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铸造论文 >

柠檬酸铁浓度对镁合金微弧氧化黑色膜层微观结构及耐蚀性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1-29 17:34

  本文关键词: 镁合金 微弧氧化 黑色氧化膜 腐蚀 电化学阻抗谱 出处:《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2017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利用二次微弧氧化法在AZ40M镁合金表面成功制备了黑色的氧化膜层,通过SEM、EDS和XRD表征了膜层的微观形貌和成分组成。结果表明,柠檬酸铁添加剂浓度可显著影响镁合金表面氧化膜的形貌、组成和厚度,添加剂浓度越高,膜层中的铁氧化物含量也越高,而对膜层厚度的影响则没有呈现出明显规律。同时,测试了0.1 mol/L Na Cl溶液中的电化学阻抗谱和动电位极化曲线,结果显示镁合金表面黑色膜层具有较好的耐蚀性,且膜层越厚,铁含量越少,膜层的耐蚀性越好。
[Abstract]:Black oxide film was successfully prepared on the surface of AZ40M magnesium alloy by secondary micro-arc oxidation method. The microstructure and composition of the film were characterized by SEM-EDS and XRD. The concentration of ferric citrate additive can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morphology, composition and thickness of the oxide film on the surface of magnesium alloy. The higher the additive concentration, the higher the content of iron oxide in the film. Meanwhile, the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a and potentiodynamic polarization curves in 0.1 mol/L NaCl solution were measur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black film on magnesium alloy has better corrosion resistance, and the thicker the film is, the less the iron content is, the better the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the film is.
【作者单位】: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北京卫星制造厂;厦门大学材料学院;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厦门大学能源学院能源研究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321062)~~
【分类号】:TG174.4
【正文快照】: 镁合金因其自身密度低、导电导热性能好,开始大量应用于航天航空、电子通讯、民用汽车等相关领域[1-6],但是由于镁合金中Mg自身很活泼,很容易与外界环境发生作用从而发生腐蚀[7-11]。因此,在将镁合金应用于实际部件前,都需要对其进行表面处理以增加对不同环境的耐蚀性[8-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淑华,程金生,尹玉军,辛文彤,杨润泽;微弧氧化过程中电流和电压变化规律的探讨[J];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2001年03期

2 赵树萍;钛合金微弧氧化对其性能的影响[J];钛工业进展;2001年06期

3 赵树萍 ,吕双坤;在工业中采用钛合金的微弧氧化[J];钛工业进展;2003年01期

4 解念锁;武立志;;钛合金表面微弧氧化的影响因素及其应用[J];热加工工艺;2011年12期

5 赵树萍;钛合金微弧氧化对其性能的影响及微弧氧化镀层的特殊性能[J];国外金属热处理;2002年05期

6 李建中,邵忠财,田彦文,翟玉春,郝清伟;不同含磷电解液在微弧氧化过程中的作用[J];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2004年04期

7 刘全心,蔡启舟,王立世,魏伯康;微弧氧化中火花形态的变化规律[J];轻合金加工技术;2005年05期

8 贺永胜,赵志龙,刘一洋,刘林;铝合金微弧氧化热力学机理及影响因素的分析[J];电镀与环保;2005年06期

9 李鹤岐;赵介勇;李春旭;刘纪周;陈克选;;大功率微弧氧化电源的研制——主电路的设计[J];电焊机;2005年11期

10 蒋百灵,徐胜,时惠英,李钧明;电参数对钛合金微弧氧化生物活性陶瓷层钙磷成分的影响[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来永春;杜建成;施修龄;华m:;丁晓纪;;等离子体在微弧氧化中的作用[A];'2001全国荷电粒子源、粒子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2 憨勇;徐可为;;钛合金微弧氧化(碳氮化)的生物医用改性研究进展[A];第七届全国表面工程学术会议暨第二届表面工程青年学术论坛论文集(一)[C];2008年

3 王琳;任力;王迎军;;微弧氧化纯钛金属表面的细胞外基质化修饰[A];2013广东材料发展论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新材料科技创新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4 宋希剑;;微弧氧化及其在高硅铸铝和高含铜硬铝零部件的应用[A];第五届全国表面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5 严川伟;杜克勤;段红平;刘津义;王福会;;镁合金的微弧氧化及腐蚀防护[A];2006年全国腐蚀电化学及测试方法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蒋百灵;杨巍;苏阳;;微弧氧化与磁控溅射的工程应用[A];第九次全国热处理大会论文集(一)[C];2007年

7 朱e,

本文编号:14739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gonggongyi/14739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96e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