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铸造论文 >

钛合金真空脉冲氮化及动力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24 15:23

  本文关键词:钛合金真空脉冲氮化及动力学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TA2钛合金 真空渗氮 碳氮复合渗 性能 动力学


【摘要】:钛合金有着优越的综合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国防、化工、能源、航空航天和生物工程等领域。但钛合金依然存在着表面硬度不高,耐磨性及疲劳性差等问题,在很多情况下不能满足实际生产需要。为此我们希望在其表面制备具有与基体结合强度高、硬度梯度均匀变化、耐磨性好、具有优异的化学稳定性以及生物兼容性的改性层,以扩大其使用范围,延长使用寿命。与传统钛合金表面强化方式不同,本文提出了在真空状态下采用气体脉冲的方式对钛合金进行表面改性。研究了不同工艺参数对钛合金渗层组织、结构、硬度及耐蚀性的影响,以及渗氮过程中的机理及动力学模型。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首先采用真空脉冲的试验工艺,探究渗氮温度、渗氮压力、氮氩混合等不同实验参数对TA2钛合金表面改性层的影响。结TA2工业纯钛在750-900℃下氮化处理后,表面生成性能稳定且与基体结合紧密的氮化层,其主相为TiN0.3。氮化层厚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但是温度的升高会导致基体组织粗大。与原样相比腐蚀速率降低了2个数量级,900℃时渗氮层表面硬度可达HV1001,比基体硬度(HV210)提高约5倍,耐磨速率由原样的0.1573cm3/N.h减小到0.0004cm3/N.h,降低了3个数量级;渗氮的压力大小影响渗氮层的相组成,负压有利于N原子的真空渗入,利于渗氮层厚度的增加。但压力对渗氮层的影响并不如温度对它的影响大;采用不同氮氩比对TA2进行氮时,氮含量越低越利于扩渗,但是过少的有效活性N原子的不利于渗层的致密性和厚度增强,随着氮分压的增大,渗氮层表面越为致密,同时导致N原子扩散难度增大。(2)为了改善钛合金单独气体氮化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碳氮复合渗工艺。TA2钛合金进行碳氮复合渗处理后的表面性能比单独气体渗氮表现的更为优异。改性层也由单纯的钛的氮化物相转变为钛的碳氮化物复合相(TiN0.3、C0.7N0.3Ti、TiN/TiC),这种碳氮复合改性层与基体过渡均匀,形成的硬度梯度平缓,耐磨性与耐蚀性也得到了提高。相对原样下降了4个数量级,比单独气体渗氮的下降了1个数量级(3)钛合金气体氮化属于典型的气固反应,在理想状态下,气固反应动力学受内扩散和表面渗透两种因素控制;在实际反应过程中,“渗透控制”和“扩散控制”在渗氮过程中随着反应时间的变化可能呈现不同的控速比重。本文采用一种新的动力学模型对钛合金渗氮与碳氮复合渗动力学反应进行模拟,在模型中引入新的参数——控制系数n,用于判断渗氮过程中的控速机理。当n值小于1时,气固反应中内扩散控制所占的比重大于渗透控制。当n大于1时,反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分析后发现:钛合金采用单独渗氮时,内扩散为主要的控速环节,而采用复合渗时,表面渗透则为主要控速环节。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G146.23;TG156.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光治;吴越;;节能可控渗氮的技术[J];热处理技术与装备;2009年05期

2 王信化;渗氮层厚度的检查[J];国外金属热处理;1995年04期

3 胡平,蒙继龙;铝及铝合金的等离子体渗氮研究进展[J];金属热处理;2000年04期

4 秦艳,严立,朱新河;常压介质阻挡放电非平衡等离子体渗氮研究[J];鞍钢技术;2000年10期

5 高美兰;;渗氮技术的现状及发展方向[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6 姜涛,吴徽;等离子体渗氮的气压参数动态特性研究[J];机床与液压;2001年06期

7 王丽莲;渗氮技术及其进展[J];热处理;2001年02期

8 周建刚,于明;介质阻挡放电常压氮气渗氮研究[J];低温与特气;2002年02期

9 梁育贵;特殊渗氮[J];金属热处理;2002年11期

10 于永泗,赵群,张立文,裴继斌,王存山;钛合金激光渗氮层的组织与性能研究[J];金属热处理;2003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丽莲;;渗氮技术及其进展[A];首届中国热处理活动周论文集[C];2002年

2 朱新河;严立;徐久军;秦艳;高玉周;;常压等离子体渗氮层组织结构及摩擦学性能研究[A];第七届全国摩擦学大会会议论文集(一)[C];2002年

3 庄玉文;;工件渗氮后变形的工艺研究[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四)[C];2007年

4 程东;高原;唐光辉;;3Cr13等离子表面渗氮[A];2008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甘肃省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5 王新虎;邝献任;李怀仲;秦宏;;油井用渗氮油管断裂原因分析[A];2007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王新虎;邝献任;李怀仲;秦宏;;油井用渗氮油管断裂原因分析[A];2007年全国失效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林欣悦;焦迪清;;30Cr2MoV钢渗氮行为研究[A];第三届中国热处理活动周暨第六次全国热处理生产技术改造会议论文专辑[C];2005年

8 佟晓辉;张志军;杜秀轩;;ε氮化物和一次碳化物对模具钢气体渗氮层磨损特性的影响[A];第三届全国青年摩擦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9 王琦;;H13、3Cr2W8V模具钢真空脉冲渗氮层的显微结构和性能[A];首届中国热处理活动周论文集[C];2002年

10 董芝霞;;渗氮齿轮渗层质量检测探讨[A];陕西省机械工程学会理化检验分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yN雪;中碳低合金钢渗氮与激光淬火复合改性层组织与性能[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2 程义远;抽油泵泵筒内壁激光/渗氮复合改性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3 杨剑群;2Cr13钢渗氮层在真空干滑动与脂润滑条件下摩擦学行为[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4 何欢;低温等离子体辅助Inconel 690渗氮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5 沈烈;奥氏体不锈钢形变/渗氮复合处理工艺及渗氮层结构与性能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小龙;基于挤塑螺杆表面的耐磨复合涂层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康承飞;低、中碳合金钢液相感应渗氮、碳及共渗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3 李林涛;高性能渗氮轴承钢渗层组织与疲劳及摩擦磨损性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4 王鑫;懫用氮氢混合气源的等离子体源渗氮AISI 304奥氏体不锈钢工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5 房双强;32Cr3Mo1V钢调质及气体渗氮工艺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5年

6 蔡韬;加工变形对304不锈钢渗氮行为的影响[D];大连海事大学;2014年

7 赵国强;电脉冲处理对7Mn15Cr2Al3V2WMo钢固体渗氮影响的研究[D];辽宁工业大学;2016年

8 祝园园;钛合金真空脉冲氮化及动力学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6年

9 黎民颂;低碳合金钢表面渗氮奥氏体层的制备及其等温转变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10 王耘涛;高温渗氮制备高氮不锈钢工艺及其性能的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2227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gonggongyi/12227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afe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