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铸造论文 >

厚板不锈钢电子束焊接接头断裂力学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31 12:28

  本文关键词:厚板不锈钢电子束焊接接头断裂力学性能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电子束焊接 厚板不锈钢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断裂破坏


【摘要】:奥氏体不锈钢因为其良好的耐蚀性和耐热性被广泛的应用于国防、核电及化工等大型厚板不锈钢焊接结构中。电子束焊接的能量密度集中、焊接速度快、焊接变形小,可以获得大深宽比和窄热影响区的焊接接头。所以电子束焊接在厚板及大厚板的连接方面具有很大优势。但是,随着钢板厚度的增加,焊接缺陷存在的可能性也相应增加,焊接难度相应提高,导致不锈钢电子束焊接接头形成大梯度残余应力和大梯度组织和力学性能不均匀性等问题。这些问题对厚板不锈钢焊接结构的断裂行为存在重要影响。甚至造成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的断裂事故。因此研究厚板不锈钢电子束焊缝的基本力学性能、冲击韧性和断裂韧性对于整个厚板构件的结构完整性以及材料的断裂破坏的影响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实验材料选用50mm厚的304奥氏体不锈钢,对整个厚板奥氏体不锈钢电子束焊接接头在厚度方向上的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冲击韧性以及断裂韧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显微组织、力学性能不均匀性对焊接接头断裂行为的影响进行了探讨。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对厚板不锈钢电子束焊接接头区沿厚度方向不同位置的微观组织进行了细致的分析。结果发现厚板奥氏体不锈钢电子束焊接接头沿厚度方向存在着较大的微观组织不均匀性。焊缝整体上是由奥氏体和铁素体构成,沿着焊缝厚度方向,横截面铁素体依次为网状、板条状/骨架状、树枝状分布于奥氏体晶界处或枝晶间。焊缝平截面最底层焊缝中心有50-80μm的铁素体条沿焊接方向分布。焊缝的中上层凝固模式为FA模式,下层为AF模式。焊缝熔合线附近的组织由奥氏体以及带状分布的δ铁素体组成。从焊缝边界向中心方向,焊缝依次由柱状晶和等轴晶粒组成。焊缝凝固模式为FA模式时,焊缝铁素体平均含量在8%-10%之间。(2)厚板奥氏体不锈钢电子束焊接接头力学性能沿厚度方向存在着很大的不均匀性。焊缝中心的显微硬度沿焊缝厚度方向呈增加趋势,焊缝热影响区没有出现明显的软化现象,与母材硬度基本一致。接头的拉伸强度和延伸率沿焊缝厚度方向呈减小趋势。拉伸性能反映了接头相对较大区域的平均力学性能,硬度的测试捕捉了焊缝局部更细微区域的性能变化。拉伸试样全部断裂在母材处。(3)本文系统测定沿焊缝厚度方向不同位置不同加载方向的冲击性能和断裂韧性。研究了组织和力学不均匀性对韧性的影响,并分析冲击和三点弯曲试样的断口形貌,揭示了接头的断裂性质。得到不同的断裂韧度关于微观组织、力学性能以及不同位置的变化规律。发现焊缝的冲击韧性和断裂韧性均大于母材。沿着焊缝厚度方向,焊缝的冲击韧性逐渐降低,缺口沿焊接方向的最底层冲击韧性甚至低于母材,热影响区和母材区的冲击韧性并没有明显变化。焊缝的断裂韧性沿厚度方向无明显差别,均高于母材和热影响区。
【关键词】:电子束焊接 厚板不锈钢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断裂破坏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G456.3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2
  • 第一章 绪论12-25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2-13
  • 1.2 电子束焊接技术及其研究现状13-17
  • 1.2.1 电子束焊接原理13-14
  • 1.2.2 电子束焊接基本特点14-16
  • 1.2.3 奥氏体不锈钢电子束焊接研究现状16-17
  • 1.3 厚板电子束焊接结构断裂破坏研究17-23
  • 1.3.1 厚板钢发展综述及断裂现状17-20
  • 1.3.2 厚板电子束焊接接头的特点20-23
  • 1.4 本课题研究内容23-25
  • 第二章 实验材料及实验方法25-34
  • 2.1 实验材料25
  • 2.2 电子束焊接接头制备25
  • 2.3 组织特征观察25-26
  • 2.4 力学性能试验26-27
  • 2.4.1 显微硬度测试26
  • 2.4.2 拉伸实验测试26-27
  • 2.5 韧性性能实验27-33
  • 2.5.1 冲击韧性实验27-29
  • 2.5.2 断裂韧度实验29-33
  • 2.6 本章小结33-34
  • 第三章 厚板不锈钢电子束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34-55
  • 3.1 焊接接头显微组织34-48
  • 3.1.1 接头横截面宏观形貌34-35
  • 3.1.2 母材显微组织35
  • 3.1.3 焊缝区显微组织35-47
  • 3.1.4 熔合线附近的显微组织47-48
  • 3.2 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48-53
  • 3.2.1 显微硬度48-50
  • 3.2.2 拉伸试验及其断口形貌50-53
  • 3.3 本章小结53-55
  • 第四章 厚板不锈钢电子束焊接接头韧性性能研究55-71
  • 4.1 厚板不锈钢电子束焊接接头冲击实验研究55-62
  • 4.1.1 沿厚度方向的冲击功分析55-58
  • 4.1.2 沿厚度方向冲击断口分析58-62
  • 4.1.3 冲击试验结论62
  • 4.2 厚板不锈钢电子束焊接接头断裂韧性实验研究62-70
  • 4.2.1 沿厚度方向的断裂韧性分析63-65
  • 4.2.2 沿厚度方向的三点弯曲断口分析65-69
  • 4.2.3 三点弯曲实验结论69-70
  • 4.3 冲击韧性与断裂韧性在厚度方向分布不一致的解释70
  • 4.4 本章小结70-71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71-74
  • 5.1 结论71-72
  • 5.2 展望72-74
  • 参考文献74-80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80-81
  • 致谢81-8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鸿年;薛继仁;刘书华;;钢轨闪光焊接缺陷及其对接头性能的影响[J];焊接技术;1991年06期

