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互连焊点液—固电迁移行为与机理研究
本文关键词: 液-固电迁移 反极性效应 界面反应 单一择优取向IMC 同步辐射 出处:《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随着电子封装技术向微型化、高性能的方向发展,电迁移已成为引起电子元器件中焊点失效的重要可靠性问题。微型化使得焊点尺寸持续减小到微米尺度且通过微焊点的电流密度持续增加,从而导致严重的焦耳热现象,液-固电迁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工程应用价值。本论文利用同步辐射实时成像技术原位表征了Sn-58(wt.%)Bi、 Sn-37(wt.%)Pb、Sn-52(wt.%)In和Sn-9(wt.%)Zn微焊点的液-固电迁移行为;修正了计算液态金属原子有效电荷数Z*的理论模型,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值相接近,揭示并阐明了电迁移驱动原子定向扩散的物理机制;进而在技术上提出一种电流驱动键合(Current Driven Bonding, CDB)微互连的新方法,并成功制备了具有工程应用价值的高熔点单一择优取向全金属间化合物(Intermetallic Compound, IMC)焊点。论文主要研究结果总结如下:1. Sn-58Bi微焊点液-固电迁移研究表明:在微焊点加热熔化阶段,Bi原子向阳极定向迁移并发生聚集,聚集厚度与时间成正比;在保温阶段,阳极聚集的Bi原子又开始向阴极扩散,最终钎料内部形成三相平衡组织;在冷却凝固阶段,Bj原子再次向阳极定向迁移,直至富Sn相和富Bi相完全分离。在Sn-37Pb微焊点液-固电迁移过程中Pb原子具有相类似的扩散迁移规律。建立了基于原子扩散聚集动力学和物质扩散平衡机制的计算原子有效电荷数Z*的理论模型,计算获得Bi原子在140℃时的有效电荷数Z*为-5.50±0.2,Pb原子在185℃时的有效电荷数Z*为-3.20±0.2。利用Bi和Pb原子特殊的电迁移扩散迁移行为,可以实现Sn基合金中Bi和Pb杂质元素的提纯。2. Sn-52In微焊点液-固电迁移研究表明:与Sn-52In微焊点固-固电迁移条件下Sn原子优先迁移至阳极,产生的背应力驱使In原子迁移至阴极,最终导致富Sn相和富In相分离的现象不同;液-固电迁移条件下,由于没有背应力且In原子的有效电荷数Z*为负值,导致In原子向阳极迁移并参与界面反应,从而使界面IMC生长呈现出明显的“极性效应”,阴极Cu基体(例如Cu)在液-固电迁移条件下的溶解速率比其在固-固电迁移条件下大3个数量级。3. Sn-9Zn微焊点液-固电迁移研究表明:界面IMC的生长呈现出明显的“反极性效应”,即阴极界面IMC的生长速率明显大于阳极界面IMC的生长速率;揭示了“反极性效应”是由于Zn原子的有效电荷数Z*为正值(+0.63)所导致;Zn原子的“反极性效应”可有效抑制阴极基体的溶解,显著提高微焊点的抗电迁移寿命。技术上提出了抗电迁移微焊点成分优化设计的新方案。4.单晶(001) Cu/Sn/多晶Cu微焊点液-固电迁移研究表明:在定向通电条件下,单晶(001)Cu基体上棱晶状Cu6Sn5 MC晶粒保持择优取向并加速生长,其生长速率达到4μm/min,是无电流驱动下IMC晶粒生长速率的20倍。在技术上提出了一种电流驱动键合(CDB)微互连的新方法,实现了单一择优取向全Cu6Sn5 IMC焊点的制备,此微焊点具有单一晶体取向、IMC/基体界面无空洞与裂纹、高拉伸强度、高服役温度、高电迁移可靠性等优点,在3D封装互连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packaging technology to microminiaturization and high performance , electromigra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reliability problem which causes the failure of solder joints in electronic components . Sn - 58Bi micro - welding point liquid - solid electromigration study shows that the Bi atoms migrate toward the anode during the heating and melting phase of the micro - welding point , and the thickness of the aggregation is proportional to the time . In the thermal insulation phase , the Bi atoms in the anode are dispersed again , and the effective charge number Z * of the Bi atoms at 140 DEG C is - 5.50 + - 0.2 , and the effective charge number Z * of the Pb atoms at 185 DEG C is - 3.20 + - 0.2 . Sn - 52In micro - welding point liquid - solid electromigration study shows that Sn atoms preferentially migrate to the anode under the condition of solid - solid electrotransport with Sn - 52In micro - welding point .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G4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明亮;陈雷达;周少明;;电迁移对Ni/Sn3.0Ag0.5Cu/Cu焊点界面反应的影响[J];金属学报;2012年03期
2 姚健;卫国强;石永华;;无铅电子封装中的电迁移[J];焊接技术;2010年03期
3 米绍曾;铝金属化层中的电迁移[J];宇航材料工艺;1986年04期
4 林华水,田昭武;电迁移微离子色谱及其应用[J];分析化学;1993年03期
5 黄明亮;周少明;陈雷达;张志杰;;Ni-P消耗对焊点电迁移失效机理的影响[J];金属学报;2013年01期
6 陈雷达;周少明;黄明亮;;电迁移对Ni/Sn/Ni-P焊点界面反应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2年10期
7 D·T·Peterson;高盘铬;;钆中碳、氮和氧的电迁移[J];稀土与铌;1974年01期
8 陈军;毛昌辉;;铝铜互连线电迁移失效的研究[J];稀有金属;2009年04期
9 何洪文;徐广臣;郭福;;电迁移引发Cu/SnBi/Cu焊点组织形貌的演变[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0年S1期
10 徐广臣;何洪文;聂京凯;郭福;;Ni颗粒对SnBi焊点电迁移的抑制作用[J];电子元件与材料;2008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渊;苏飞;张铮;;电迁移作用下微焊点的微观结构变化及宏观塑性变形[A];北京力学会第20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张志杰;微互连焊点液—固电迁移行为与机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
2 张金松;纯锡覆层晶须生长及无铅焊点电迁移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3 何亮;基于噪声的金属互连电迁移表征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4 赵智军;电迁移引致薄膜导线力电失效的研究[D];清华大学;1996年
5 张元祥;多物理场下金属微互连结构的电迁移失效及数值模拟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1年
6 张文杰;制造工艺对超深亚微米铝互连线电迁移可靠性的影响[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荣华;ULSI铜互连中电迁移可靠性研究及其工艺整合优化[D];复旦大学;2013年
2 赵元虎;无铅焊点电迁移诱致的界面化合物生长及失效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5年
3 何亮;金属互连电迁移可靠性的新表征参量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4 龙博;集成电路超细互连线电迁移可靠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5 陈雪凡;考虑多种迁移机制的电迁移仿真算法研究及灵敏度分析[D];浙江工业大学;2009年
6 潘松;电迁移条件下无铅焊点基体溶解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7 秦敬凯;微互连焊点电迁移失效机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8 王浩;电迁移寿命预警电路设计[D];广东工业大学;2012年
9 陈春霞;金属互连电迁移噪声分形表征参量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10 黄小君;金属互连电迁移噪声非高斯性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5007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gonggongyi/15007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