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铸造论文 >

40Cr表面激光熔覆硬质涂层及其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1 19:30

  本文关键词:40Cr表面激光熔覆硬质涂层及其应用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40Cr 激光熔覆 表面强化 耐磨性 模具


【摘要】:40Cr钢是机械制造业使用最广泛的合金钢之一,其淬透性良好,经过适当的热处理后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良好的低温冲击韧性和低的缺口敏感性:常用于制造轴类件、齿轮和中型塑料模具等机械零件。但是在工况比较恶劣的情况下,机械零件的磨损一般会很严重,使用寿命较低。激光熔覆技术是在激光束的作用下在金属材料表面熔覆一层功能性涂层,达到表面强化的效果。利用激光熔覆技术在40Cr表面制备出具有特殊性能的合金涂层,既可以保留40Cr基体的强度和韧性,还可节省贵重的金属材料,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大的工业应用价值。本文采用实验研究方法,针对40Cr钢的表面激光熔覆强化展开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轮毂模具的制造,主要研究内容如下:根据激光熔覆过程中激光与材料的相互作用、金属对激光的吸收等基础理论,分析了凝固过程中的对流和传热。结合激光熔覆材料的设计原则和40Cr钢的特点,设计了三种合金粉末,并制定了激光熔覆实验方案。在40Cr钢板上制备了耐磨熔覆层,对比分析了各个工艺参数条件对应下的熔覆层的质量,得出合适的激光功率、扫描速度和搭接率等工艺参数。通过采用XR D、金相显微分析、显微硬度测试等实验对比分析了熔覆层微观性能;利用冲击韧性实验、拉伸实验、摩擦磨损实验等实验对比分析了熔覆层的力学性能,为在40Cr表面制备优质合金熔覆层提供试验依据。根据轮毂模具的工作条件,对比Cr12MoV与TZ675熔覆层的硬度、冲击韧性和磨损性能,通过对比实验数据确定了在轮毂模具材料设计时用40Cr表面熔覆TZ675耐磨合金层代替整体Cr12MoV的可行性,设计出可行的40Cr激光熔覆表面强化方案,并在40Cr轮毂模具上进行熔覆实验,从实践上论证激光熔覆技术的可行性。
【关键词】:40Cr 激光熔覆 表面强化 耐磨性 模具
【学位授予单位】:燕山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G174.4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17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10
  • 1.2 常用的表面处理技术10-13
  • 1.3 40Cr激光熔覆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13-16
  • 1.3.1 激光熔覆技术研究现状13-14
  • 1.3.2 40Cr表面激光熔覆研究进展14
  • 1.3.3 激光熔覆在工业中的应用14-15
  • 1.3.4 激光熔覆技术存在的问题15-16
  • 1.4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16-17
  • 第2章 激光熔覆材料设计17-26
  • 2.1 引言17
  • 2.2 激光熔覆基础理论17-21
  • 2.2.1 激光与材料的相互作用17-18
  • 2.2.2 金属对激光吸收的影响因素18-19
  • 2.2.3 激光熔覆凝固过程中的对流19-20
  • 2.2.4 激光熔覆凝固过程中的传热20-21
  • 2.3 实验设备21-22
  • 2.4 实验材料22-25
  • 2.4.1 基体材料22
  • 2.4.2 激光熔覆材料22-25
  • 2.4.3 激光熔覆实验25
  • 2.5 本章小结25-26
  • 第3章 40Cr激光熔覆硬质涂层工艺研究26-35
  • 3.1 引言26
  • 3.2 熔覆层质量控制26-27
  • 3.3 单层涂层与多层涂层27-28
  • 3.4 激光熔覆的工艺参数28-30
  • 3.4.1 激光器功率28
  • 3.4.2 扫描速度28-29
  • 3.4.3 搭接率29-30
  • 3.4.4 铺粉厚度30
  • 3.5 制备熔覆层工艺实验研究30-34
  • 3.5.1 激光功率与扫描速度30-32
  • 3.5.2 搭接率实验研究32-33
  • 3.5.3 铺粉厚度与熔覆层厚度、高度研究33-34
  • 3.6 本章小结34-35
  • 第4章 40Cr激光熔覆硬质涂层性能研究35-57
  • 4.1 引言35
  • 4.2 XRD物相分析35-37
  • 4.3 熔覆层的组织分析37-42
  • 4.3.1 TZ625的熔覆层分析38-40
  • 4.3.2 TZ675的熔覆层分析40-41
  • 4.3.3 TZ700的熔覆层分析41-42
  • 4.4 多层熔覆层组织分析42-44
  • 4.4.1 不含过渡层的熔覆层组织分析42-43
  • 4.4.2 含过渡层熔覆的组织分析43-44
  • 4.5 熔覆层的显微硬度44-48
  • 4.6 熔覆层的力学性能分析48-56
  • 4.6.1 冲击韧性48-50
  • 4.6.2 拉伸性能50-53
  • 4.6.3 摩擦磨损实验53-56
  • 4.7 本章小结56-57
  • 第5章 40Cr激光熔覆钢制轮毂模具应用研究57-63
  • 5.1 引言57
  • 5.2 轮毂模具的基本要求57-59
  • 5.2.1 轮毂模具及其失效方式57-59
  • 5.2.2 Cr12MoV与 40Cr+TZ67559
  • 5.3 40Cr轮毂模具激光熔覆方案59-62
  • 5.4 本章小结62-63
  • 结论63-64
  • 参考文献64-68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68-69
  • 致谢6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琳;原津萍;张平;赵军军;;多道激光熔覆温度场的有限元数值模拟[J];焊接学报;2007年07期