2 赵勇;付娟;张培磊;严铿;蒋成禹;;焊接方法对6061铝合金接头性能影响的研究[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3 邹明国;;粘接接头的耐久性及破坏机理[J];粘接;1982年06期

4 余宝海,成亚男;焊缝多次返修对接头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J];压力容器;1989年01期

5 潘庆春;陈志良;;聚脂网带钢扣接头的研制与性能测试分析[J];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2期

6 ;铝铜接头性能对比试验[J];中小型电机技术情报;1977年04期

7 刘卫红,孙大谦,贾树盛,邱小明,吴建红;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扩散连接研究进展[J];吉林工业大学学报(工学版);2002年03期

8 冯静,王玉,陈中中;浅谈用神经网络预测摩擦焊接头性能[J];大众科技;2005年08期

9 马彩霞;巴路军;刘小文;李文亚;蔺成效;;摩擦挤压焊接铝-钢接头的组织与性能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12年06期

10 朱政强,陈立功,饶德林,倪纯珍,卢立香,许立兴;振动调制电渣焊工艺参数与接头性能相关性[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4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骆瑞雪;李争显;;微电阻脉冲钎焊钛接头性能的研究[A];第四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2 车法星;黎立云;傅德明;;圆隧道衬砌接头试验及理论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2002年

3 朱军;Anke Pyzalla;J.Bruckner;;钢铝熔钎复合接头的结构分析[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张雪健;庄晓莹;朱合华;;盾构隧道管片接头三维数值模型边界条件研究[A];第十三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及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5 吴圣川;余啸;;激光-电弧复合焊7075-T6铝合金接头服役性能表征[A];第十六次全国焊接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6 回丽;王岩;王磊;周松;张莹莹;;铝锂合金搅拌摩擦焊接头性能研究[A];第16届全国疲劳与断裂学术会议会议程序册[C];2012年

7 赵莉萍;杨慧;赵勇桃;;TC4钛合金的焊接实验研究[A];第二届全国背散射电子衍射(EBSD)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会议暨第六届全国材料科学与图像科技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8 林国标;黄继华;毛建英;李海刚;;SiC陶瓷连接的研究进展[A];第十一次全国焊接会议论文集(第1册)[C];2005年

9 毛唯;何剑雄;叶雷;张学军;陈波;;BNi82CrSiB钎料钎焊K403合金接头的性能[A];第十一次全国焊接会议论文集(第1册)[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涿州市建设局 王丽;贯彻《建筑法》 保障建筑安全[N];河北经济日报;2007年

2 ;MT-RJ接头可以胜任千兆传输[N];计算机世界;2002年

3 Avaya Labs;LC与小型光连接器件(上)[N];计算机世界;2003年

4 龚娅;光缆如铜缆一样方便[N];中国计算机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东;Al-12.7Si-0.7Mg合金MIG焊与FSW接头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D];东北大学;2014年

2 邓永芳;Mg/Al异种合金搅拌摩擦连接板材接头性能及铣削变形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年

3 杨瑾;铝钢异种材料激光焊接工艺与机理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4 汪晓勇;AZ31B镁合金/Q235低碳钢异种金属MIG焊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5 刘威;激光重熔微小接头中金锡化合物的演化及抑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6 李洪梅;TiNi形状记忆合金与不锈钢异种材料激光焊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杨敏;Si_3N_4/Inconel600部分液相扩散连接研究[D];山东大学;2003年

8 李行志;钛合金电子束焊接接头显微组织及疲劳性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9 赵雪梅;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接头超声信号特征与质量评价方法[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10 罗忠兵;钎焊界面结构形态及对其接头剪切行为的影响[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霍海龙;铝合金中厚板等离子-MIG复合焊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熊延金;高氮钢电子束焊接工艺及组织性能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3 王璐;ZrB_2-SiC陶瓷扩散连接接头的原位强化及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4 邵阳;Zn对Sn/Al界面结构及接头耐蚀性能影响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5 刘昂;高氮钢MIG焊焊缝增氮及接头组织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6 郑瑞青;C/SiC复合材料与TC4钛合金的钎焊工艺及机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7 张帆;镀层对高强钢光纤激光焊接过程及接头性能的影响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8 彭迟;基于电子束焊的异种金属熔焊连接机理[D];南昌航空大学;2015年

9 付强;表面状态对超弹性铍青铜薄片微电阻点焊接头性能的影响[D];南昌航空大学;2015年

10 郭贝贝;原位反应生成增强相用于碳/铜连接的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1223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gonggongyi/11223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a8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