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铸造论文 >

FeSi中铝对不锈钢连铸和热轧板表面缺陷影响

发布时间:2017-11-30 11:22

  本文关键词:FeSi中铝对不锈钢连铸和热轧板表面缺陷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不锈钢 FeSi合金 连铸 热轧板 表面缺陷


【摘要】:针对硅脱氧条件下304不锈钢中出现的Al2O3夹杂物和热轧板表面存在分层缺陷的问题,通过对铸坯的大样电解、热轧板取样、扫描电镜检测分析以及Fact Sage软件计算等方法,主要研究了Fe Si合金中残余铝质量分数对Al2O3夹杂物生成的影响,并分析了Al2O3夹杂物对不锈钢连铸和热轧板表面分层缺陷的影响。研究表明,硅脱氧条件下生产的304不锈钢整个冶炼过程中,产生Al2O3夹杂物的主要环节为GOR还原初期含有较高铝质量分数的FeSi合金的脱氧过程。通过Fact Sage软件计算得到了避免Al2O3生成时Fe Si合金中所允许的最大铝质量分数。根据计算结果和现场试验得出以下结论:Fe Si合金中的铝质量分数超过1.8%时,钢液中会产生Al2O3夹杂物,Al2O3进入具有较高碱度的结晶器保护渣熔渣层造成局部保护渣黏度和熔化温度快速增加形成块状的夹杂物,这些夹杂物被卷入钢液内部或者被新生铸坯表面捕捉,从而造成热轧过程中轧板的表面分层缺陷形成。当Fe Si合金中的铝质量分数小于1.5%时,钢液中难以产生Al2O3类夹杂物,有效抑制了这类表面缺陷的产生。
【作者单位】: 北京科技大学钢铁冶金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金广集团西南不锈钢有限责任公司;
【分类号】:TF764.1;TG337.5
【正文快照】: 四川乐山106083)304不锈钢是用量最大,且应用最广的一种铬-镍奥氏体不锈钢,主要成分为Fe-18Cr-8Ni,用于工业生产、家具装饰和食品医疗等各个行业[1]。因此,304不锈钢产品对表面质量要求很高,要求表面非常光滑美观且具有耐腐蚀性[2]。钢中的非金属夹杂物是影响表面质量的重要因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泰昌;表面缺陷的检测与评定[J];制造技术与机床;2000年04期

2 王凤林;酸洗钢板表面缺陷检查装置的开发[J];轧钢;2000年04期

3 李惠萍;检测钢材表面缺陷的新方法[J];特殊钢;2001年01期

4 李荣;检测钢材表面缺陷的新方法[J];上海金属;2004年04期

5 李荣;检查热钢材表面缺陷的设备[J];上海金属;2005年04期

6 原永良;张晓刚;;电子探针在钢材表面缺陷分析中的应用二例[J];冶金分析与测试(冶金物理测试分册);1985年02期

7 彭惠民;;螺纹表面缺陷检查器[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1987年04期

8 席欣;;检测钢材表面缺陷的新方法[J];云南冶金;1990年02期

9 张泰昌;表面缺陷及其评定[J];机械工人.冷加工;1992年11期

10 李荣;;检测钢材表面缺陷的新方法[J];上海金属;199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属工业中表面缺陷检查的视觉先锋[A];2010钢材质量控制技术、形状、尺寸精度、表面质量控制与改善学术研讨会文集[C];2010年

2 全燕鸣;朱国强;姜长城;柯志勇;;小球表面缺陷自动检测中的表面滚翻方法[A];广州市仪器仪表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于正林;曹国华;杨东林;;轴承钢球表面缺陷自动检测[A];科技创新与节能减排——吉林省第五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4 吴建永;;琼州大桥T梁表面缺陷的预防及处理[A];海南省公路学会2003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5 贡雪南;;宝钢1420镀锡板表面质量检测与控制技术[A];薄钢板质量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6 钱翰城;王公平;赵建华;;铸件表面缺陷常用挽救技术及其适用性[A];2010年重庆市机械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钱翰城;王公平;赵建华;;铸件表面缺陷常用挽救技术及其适用性[A];重庆市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分会、重庆铸造行业协会2010重庆市铸造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钱翰城;王公平;赵建华;;铸件表面缺陷常用挽救技术及其适用性[A];2010年中国铸造活动周论文集[C];2010年

9 王暄;秦世引;张其生;;热轧钢板表面缺陷的自动识别与分类[A];2001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1年

10 杨金艳;肖良辰;;表面缺陷对钢丝断裂行为的影响[A];全国金属制品信息网第23届年会暨2013金属制品行业技术信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高宏适;钢板表面缺陷产生机制研究[N];世界金属导报;2013年

2 陈方;远距离测绘系统让大坝表面缺陷尽在掌握[N];中国水利报;2006年

3 钟;超低碳冷轧薄板钢表面缺陷的消除[N];世界金属导报;2005年

4 徐科 杨朝霖 周鹏;高效算法实现热轧带钢表面缺陷在线检测[N];中国冶金报;2010年

5 道哥拉斯·斯塔海姆;消除表面缺陷 提高连铸坯质量[N];中国冶金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云吉;光晶格中空间孤子的传输特性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年

2 陈立君;基于流形支持向量机的木材表面缺陷识别方法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3 李长乐;冷轧带钢表面缺陷图像检测关键技术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4 张建川;红钢棒材表面缺陷图像采集与检测系统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5 杨铁滨;基于机器视觉的陶瓷球表面缺陷自动检测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6 李江波;脐橙表面缺陷的快速检测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7 赵彦玲;基于图像技术的钢球表面缺陷分析与识别[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8年

8 甘胜丰;带钢表面缺陷图像检测与分类方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3年

9 何志勇;基于改进Otsu法和显著性分析的表面缺陷高效视觉检测方法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10 李武斌;热轧圆钢表面缺陷视觉在线检测算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志强;磁片表面缺陷检测技术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2015年

2 宋丁东;基于LBP的子弹表面缺陷光电检测算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3 尚西昌;基于图像识别的汽车滤纸表面缺陷自动检测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4年

4 张传荣;基于ACFM亚表面缺陷识别技术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5 刘伟;考虑热效应和表面缺陷的滚动轴承性能分析[D];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

6 唐永春;基于形态特征的热轧型钢表面缺陷测量分类系统设计研究[D];江苏大学;2016年

7 徐信;冲压件表面缺陷图像检测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广东工业大学;2016年

8 王毅;亚表面缺陷诱导损伤的机理与实验技术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05年

9 张玉华;金属平板表面缺陷扰动的磁场量分布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3年

10 郑嵘;铸坯表面缺陷图像检测方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2391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gonggongyi/12391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5ef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