 4.1.4 漏液的关联式64-65
- 4.1.5 对干板压降的影响65
- 4.1.6 干板压降的关联65-66
- 4.1.7 对湿板压降的影响66-67
- 4.1.8 湿板压降的关联67
- 4.2 出口端一排堵孔与均匀排布塔板的对比67-70
- 4.2.1 雾沫夹带的对比68
- 4.2.2 漏液的对比68-69
- 4.2.3 干板压降的对比69-70
- 4.2.4 湿板压降的对比70
- 4.3 本章小结70-72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72-74
- 5.1 结论72
- 5.2 展望72-74
- 参考文献74-78
- 发表论文78-79
- 致谢7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培;汪敏;张秋香;;波纹导向浮阀塔板二相流场的数值模拟[J];化学工程;2016年02期
2 赵培;祁建伟;熊丹柳;张秋香;岳立平;杨宏喜;刘政林;;波纹导向浮阀塔板的传质性能[J];化工进展;2010年S2期
3 王鑫国;郝丽丽;陆金桂;;基于PLC的精馏实验装置研究与开发[J];化工自动化及仪表;2010年12期
4 刘雪莲;吴正舜;王储备;;MCGS组态软件在化工原理精馏实验中的开发与应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年05期
5 崔长春;张杰旭;赵培;;新型导向桥阀塔板的雾沫夹带和塔板压降[J];化工进展;2007年09期
6 孙志民;刘春江;袁希钢;余国琮;;筛孔塔板浓度场的测量与模拟[J];化工学报;2006年08期
7 姬登祥;俞晓梅;李育敏;;大型塔板液体等停留时间分布的研究(Ⅰ)——实验测试方法和液流分布模式分析[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8 叶晓东,刘静翔;SUPER V1型浮阀塔板的工业应用[J];炼油技术与工程;2003年03期
9 刘春江,袁希钢,余国琮;塔板上流型变化对板效率影响的计算传质学[J];化工学报;2003年01期
10 王永健,刘艳升;烷基苯分离系统轻油塔操作波动的分析[J];炼油设计;2001年09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韩瑜;流体流动对筛板稳定性影响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3年
2 蔡红;筛板精馏塔在线装置的开发及传质性能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8953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huagong/895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