2 陈列;谢沛霖;;齿面激光熔覆中的防边缘塌陷工艺研究[J];激光技术;2007年05期

3 孙会来;赵方方;林树忠;齐向阳;;激光熔覆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激光杂志;2008年01期

4 陈志坤;刘敏;曾德长;马文有;;激光熔覆裂纹的产生原因及消除方法探究[J];激光杂志;2009年01期

5 郑晖;韩志仁;陈江;王国栋;;采用激光熔覆方法校轴的试验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12期

6 朱晨光;孙耀宁;于青;;激光熔覆温度场的数值模拟研究进展[J];热加工工艺;2012年08期

7 周思华;郭艳花;晁明举;刘奎立;;金属表面激光熔覆处理技术的研究[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8 郭伟,徐庆鸿,田锡唐;激光熔覆的研究发展状况[J];宇航材料工艺;1998年01期

9 郭伟,徐庆鸿,田锡唐;激光熔覆的研究发展状况[J];宇航材料工艺;1998年02期

10 李必文,石世宏,王新林;激光熔覆化工阀门的实验与质量控制[J];热加工工艺;200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琦林;谢安宁;周广才;;激光熔覆修复技术的基础试验研究[A];2005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邓琦林;谢安宁;周广才;;激光熔覆修复技术的基础试验研究[A];2005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第11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会议专辑[C];2005年

3 邓琦林;谢安宁;周广才;;激光熔覆修复技术的基础试验研究[A];2005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第11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会议专辑[C];2005年

4 张万红;方亮;赵刚;;液相分散沉降法制备激光熔覆预涂涂层的研究[A];第五届全国表面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5 陈畅源;邓琦林;葛志军;;激光熔覆中的应力研究[A];上海市激光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邓琦林;;舰船关键零件的激光熔覆修复[A];第13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王明娣;刘秀波;郭开波;宋成法;傅戈雁;石世宏;;激光熔覆成形件的应力分析与裂纹控制[A];第14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8 王永峰;田欣利;薛春芳;;送粉式激光熔覆能量利用率的分析模型[A];第十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9 黄延禄;杨永强;;双方程边界耦合法激光熔覆传质过程数值模拟[A];中西南十省区(市)焊接学会联合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刘继常;;激光熔覆工艺理论与试验研究[A];第15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翟扬;激光熔覆硼、钛材料市场海阔天空[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3年

2 汤兆宏;激光熔覆专利技术修复绥中电厂80万千瓦汽轮机围带铆钉损伤[N];中国电力报;2008年

3 记者 赵静;激光熔覆术成功再造煤矿机械[N];中国煤炭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汤兆宏;成功修复宝钢自备电厂35万千瓦汽轮机缸体[N];中国电力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彦华;KMN钢压缩机叶片激光熔覆修复及后续加工特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闫晓玲;激光熔覆再制造零件超声检测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3 方金祥;激光熔覆成形马氏体不锈钢应力演化及调控机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4 熊征;激光熔覆强化和修复薄壁型零部件关键技术基础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5 黄凤晓;激光熔覆和熔覆成形镍基合金的组织与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张庆茂;送粉激光熔覆应用基础理论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0年

7 张三川;送粉激光熔覆陶瓷掺杂复合涂层技术及涂层成形机理研究[D];郑州大学;2002年

8 李明喜;钴基合金及其纳米复合材料激光熔覆涂层研究[D];东南大学;2004年

9 郑敏;钛合金表面激光熔覆制备生物陶瓷涂层及其生物活性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08年

10 王明娣;基于光内送粉的激光熔覆快速制造机理与工艺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波;面向绿色再制造的单道激光熔覆几何特征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2 付志凯;轮轨材料激光溶覆Fe基合金涂层的微观组织与磨损性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3 李培源;钢材表面非晶化工艺与性能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4 许鹏云;灰铸铁激光熔覆结合区石墨相的行为变化及影响工艺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5 袁伊琳;A36钢表面激光熔覆625镍基合金热场的数值模拟[D];青岛科技大学;2016年

6 李红川;激光熔覆工作台的设计及其工艺性能实验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4年

7 田永财;旋耕机刀片表面激光熔覆工艺及其耐磨性研究[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6年

8 马宇;H13钢表面激光熔覆改性组织性能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9 王伟娜;选择性激光熔覆氧化铝/氧化锆复合陶瓷的温度场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5年

10 毛加成;轧机齿面激光熔覆/冲击制备自润滑耐磨涂层工艺研究[D];江苏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0749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gonggongyi/10749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386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