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铸造论文 >

阳极氧化法制备铝基超疏水涂层及其稳定性和耐蚀性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24 21:16

  本文选题:超疏水涂层 +  ; 参考:《材料工程》2017年10期


【摘要】:铝由于在潮湿的环境中很容易受到污染和损坏,从而严重影响了其美观性和用途。为了改善铝基材料的耐腐蚀性能,采用电化学阳极氧化法与十四酸修饰相结合的方式在铝基底上制备了超疏水涂层。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和X射线能量色散光谱(EDS)对涂层表面形貌和化学组成进行了表征。同时利用接触角测量仪、喷砂实验和电化学测试分别对涂层表面的润湿性、机械稳定性以及耐腐蚀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阳极氧化电压为20V时,所制备的涂层为最佳铝基超疏水涂层,此时涂层的接触角为(155.2±0.5)°,滚动角为(3.5±1.3)°。其对应的腐蚀电流密度较铝基底降低了2个数量级,腐蚀电位从-0.629V正移到-0.570V,呈现出优异的耐腐蚀性能。此外,该涂层还具有良好的机械稳定性。
[Abstract]:Aluminum is easy to be polluted and damaged in wet environment, which seriously affects its beauty and us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aluminum based materials, superhydrophobic coatings were prepared on aluminum substrates by electrochemical anodic oxidation and tetradecanoic acid modification. The surface morphology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he coating were characterized by field 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FESEM) and X-ray 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scopy (EDS). At the same time, the wettability, mechanical stability and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the coating surface were studied by contact angle measuring instrument, sand blasting test and electrochemical test. The results show that when the anodizing voltage is 20 V, the optimum Al based superhydrophobic coating is prepared, the contact angle of the coating is 155.2 卤0.5 掳and the rolling angle is 3.5 卤1.3 掳. The corresponding corrosion current density is two orders of magnitude lower than that of the aluminum substrate, and the corrosion potential moves from -0.629 V to -0.570 V, showing excellent corrosion resistance. In addition, the coating also has good mechanical stability.
【作者单位】: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
【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062) 南航-中联科技电子新材料联合实验室基金资助项目(201503)
【分类号】:TG174.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本余;粉末冶金制造铝基材料[J];航空材料;1959年10期

2 吴迪武;在工业电解槽中直接制取铝基稀土合金新工艺通过技术鉴定[J];稀土;1984年03期

3 方冠富;加快发展我国铝基钢带生产[J];江苏冶金;1992年02期

4 龚建森;国外铝基减磨合金的发展[J];现代铸造;1981年02期

5 李月英,包晓军,刘勇兵,曹占义;铝基飞灰复合材料的断裂力学行为[J];热加工工艺;2003年03期

6 黄劲松,刘咏,杜勇,刘祖铭,郭晟,黄伯云;铝基准晶的研究进展[J];材料工程;2005年03期

7 阎逢元,林新华,周惠娣,张爱民;铝基镶嵌材料的磨损特性及耐磨机理[J];摩擦学学报;1999年03期

8 张梦仙;新型铝基钢带生产[J];轧钢;1996年06期

9 李月英,韦东远,曹占义,刘勇兵;铝基飞灰复合材料的减振性能[J];汽车工艺与材料;2000年02期

10 陈德;铁基和铝基粉末冶金新材料的动向[J];机械工程材料;198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昌云;温庆红;;印刷对铝基材质量的要求[A];2009(重庆)中西部第二届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陈昌云;浑玉祥;;CTP用铝基材质量要求及典型质量问题分析[A];2009(重庆)中西部第二届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吴洁;张友法;余新泉;;金属仿生超疏水表面的制备及应用[A];纪念《金属制品》创刊40周年暨2012年金属制品行业技术信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4 马福民;李文;张燕;阮敏;于占龙;卫世超;;超疏水铜表面的制备及其条件优化[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26分会:胶体与界面[C];2014年

5 王鹏;张盾;;恒电位电解法制备超疏水膜层及其在铜材腐蚀防护中的应用研究[A];2010年全国腐蚀电化学及测试方法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0年

6 王鹏;张盾;;一步法制备超疏水膜层及其在铜材腐蚀防护中的应用研究[A];2010年全国腐蚀电化学及测试方法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0年

7 张友法;余新泉;周荃卉;李康宁;;超疏水铜表面的制备[A];第八届全国表面工程学术会议暨第三届青年表面工程学术论坛论文集(七)[C];2010年

8 张琼;蔡传荣;;钛阳极涂层溶蚀失效的研究[A];第三届全国扫描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集[C];2003年

9 王颖;顾卡丽;李健;;智能变色涂层及其应用[A];第六届全国表面工程学术会议暨首届青年表面工程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6年

10 李佩佩;陈新华;杨广彬;张平余;;铜/银复合超疏水表面的制备及其摩擦学性能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摩擦学大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赵志玲;带卷粉末涂层新技术[N];世界金属导报;2012年

2 赵艳涛 曹垒 陈刚 孙亚娜;沙钢无取向硅钢涂层调试改进工艺[N];世界金属导报;2014年

3 萌云;铝-铜合金复合件及其制造方法以及散热器[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雪芬;基于sol-gel电化学技术的超疏水表面及其在金属防护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17年

2 范友华;超疏水涂层的制备及其在模拟环境中的防腐蚀性能研究[D];中南大学;2014年

3 孟可可;仿生超疏水金属表面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4 李增荣;铝制内燃机缸体内壁铁基涂层的制备及摩擦学特性的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6年

5 元辛;涂层/金属体系腐蚀失效行为的理论及实验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16年

6 阳颖飞;Pt改性铝化物涂层的制备科学及性能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

7 王茜;二硼化锆涂层的熔盐电沉积机制及耐熔融金属腐蚀性能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

8 周鹏;3D打印钛合金表面多孔涂层促进骨整合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7年

9 蒲泽林;电热爆炸喷涂法制备亚微米晶涂层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5年

10 刘红兵;等离子复合渗技术制备氧化物阻氚涂层及其性能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陶然;超快激光加工铝基超疏水表面及其浸润性控制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5年

2 夏宇锋;热力载荷下铝基Al_2O_3涂层材料的界面失效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6年

3 杨清;铝基非晶原位晶化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6年

4 姜禹竹;铝基/镍铬合金的制备与测试[D];长春理工大学;2016年

5 朱国乾;含铋铝基轴承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7年

6 邓波;铝基微纳结构浸润性表面制备与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7年

7 巢光华;铝合金超疏水膜的制备及防护性能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5年

8 高玉泽;超疏水/超双疏钛合金表面制备及其减阻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9 梁苗苗;超疏水镁合金制备方法及其耐腐蚀性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10 杨超;无氟超疏水铜表面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9305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gonggongyi/19305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18f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